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几何时,他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因为家庭窘迫只能辍学,拥有初中学历的他只能在老家打工。

原本以为这一辈子就会这样过去,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了北大的保安,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因为被7个老外嘲笑,他一怒之下苦学英语,还考进了北大的法律系,从此开启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时隔28年,张俊成的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谁不想逆风翻盘,有个传奇一样的一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局就是大山

1976年,张俊成在山西长治的一户农民家出生了,他在家里排行老七,上面还有六个兄弟姐妹。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开局,想要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以说是这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家中人多粮少,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家中人比较有远见,再穷也让张俊成读上了书。

但也只是读到了初中,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了。家里这样窘迫的情况,让张俊成打小就格外懂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他的成绩很好,但他舍不得再让家里为他操劳,所以他早就决定好了,初中一毕业就去打工。

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为这个儿子的懂事而感到欣慰,也想让他多上几年学。但拮据的条件并不能改变什么。

然而张俊成性格也很坚毅,他决定好的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辍学后的张俊成每天跟着家里人去矿山挖矿,那时候,要挖上一吨的矿石才能赚几十块钱,这这种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非常耗费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张俊成对于这些脏活累活一点也不挑剔,一心只想赚到更多的钱改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年纪小就被人看扁。

后来张俊成大了一些,他不甘心就在这个小地方一直干下去,打算去外面找找机会,寻求更多的出路。

可惜他的文化程度不够,即便是走出大山,他也只能去工厂招工人。

正巧一家工厂正在招人,张俊成果断抓住这个机会,想着工厂上班怎么着都比矿场好,不仅没那么累还能赚的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工厂上班的张俊成依旧很努力,他不仅将自己份内的工作做的很好,还经常力所能及的帮助同事,很快就在此混出了一片天。

也许是努力的人就连老天爷都想追着喂饭,那天,张俊成的表哥给张俊成带来一个好消息,北京有家保安公司要招新员工,推荐他去试试。

张俊成那时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也不知道这个工作将会彻底改变他的生活,此时的他只知道北京是首都,是个大城市,那里的机会更多,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勇敢选择,步步高升

回家后张俊成便和家里人商量了这件事,对于儿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有个什么事自己可能都帮不上忙,母亲很是担心。

但张俊成却没想那么多,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外面的人心险恶他没想过也没见识过,有的只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后来张俊成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工厂的工作,背起妈妈帮他收拾好的行囊,开始了“北漂”之路。

一到北京,张俊成就被送去岗前培训。保安的岗前培训并不轻松,比军训还要严厉,毕竟保安的工作是保护人们的安全,所以丝毫不能马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张俊成是奔着出人头地来的北京,自然在这上面下足了功夫。

后来培训考核的时候,张俊成硬是从500多人中“杀出重围”,取得了冠军。最后他也被分到北京大学当保安,张俊成很满足。

那可是北大,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大学,能在这里做事,张俊成感到非常骄傲。他做事一贯认真,在北大当保安也不例外。

没过多久后,他就升到了北大保安的班长,一年后,他所在的岗位还被北京市评为了“十佳示范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好的成绩,让张俊成有些受宠若惊,为了感谢领导的赏识,张俊成工作更加卖力了。

那段时间,张俊成觉得日子好的就像在梦里一样,不真实。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张俊成就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

突然醒悟,要考北大

一次,张俊成和往常一样尽职尽责的站岗,有几名外国人想要进去却没有通行证件,因为语言不通,两边的人都不知道对方什么意思。

出于安全考虑,张俊成没有让他们进来。

这些外国人就很是生气,都走到马路对面了,还不忘对张俊成竖起一个倒过来的大拇指。

后来张俊成才知道倒过来的大拇指是什么意思,说实话他心里也是有些不满的,但自己又听不懂他们的语音,也无可奈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张俊成之前被保护的太好了,家里虽然穷,却从没让他见识过外面的人心险恶。

一时间心里的委屈无处倾诉,张俊成只好给家里打了通电话。

张俊成的妈妈是想要儿子回去的,但她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如果真的就这么回去了,以后一定会后悔。

所以她狠下心来,激了自己孩子一把,她说:“你忘了自己当初到北京的初衷是什么了吗?”

张俊成听了这句话,瞬间醒悟。本着在那里摔倒就要在那里爬起来,张俊成做什么事都力求做到最好,他就是因为不懂英语才遇到这样的难堪。

如果他学会了英语,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他也好跟老外沟通交流。

于是,张俊成买了书开始自学英语,闲暇时学,站岗时学,就算发音不准也还是会大声的念出来。

一次偶然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有个叫曹燕的老师在路过门岗时听到了张俊成有些拙劣的英语发音,很好奇为什么这个保安要这么努力的学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了解了情况后,曹老师却生了恻隐之心,看在张俊成爱好学习的份上,她愿意帮张俊成一把,至于能学到什么程度,就看张俊成自己了。

曹老师免费帮张俊成办理了北大英语强化班的听证课。本来这个课程是对外收费的。

面对如此热心的曹老师,张俊成受宠若惊,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英语,不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

他把当时上学时的那股劲都用了出来,有的时候张俊成每天睡三小时,每月挣的工资除了每月寄回家一些外,剩下的几乎都用来买了书籍和学习资料。

后来他又认识了学校里的张玉书老师,并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能有所造诣,他参加了成人高考,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律系。

好在上天总是眷顾努力的人,他成功被北大法律系录取了。后来他的事迹越传越广,人们也称他是“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的越高,路越好走

考上北大后,张俊成依旧勤勤恳恳,这也让他自己有了更好的前途。后来在他的影响下,北大的其他保安也被他这种精神打动,纷纷参加了成人高考。

都说越努力越幸运,张俊成越努力,帮助他的人就越多。要说对张俊成影响最大的,还是张玉书教授。

张俊成是某次在校园里巡逻时偶然碰上张教授的,路上张教授给张俊成聊天,不知不觉的就聊到了张教授所在的领域,那些知识也越来越深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俊成因此学到了不少知识,他很是感激张教授。1998年,张俊成拿到北大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证。

从此,他不再是一个初中学历的保安了,也成了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

对于这样一个人才,北大其实也是想留住的,最后张俊成拒绝了北大的橄榄枝,选择回到家乡,这样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

1999年,张俊成带着他最宝贵的东西——“知识”:三大袋书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后,他凭着在北大得到的学历成功的成为了一名教师,他站在三尺讲台上,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那些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是在职业学校任教,张俊成依然告诉这里的学生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有更好的未来。

即使不是不能名列前茅成为人中龙凤,也应该脚踏实地,学一门技术也好,至少能让自己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

他的教学生涯一直持续了16年,直到后来他自己创办了一所学校。

作为校长,他不得不去考虑这些孩子的未来该如何去发展。身为校长他事事都想自己做,却有些力不从心。

但一想到这些孩子的未来,他又打起精神,积极主动的和一些城市的知名企业谈校企合作,为自己的学生再添一份就业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山月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生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刻苦雕琢,却又相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碌碌无为与瓦砾为伍。”

很多人就是在这种纠结中,时而努力时而颓废,最终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的过完自己平凡的一生。

大多数人都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的希望与机会。

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而更多的人出生在穷乡僻壤,他们的前路往往是模糊的,未知总是叫人害怕的,让人不敢就着某条路去拼一拼、闯一闯。

然而,不逼一把自己,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如果不是被老外嘲讽,身为保安的张俊成,也许并不会想要考北大,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成就了。

后来他教书育人,为了下一代的发展费尽了心血。

他的路早就已经不是他的路,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出路,是他为普通人开辟出的一条好走的大路。

从深山里来,又回到深山中去,只为了用他学到的东西为人民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