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话是一门艺术。

说得好是锦上添花,说得不好则是雪上加霜。

生命里,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泼出去的水,再难挽回。

因此,要时刻谨言慎行,修口修德,才能让人生时时顺遂。

直话弯说

古语云:“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

在与人交往时,真诚相待确实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根本。但是忠言逆耳,人人都有自尊心,有些话是不能够直接说出口的。倘若不顾及他人的情况,直截了当地说,极易造成尴尬场面,闹得大家不快。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话不在于直,也不在于多,只需要点明即可。

《孙子兵法》中有言:“以迂为直”。

有时候,化直道为弯路,虽要绕道,但结果比直路还快。

生活中,含蓄的话语,往往能体现更多的关心;“拐弯抹角”的措辞,也是为了照顾彼此的体面。

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聪明的说话之道,便是要换位思考,把别人放在心上。

不要一直以“心直口快”自诩,懂得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才能既尊重别人,也为自己留下余地。

气话软说

《礼记》有言:“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任由自己说出气话,别人的忿语也会加诸到你身上来。

所以与人相处,比起争锋相对,唇枪舌剑,温言细语往往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说话柔软,并非刻意讨好,而是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论语中有君子九思,其中之一便是“忿思难”。

急则有失,怒而少智,生气的时候,多需要冷静下来考虑后患。

毕竟许多时候,一句话可成事也可败事;一句话可暖人也可伤人。所以无论情绪如何、起伏多大,都要把握说话的尺度。

与其以声夺人,以理压人,不如放下身段,避免碰撞,在温言细语中将人与人之间的冰山融化。

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收起无谓的棱角,拔掉身上多余的刺,给他人留足温暖,才能给自己积累人缘和福报。

怨话不说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偶尔抱怨其实是情绪的出口,能够让心里的难过得到纾解。

但如果总是抱怨,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你离好运越来越远。

抱怨,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它会在潜意识里给自己输入不良情绪。

抱怨次数多了,勇气就会相应减退,信心也会慢慢消失,在面对挑战时就会更加无助、手忙脚乱。

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减少抱怨,专注于自身的提升。

把所有的负能量化作动力,调整心态,于困境中突围而出,方能柳暗花明、重见天日。

对待同一件事情,我们的态度变了,我们的心境和处境也会随之改变。

当你想要抱怨时,可以试着转换自己的视角,你会在原本看似枯燥乏味的内容中找到乐趣。

本期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转载自『人民论坛网』微信公众号,来源:有书、慈怀兹心、国学生活、每晚一卷书、蜂虻

● 参与活动

●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