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性能和动物技术指标优于巴西对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美白对虾(左)和巴西对虾(右)在70天生长后达到的最终尺寸。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称,养殖甲壳类产量大幅增长,达到约1100万吨,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9.2%,这主要归功于优良的动物生长指标、高生产率、较低的蛋白质需求,以及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市场认可度,这种虾占所有养殖甲壳类产量的52%。

尽管营养需求较高,但巴西本土的虾类品种仍能引起水产养殖业的兴趣。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巴西对虾(Farfantepenaeus brasiliensis)具有在密闭环境中生长的潜力。该物种分布在北卡罗来纳州(美国)至南里奥格兰德州(巴西)海岸,是巴西东南海岸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

然而,其生产的主要限制之一是缺乏满足其营养需求的特定商业饲料,因为缺乏完整的技术方案来保证生产的经济可行性,对其生产的经济可行性提出了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巴西海洋水产养殖站FURG的生物絮团技术系统 (BFT)

南美白对虾是生物絮团技术 (BFT) 系统研究的主要物种之一,并且已经开发并整合了商业生产技术。多项研究报告称,生物絮团是该物种繁殖和虾苗的重要食物来源,并且这种食物在生长阶段的贡献率可达63%至86%。

但很少有研究评估巴西对虾等其他本土物种,在生物絮团系统中的动物技术性能。一些研究显示了其潜力,但仅侧重于育苗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评估巴西对虾和其他本土虾在生物絮团系统中的潜力和经济可行性,特别是在养成阶段。

一、研究设置

1、这项研究持续了70天,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海洋水产养殖站进行。实验包括两种处理方法,比较了两种虾在生物絮团系统中的养殖情况:(FB),巴西对虾的养成期; (LV),南美白对虾的养成期。

2、投放虾苗的初始体重为0.72±0.37克(巴西对虾)和0.78±0.29克(南美白对虾),两种虾的养殖密度均为每平方米100尾。每天用含有38%粗蛋白的商业饲料 (Potimar GUABI™) 喂养虾两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水质参数 (温度、pH 值、溶解氧和总悬浮固体)、氮和磷酸盐化合物 (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正磷酸盐) 和动物性能参数 (最终重量、生产力、存活率和饲料转化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动物技术表现的平均值:(a)每周体重增加和(b)生物絮团系统中南美白对虾和巴西对虾的平均体重。

二、结果与讨论

水质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之间没有明细差异,如表1所示。两种物种的水质结果均在适当的参数范围内。

1、南美白对虾的周生长率(图2a)也较高。同样,南美白对虾的最终重量(11.28±1.89克)也明显高于F巴西对虾(3.96±1.40克)(图2b)。巴西对虾的存活率为64.50%±9.68,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为98.12%±6.12。南美白对虾的生产力(每平方米千克)高于巴西对虾,两种对虾的生长性能结果在统计上存在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第三颚足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a)南美白对虾575倍放大;(b)南美白对虾3000倍放大;(c)巴西对虾600倍放大;(d)巴西对虾3000倍放大。

2、第三颚足结构的扫描显微镜照片显示,南美白对虾第三颚足的部分(内足)覆盖着更长、更丰富、更呈羽毛状的鬃毛(图3a、b),这使它更容易捕获生物絮团物颗粒。相比之下,巴西对虾(图3c、d)的鬃毛更直、更短,这使它更难捕获絮团物颗粒。

3、两种水质参数均在预期范围内,表明该因素不会影响养殖动物的动物技术性能。巴西白虾的生长性能结果可能表明该物种缺乏有效消耗生物絮团物的适应性。另一个需要强调的重要因素是,本研究中使用的商业饲料是根据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生产的,目前没有为巴西白虾等本地物种配制的商业饲料。

三、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巴西对虾的生长指数低于南美白对虾,表明前者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测试才能在生长阶段成功适应生物絮团系统。因此,成功养殖巴西对虾种仍需要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对其营养需求、蛋白质消化率、养殖密度、基因改良,以及生物絮团物的使用进行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