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熬夜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不好好睡觉后果如何?

“晚上难以入睡,早上难以醒来”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工作忙碌、电子设备吸引......诸多原因导致我们习惯性地“借用”睡觉时间来弥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睡眠负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

很多人每天“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一边熬夜畅快淋漓,一边为健康焦虑深深自责,在“睡觉”这件事上,显得无比拧巴。熬夜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不好好睡觉后果如何?

来自英国研究团队的一篇论文[1]或许能带给你新的思考,这篇文章题目为“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期刊上,结果发现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与入睡时间之间存在U形关系,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晚上10-11点入睡CVD风险最低,并且睡眠不规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oi: 10.1093/ehjdh/ztab088

研究队列以及基线数据

本研究依托英国生物银行(UKB),103712名参与者于2013年至2015年间接受了腕戴式加速度计的佩戴,并提供了7天的加速度计数据。经过数据筛选,最终纳入研究分析的共为88026名参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受试者纳入流程(来源:[1])

研究人员测量了三种睡眠指标:睡眠时间点、睡眠持续时间、睡眠不规律性。其中,睡眠时间点被定义为:在记录的 7 天内最长非活动时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的平均值,而睡眠时间是该时段的平均时长。睡眠不规律性为睡眠时间点和睡眠持续时间的标准差之和。

心血管疾病结局方面,通过UK Biobank的首次诊断数据,测量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心血管疾病事件定义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研究人群基线特征为:51214名女性(占比57.9%)及36812名男性(占比41.6%),年龄在43-79岁之间。在随访期间(平均5.7±0.49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3172名受试者中,入睡时间(sleep onset time,SOT)在晚上12点之后的有1371人 (占比43%),SOT在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的有1196 人(占比38%),SOT在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的有473 人(占比15%),SOT在10点之前的有132 人(占比4.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队列基线特征(来源:[1])

最佳入睡时间:晚上10点-11点

Kaplan-Meier 曲线结果显示,入睡时间(SOT)在晚上12点之后的受试者CVD发生率最高,而SOT 在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的受试者CVD发生率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CVD发生率与发病时间的关系,曲线按照SOT进行划分(来源:[1])

与此同时,与SOT在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n = 36042)、SOT在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n = 17040)、SOT在晚上10点之前(n = 3460)的人群相比,SOT在晚上12点之后的人群((n= 31946)更有可能是当前吸烟者并且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不同SOT组的睡眠持续时间和睡眠不规律性上存在差异,其中,SOT在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的人群睡眠不规律程度最低,SOT在晚上10点之前的人群睡眠不规律程度最高;SOT在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的人群睡眠持续时间最长,而SOT在晚上12点之后的人群睡眠持续时间最短。

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显示,CVD 发病率增加与 SOT 之间存在 U 形关系,睡得特别晚或者特别早的受试者CVD发病率更高。在晚上12点之后、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和晚上10点之前的SOT类别中,每100人年的CVD发病率分别为4.29、3.32、2.78和3.82。由此可见,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CVD发病率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来源:[1])

那么,这一发现在不同性别间是否存在差异呢?在调整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发现,在女性中,SOT在晚上12点之后或10点之前与CV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而在男性中,仅发现SOT在10点之前与CV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由此看来,入睡时间对心血管健康十分重要,应尽量将睡眠时间控制在10点至11点之间,并且应确保睡眠时间的充足和规律,对女性而言更是如此。

试试早睡1小时

作为人体健康的“天然补药”,睡眠的益处远不限于此。

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曾发表一篇题为“Genetically Proxied Diurnal Preference, Sleep Timing, and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研究论文[2]。这项研究规模宏大,涉及约84万名参与者,研究人员对海量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后,识别出351个与睡眠周期有潜在关联的遗传变异位点。接着,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他们探究了基因相关的早睡偏好与抑郁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令人震惊,每早睡1小时,抑郁风险就能降低23%!

综上所述,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健康的基石,不拖欠「睡眠债务」,不做“特困生”,是成年人最好的惜命,也是治愈身心的良药。那么,从今天开始好好睡觉吧~

参考文献:

[1] Nikbakhtian S, Reed AB, Obika BD, et al. 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Eur Heart J Digit Health. 2021 Nov 9;2(4):658-666.

[2] Daghlas I, Lane JM, Saxena R, Vetter C. Genetically Proxied Diurnal Preference, Sleep Timing, and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AMA Psychiatry. 2021 Aug 1;78(8):903-910.

来 源 / 生物谷

5月、8月、11月考试!2024年《心理咨询考试》火热报名中,证书由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颁发,证书含金量高。马上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此部分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马上了解详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