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KTV也是一代人青春的回忆。

在最开始的时候,KTV可是妥妥的高端场所,有现场乐队、有伴舞团,甚至还有签约歌手,那个时候能进KTV消费的都是大老板,主打的就是一个高端。能进出KTV代表的不仅仅是消费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一种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后来,娱乐业的收费价格进行了规范,规范后的KTV走向了平民,大歌厅也变成了小包间。价格的变化让很多KTV取消了乐队演唱和伴舞团,大幅度的降低了KTV的成本。

虽然价格是没有那么高端了,但是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KTV还是很有滤镜的,毕竟在最开始的时候,能进KTV的都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现在他们也能进KTV消费,总会让人感觉自己的身份也更上一层楼了。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娱乐不多,除了看电影聚餐就是逛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KTV的亲民,直接就收到了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基本上属于聚会必备项目。多年不见的朋友见面了?KTV聚聚。同学聚会?KTV聚聚。毕业典礼?聚完餐后KTV聚聚。

总之只要是年轻人见面,基本上都能和KTV有点关系。KTV也在追捧中迎来了行业急速发展。据某资深KTV老板表示,在2012年以前,开一家KTV基本上没有赔钱的,一两年就能回本,经营时间越长赚的越多。但是到2015年以后,KTV的生意就已经肉眼可见的下滑了很多,如果KTV三年以内还没办法回本的话,基本上就开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现在的KTV早就已经失去了年轻人的市场。甚至在很多人年轻人心里,KTV已经变成了“中老年人才去的地方”。

短短十几年,KTV就变成“中老年社交场所”了?KTV真的跟不上时代了吗?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经营卡拉OK的企业一共有90362家,但是存续状态,也就是说还在营业的卡拉OK只剩下17810家了,也就是说,只剩下不足五分之一的企业还在营业,剩下那五分之四都已经倒闭了。

而且最近一年内,新注册成立的KTV仅仅只有127家,整个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127家,每个省不到四家,足以说明KTV现在衰退的有多严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大规模的衰退的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新兴娱乐方式的兴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娱乐方式,最开始是武侠小说,后来是音乐,再后来是网络。

喜欢武侠小说的那批人在KTV兴起的时候已经有自己的家庭了,反而不怎么去KTV。

喜欢音乐的那批人刚好赶上了KTV大火,等喜欢音乐的那批人步入了职场,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KTV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网络的那批人,有了更多娱乐方式,KTV已经不是唯一选择,因此不怎么去KTV。

KTV的兴起源自于喜欢音乐的那批人的追捧,KTV的没落也源自于时代的变化以及主要消费群体的忙碌。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娱乐方式多种多样,遍布线上线下,从小说到游戏,从密室逃脱到剧本杀。喜欢清净的有清净的方式,喜欢热闹的有热闹的方式。KTV只有一个唱歌聚会的方式,当然没有办法和新兴娱乐去竞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KTV方面来说,新的娱乐方式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在娱乐方面的竞争力。

音乐版权监管严格

对于KTV来说,吸引客户的除了自己的服务、环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歌单和音质。

毕竟会去KTV里面娱乐消费的消费者,不可能只是为了找个有包厢的地方聚会,肯定是为了“以歌会友”。因此,KTV里面音乐设备好不好,歌单全不全,就变成了消费者们挑选KTV的先决条件。

在KTV最开始发展的那几年,很多KTV里面的歌单都是非常全的,虽然MV画质不太好,但是这不影响消费者们的热情,喜欢听的歌都有,想唱的歌都能点,那挑选KTV的条件就变成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消费者不知道的是,刚开始那些年,很多KTV使用的歌曲大多数都是没有授权的,基本上都是他们通过各个渠道弄到的“盗版”。

这个“盗版”歌对于KTV来说,属于没有成本的商品。虽然和“正版”歌相比,可能音质或者画质方面有点问题,但是一般的消费者不会介意,因此KTV就可以在成本方面剩下一大截支出。

但是2014年的时候,中国音象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也就是“音集协”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十分密集的维权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当年KTV市场规模高达800亿元,如果只按照1%的版权费收取的话,都能拿到8亿的版权费。

但是看以前那么多店都用“盗版”歌就知道了,这个版权费他们其实是不想给的。于是,2014年很多KTV里面少了很多“必唱歌曲”。

2018年的时候,KTV更是在协会的要求下,下架了超过6000首的音乐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陈奕迅的《K歌之王》、邓紫棋的《泡沫》、莫文蔚的《阴天》等等。

虽然有些KTV偷偷摸摸的趁着风头过去之后再次上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KTV歌单已经越来越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近年来新歌版权管理越来越严格,版权费也越来越高,于是越来越多的KTV陷入歌单长期无法补充的局面,也越来越吸引不到喜欢新歌的年轻人。

竞争过大

KTV能赚钱的时候,就会吸引很多人加入,KTV数量越开越多之外,一些迷你KTV也开始出现。

当能唱歌的地方过多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分流的情况,于是这些KTV就开始低价争客源。

刚开始几年传统KTV只需要和其他KTV或者迷你KTV争客源的时候倒是还好,后来网络更加发达,也开始出现了很多音乐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音乐软件歌单充足,还有K歌模式,充分满足了一些不太爱热闹但是又喜欢唱歌的年轻人的需求。

再加越来越多人家里也开始出现了建议K歌设备以及家庭影音房,KTV的竞争不可谓是不激烈。

属于年轻人的“野生”KTV

虽然KTV的生意是越做越不好,但是并不代表喜欢音乐的人少。相反,喜欢音乐的人还很多。

很多人会为了喜欢的音乐和喜欢的歌手专门去参加演唱会,演唱会听起来是歌手给歌迷们唱歌,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正门票钱已经花了,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于是现在的歌迷听演唱会,已经不是和以前一样安静的听歌手演唱,而是选择了自己唱。

好好的演唱会最终变成大合唱,都是唱歌聚会,这怎么不能算是“野生”KTV呢。

总而言之,现在的KTV确实已经不再是娱乐的唯一选择,但这并不代表着,KTV这一行业就彻底不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现在已经倒闭了那么多家的KTV,但是这也代表着竞争压力的减小,消费者对于KTV的需求虽然降低,但不并不是没有,只要KTV能做好他们立足的根本,那么总是能招致消费者喜爱的。

尽管音乐软件十分流行,家庭歌房也逐渐普遍,但是独自一人的音乐有的时候总是缺了些什么,这个时候,也许我们就会选择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聚个餐,之后找个KTV一起唱歌聊天,一起回忆过去畅谈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