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益佰

大屏幕右上方的灯光,好像初升的太阳,照着下方的钢琴和老人消瘦的背影。镜头随着汨汨流出的琴声推进,经过琴键和琴谱,才能看到老人树根般的手指,直到坂本龙一憔悴的侧脸显露出来。

纯黑白色的镜头就像他的演奏一样异常缓慢、克制。这就是《坂本龙一:杰作》。整部电影呈现出仿佛相对静态的画面,没有故事情节或冗长的叙事解说,只有一个人一架钢琴演奏,也仅以简洁的墓志铭作为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部简单的影片为什么会在豆瓣获得9.5分的好评,在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也获得了100%的推荐?在杜比影院观赏完杜比全景声版本的全片后,我开始体会到影片的妙处所在,坚信这是值得在影院用最高等级声音系统聆听感受的作品。

这不是大众通常理解的纪录片,也不单单是一场音乐会的录影。坂本龙一用自己的演奏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几乎没有任何言语辅佐解释,各种细节通过弹奏间的暧昧与变化传递出来。

看似极简的场景,却又举重若轻。

琴音谱写的生命咏叹

琴音谱写的生命咏叹

开场,漂浮尘埃的摄影棚空景,背景传来一阵脚步声,教授背对镜头坐定开始弹琴,琴声中镜头缓缓拉近,最终越过他的肩头。

从移动脚步、翻动曲谱开始,杜比全景声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把观众迅速从第三视角的观看者带入第一视角的亲历者。观众仿佛化身坂本龙一本人,坐在钢琴前,体会他用带病的身体,努力完成生命中最后一场演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奏一开场,就散发出浓浓的孤独氛围。长时间的定格后,《Lack of Love》作为第一首乐曲响起。坂本龙一选择以缓慢到惊人的节奏弹奏,让这首本来就音符稀少的乐曲,更显空旷和疏离。

接下来的《BB》和《for Johann》都是为比自己早离开的音乐好友而作的告别曲。前者为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离世而作,只在他的葬礼演奏过。后者则是为坂本龙一多次合作的冰岛音乐家Johánn Johánnsson而作,他在2018年去世时仅有48岁。

这种强烈的仪式感,仿佛为一场盛大的告别拉开序幕。对好友的送别,对生命终结的担忧,对爱、友情、孤独的思考,在影片一开头就把人带入深沉的情绪之中。缓慢的推镜与乐声结合,音乐通过杜比全景声宛如画卷般展开,让人暂时沉溺在静谧神秘的气息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的镜头开阔,声音也呈现出空间感,观众则感受到身在钢琴旁的震撼。鸦雀无声的影厅里,你甚至可以在影片里,听到坂本龙一踩踏钢琴踏板时制音器作动的微弱声音。

从《Aubade 2020》(晨曲2020)开始,仿佛天已见亮,琴声也逐渐轻快起来,好像带领大家在晨光中漫步。弹奏《Mizu no Naka no Bagatelle》(水中曲)时,他微笑了起来,沉浸在音乐中也许让暂时他忘记了痛苦。《Bibo no Aozora》(美丽的蓝天)临近结束,他甚至增加了一段即兴。

随着演出的进行,坂本龙一变浅而急促的呼吸声出现在演奏中。即使暂时迸发出活跃的精神状态,但那依然是饱受病痛折磨的虚弱身体。配合杜比全景声,他的呼吸声、琴键敲击下的振动显得更加清晰而富有层次,在那段时间里与观众的心跳产生共振。在弹《Aqua》时,他明显疲惫,说“我太为难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则是一系列听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尤其以经典的电影配乐为主。其中Bernardo Bertolucci又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坂本和他合作的两部配乐《The Last Emperor》和《The Sheltering Sky》都是为他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作品。在弹响最为知名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他又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场也大放光明,从钢琴的倒影,能见到坂本像魔术师般拨弄琴键。

用来压轴的则是调子轻快的《Opus》,丝毫没有哀伤感觉。坂本人不在,但琴键仍在跳动,直到画面闪出音乐家临终那句话:Ars Longa, Vita brevis(艺术千秋,人生朝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完美造就的伟大

不完美造就的伟大

演奏是整部作品的主体,《杰作》也是一部更适合用耳朵欣赏的作品。对老乐迷而言,在杜比全景声之下,倾耳细听坂本龙一弹下的每一个乐音,发现与在 CD 或流媒体平台听到的版本之间微妙的差异,才是真正的享受。

但更打动人的,镜头和声音捕捉到的种种细节,包括他在演奏中的吃力、失误,让观众感受到坂本龙一生命最后时刻心态和情绪的变化。

《Bibo no Aozora》(美丽的蓝天)的演奏中,坂本龙一弹完了即兴片段又觉得不够完美,突然问了一句“我们再来一回吧?”身为导演的儿子空音央却保留下了失误片段。他的儿子太了解他,知道这段不能删掉,也征求了本人的意愿。这片段成了影片中一段有趣的插曲。

在弹奏《Tong Poo》(东风)时,他竟然停了下来,重复以不同音高重新弹奏了数次,像在试图找到回归预定轨道的路径。这种疑似失误的片段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坂本龙一连续弹奏几首乐曲就已很吃力,为数不多的几句台词,都是“我需要休息”、“这太难了”、“再来一次”等等。

每到这些细微处,就更能体会到杜比全景声的细腻。往常,在影院中对杜比全景声的认识,是声音有了明确的方向,鸟从哪里飞来,火车从哪里经过。但在《杰作》这样只有一人一琴的场景中,除了演奏声,我们更容易被坂本龙一的呼吸声、衣物摩擦声、指甲点击声带入到现场的氛围中。仿佛我们在代替他闭上眼低头侧耳倾听,重新找寻灵感,向周围的工作人员求助。

这些细节的保留让你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演奏会,而是一部纪录片,真实记录了一个音乐家在人生走到力不从心的阶段,依然把音乐放在第一位,极尽所能在舞台上与世界告别。

坂本决定拍摄最后一场演奏会,恰恰是源自他对完美的追求。录音场地选在位于东京的日本广播协会NHK 509录音室,在坂本龙一看来,这是全日本效果最好的录音室。为期8天的拍摄过程中,使用是雅马哈2000年专门定制的三角钢琴,多年来一直在他的音乐会和录音中使用。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有30多人,用了三台4K摄影机,根据每首曲目的不同调性,设置不一样的镜头位置和打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坂本龙一曾说过:“如果今天有可能的话,希望这个演奏会可以留到后世。”可见他对这场演出的重视。现在看,这份礼物除了祝福,还有“不要怕犯错”的宽慰。

这最后一次的录制依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完美,但却是真实有力的。坂本龙一也坦然接受了最后呈现的效果,并表示满意。就像他热卖的个人钢琴独奏专辑《BTTB》里,他在一首拉威尔的小奏鸣曲里故意保留了10岁时曾弹过的一个错音,这种返璞归真反而给作品增色。

音乐新次元的领路人

音乐新次元的领路人

这次在筹备《杰作》的过程中,坂本龙一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明确表示“虽然我认为这是最后一次表演,但觉得自己仍需要突破到全新领域”。

在影片里那些略显实验性的作品中,杜比全景声还原了他创作上各种细腻的小心思。

《20180219》这首曲子创作于2018年2月坂本龙一在法国巡演期间,仅以日期命名,未曾收录于任何专辑。演奏前,坂本龙一给一部分钢琴弦夹上夹子。这种方式叫特调钢琴(prepared piano),演奏者在琴弦之间放进螺丝、橡皮、小木块、瓶盖等,从而改变钢琴的音色。夹子的颤抖发出似教堂管风琴一样的悠长的声音,在录音棚里,也在影院里回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rioon》原本是电子乐作品,用类似心跳声、心电图声、钢琴交互成三重奏,这次改编成钢琴曲,坂本龙一选择用极慢的速度演奏三个音。观众能感受到这些简单音符在空间里延长的余韵,享受它们的共鸣,直到声音逐渐远去。

这种不被定义的状态,才是坂本龙一的常态。他的作品跨度极大,既写出过多首大众耳熟能详的流行旋律,但所做的更多还是对音乐边界的探索。他在个人音乐中,经常使用环境声音,如风声、水声等,还开发过多项电子乐器、音效处理工具和软件应用,在音乐演出中引入了多种创新的视觉效果和表演形式等,开辟了音乐的新次元,影响了一大批音乐人。

尤其是在2017年的《Async》专辑,他对于音色的探索和执着是显而易见的。他采集形形色色自然之声,还干脆用一把在地震中被泡在海水中的走调钢琴录制专辑中的乐曲。发行于他71岁生日的专辑《12》是他病中的日记,歌名仅由录制的时间标注,音乐也几乎没有让人轻松记住的旋律,只有缓慢勾勒出的声音空间,就像音乐出现之前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坂本龙一所追求的,刚好和以杜比全景声为代表的沉浸式的声音体验相契合——声音不再受制于声道,可以在三维空间自由排布与运动,更能还原真实世界的听感,创作者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如果你在Apple Music空间音频专区,聆听《Async》《12》的杜比全景声版本,可以在全方位灵动的声音细节中,体察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在杜比全景声版的《杰作》中,坂本龙一生命最后的倔强和对创作的不懈追求,也一并被真实保留了下来。大众的好评,也是对他精神的致敬。就像影片最后永不止歇的琴键一样,只要人类还有热爱,还有对丰富精神世界的追求,他的故事就不会有停下来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