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打人没有轻重,再加上庄家老四平时也没人约束,这次下手尤为重,直接将王家孩子打成了重伤。#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救人于危难之中,助人于急需之时,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河北沧州市任丘县西袁庄村的庄伟达就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愿意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好人。

他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挽救了濒临死亡的两岁小童明明的性命,给予一个小家庭希望。

其实,庄伟达和明明两家上一辈之间发生过一些不愉快,两家人之间都心存芥蒂,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可庄伟达却没有因为两家的仇怨而袖手旁观,几乎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加入了营救明明的队伍。

庄伟达的行为感动了乡里乡亲,更感动了王家,两家从此冰释前嫌,明明也认了庄伟达做干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年仅两岁的明明究竟遭遇了什么,让全村人都束手无策,只有庄伟达才可以施以援手?

乡里乡亲本该亲如一家,庄伟达家和明明家之间又究竟为了什么结下了深仇大恨?

生病发狂结仇怨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家和庄家都是河北西袁庄村普通的庄稼汉,由于两家住的比较近,关系也还算和睦,时不时还会串个门以示友好。

直到庄家老人的四儿子打伤了王家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两家原本还算不错的邻里关系从此破裂。

其实庄家的四儿子也不是蓄意伤人的,庄家老四患有精神疾病,情绪极不稳定,一发病就极其暴躁,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伤害到身边的人。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没有精神病人这一说法,村里人会把像庄家老四这样的神经病人称为“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而庄家并不知道老四是因为生病才变得疯疯癫癫,更没有条件带着自家的“傻子”去看病。

庄家人放任庄家老四每天在外乱窜,村里人也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和庄家老四计较,尽量躲着庄家老四。

王家和庄家关系向来不错,孩子们之间走动的更为频繁,经常会在放学后凑在一起写作业、玩耍。

王家的孩子像往常一样找庄家的孩子玩耍,可半路上却碰到了全村避之唯恐不及的庄家老四。

王家的孩子老早听大人说过,知道庄家老四不太正常,于是低着头不和庄家老四有眼神接触,快步想要从庄家老四身旁走过。

可庄家老四却突然发病,揪住王家孩子的衣领,将王家孩子暴打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奄奄一息的王家孩子被送入医院,王家人又心疼又气恼,还没等孩子出院,就全家出动找庄家“算账”。

孩子受了重伤,看医生也花了不少钱,按理说庄家应该主动上门赔礼道歉,还应赔付一些钱财。

可庄家老人自打听说王家孩子被打伤的事情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不愿承担责任,甚至还说:“我家老四本来就疯疯癫癫,村里人都知道,为啥你家孩子见着不躲远点!”

王家人气不打一处来,只要一有时间,就叫上亲朋好友到庄家门前讨说法。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争执不休,事情越闹越大,最后惊动了村里的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锁在家里的神经病人

村干部怕两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一些无法不可挽回的局面,出面调解了两家的矛盾。

在村干部的建议下,庄家人同意严加看管有暴力倾向的庄家老四,王家也得到了一定补偿和安抚,原谅了庄家人。

纷争平息,村里恢复了往日的太平,庄家和王家的关系虽然不算恢复如初,但总归面子上也算能过得去。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两家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庄家老四出了意外,两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庄家人只是普通的农民,条件一般,同意严加看管庄家老四后,并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庄家老四。

只能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将庄家老四锁在一个小屋子里,每天按时按点送饭给庄家老四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年代感的老照片

每天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小黑屋中,庄家老四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用头撞门,发出野兽般的嘶喊声。

庄家人看到庄老四这样痛苦又煎熬的样子,很不忍心,可他们每天都要去种地,负担很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在庄家老四身边。

庄家老四长期被幽禁,精神上、身体上备受煎熬,没几年就去世了。

庄家老四的去世是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可庄家人却将庄家老四的死归结在王家人身上。

多年来,庄家老四被关在屋子里痛苦不已,庄家人也全部怪罪王家人身上。

庄家人认为,庄家老四一直活的自由自在,要不是王家人不依不饶,庄家老四也不至于被关在屋里,活的人不人鬼不鬼,最后惨死在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庄家人以此为由,没少找王家人的茬,而王家面对无理取闹的庄家人也是忍无可忍。

从此两家老死不相往来,几十年过去也依旧互相仇视,他们的后人也将这份仇恨延续了下来。

直到庄伟达救下了王家的小儿子明明,两家的关系才得以缓和。

淘气小童落深井

事情发生在2014年4月17号,河北沧州市任丘县西袁庄村的王占方也就是王家后人,和妻子郭敏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

王占方家不算富裕,可夫妻俩勤劳节俭,小日子也过的有滋有味,还生下了了一个男孩,取名明明。

明明是王占方和郭敏的第一个孩子,两人十分疼爱明明,明明也活泼伶俐,八个月就能踉踉跄跄走上几步,还会喊“爸爸妈妈”。

明明早慧,看上去比同龄孩子要聪明几分,王占方和郭敏夫妻两欣喜若狂,越发疼爱明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时光飞逝,很快明明就长到了两岁。

两岁的孩童懵懂无知,又精力十足爱跑爱跳,是最让人头疼的年龄段。

明明也是如此,他精力充沛,没事就爱往外跑,常常一撒手就不见人影。

为了照顾明明,王占方和郭敏商议再三,决定由王占方赚钱养家,郭敏留在家做全职主妇。

王占方家不算富裕,郭敏每天不光要围着明明转,还得打理家务,忙的晕头转向。

四月,万物复苏,正是踏春的好季节。

17号那天,郭敏和王占方的二姐相约到山上挖野菜,天气晴朗,郭敏也带上了明明。

郭敏想着大人在身边,山上也没什么危险的东西,就没太在意,专心致志和二姐挖野菜。

而明明少了大人的管制,玩得不亦乐乎,一会撵蝴蝶,一会追蚂蚱,一会又采野花,别提有多开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跑着跑着,明明和二姐家的孩子跑到了一个废井跟前,明明年纪尚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尤其他从来没有见过废井。

明明好奇地探着脑袋看向井底,废井废弃多年,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这一下明明就更好奇了。

明明趴在废井边上,将整个脑袋伸入井里左顾右盼。

明明的身子越发向前倾斜,井口长满青苔有些滑,二姐家的孩子正集中注意抓一只“扁担钩”,一回头就看到明明大半个身子歪向井中。

二姐家的孩子年长明明几岁,看到这等场景被吓得不轻,正想冲上去将明明拉回来,可还没等他行动,悲剧就发生了。

明明落井了!

二姐家的孩子看到明明落井又着急又担心,趴在井口大声喊明明的名字,听到明明的哭声后才稍稍镇定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井

有哭声证明明明情况还不算太糟,当务之急是找大人过来实施救援。

二姐家的孩子立马行动了起来,冲向正在专注摘野菜的郭敏和二姐身边:“不好了,明明落井了!”

听到“明明落井”几个字,郭敏一下慌了神,脚下一软就跪坐在了地上。

二姐一把丢下装野菜的篮子,拉起郭敏,顺着儿子指的方向,赶到了井边。

井里黑通通的一眼望不到底,郭敏和二姐完全看不到明明的身影,只能听到明明无助的啜泣声和呼救声。

郭敏焦急不已,好在二姐还算镇静,嘱咐郭敏守在井口,自己去喊人。

很快,二姐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不少乡亲。

乡亲们比比划划,商量着营救明明的计策,可废井实在过于狭小,成年人很容易会被卡住,根本无法实施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占方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没个定论,正在地里干活的王占方也闻讯赶到山上。

井边围了一大群人,王占方挤进人群,看到妻子郭敏无助地趴在井边哭泣,霎时间脑袋嗡嗡作响。

明明才两岁,废井有十多米深,谁都无法知晓孩子掉下去伤的究竟有多重。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明明运气好,掉在井里毫发无伤,一个两岁的娇儿在漆黑的井底精神状态也十分堪忧。

见到妻子自责不断捶打自己的胸口,已经哭成了泪人,王占方也不忍心再责备妻子,只能安慰妻子一番,让妻子镇静下来一同商议如何营救明明。

随着时间推移,废井旁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如何营救明明,可是谁都没有真正行动起来。

洞口狭小难施救

直到消防队员赶到了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防队员紧急展开救援

消防队员带着专业的施救工具赶到现场,原本吵闹的群众安静了不少。

此时明明掉入井中已经好一会了,哭喊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情况也愈发危机。

明明受伤了,井底的空间狭窄,空气又十分稀薄,多耽误一分钟,明明的危险就多几分。

消防队员观察了废井的情况后,提出了不少救助方案。

废井足足有15米深,由16节90公分的水泥管组成,井口直径更是只有40厘米宽。

废井的空间过于狭小,消防队员根本无法直接下井进行救援。

明明的年纪又太小,无法配合救援,抓住消防队员抛入井中的绳索。

排除各种施救方案,最后消防队员决定集合众人的力量,将废井周围的土挖开,将井一节一节拆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孩子还在井底,为了避免误伤,挖井时,每个人都小心翼翼,有的村民还拿来了盆子扣住井口,避免落石和土块掉入井中误伤明明。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井底的明明声音越来越微弱,可挖井工程却连一半都没有完成。

挖井效率极低,如果继续沿用这个方法,还需要起码8个多小时才能挖到井底,可井底明明根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留给消防队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众人焦急不已一筹莫展,王占方夫妇更是陷入了绝望。

这时,与王家有世仇的庄家人庄伟达忽然站了出来:“我下井吧,我个子小,没准能把孩子抱出来。”

众人将目光聚焦在了庄伟达身上,要知道庄家和王家向来不和,庄伟达也从来不跟王占方说话,见面也从来都是绕道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拿盆盖住井口避免明明受伤

如今,却为了营救明明,庄伟达不顾个人安危站了出来,实在难能可贵。

要说下井,庄伟达确实是不二人选,他整个人又瘦又小,身高也刚刚一米六出头,虽然平时村里人会因为身高原因调侃庄伟达几句。

可此时,庄伟达的身高却成了利器。

王占方眼圈发红,他说不出话来,只是沉默地看着庄伟达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系好绳索。

庄伟达并非专业人士,为了保险起见,消防员不停地向庄伟达讲述下井的注意事项,庄伟达也十分配合,系好绳索带上对讲机下井救援。

为了便于营救,庄伟达以头朝下的姿势进入井中。

消防队员一点点放着绳索,庄伟达也扶着墙壁,小心翼翼向着废井的深处进发。

废井有足足十五米深,花了好几分钟,庄伟达才到达井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伟达下井救人

庄伟达看到明明已经昏了过去,身上也有不少伤口,看上去煞是可怜。

庄伟达心疼地直皱眉,轻手轻脚将绳索系在明明身上。

“我找到明明了,开始拉绳子吧。”庄伟达用消防员给的对讲机传递消息。

收到回应,几个消防员和村民合力拉绳子,将庄伟达和明明拉出了废井。

营救成功,众人都松了一口气,郭敏和王占方更是第一时间就将明明抱住怀中。

营救明明的几个小时中,王占方一直紧绷精神,一刻不敢放松。

此时看到明明平安无事,王占方再也忍不住,抱着明明哭出了声。

庄伟达看到王家一家团聚,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一笑,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转身离去。

消防员打断了王家团聚的和谐场面,告诉王占方:“明明在井底时间太长,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需要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救成功,明明脱险

王占方听完如梦初醒,擦了擦眼泪,将明明送到了医院。

孩子落井事件就此告一段落,明明经过医生诊断,被判定只是受了惊吓,有些皮外伤,并没有大碍,王占方夫妻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两天后,王占方夫妻料理好明明的事情,开始考虑如何感谢庄伟达。

庄家和王家原本是世仇,可庄伟达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明明于危难之中,这等恩情无以为报,首先要做的就是上门道谢。

可因为上一代结下的梁子,王占方从出生起就从来没跟庄家人打过交道,如今要上门道谢,实在有些拉不下脸面。

就这样犹豫纠结了好几天,王占方依旧没有迈出那一步。

妻子郭敏看到丈夫每天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的纠结模样,终于忍无可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防队员施救现场

“人家庄伟达也是豁出性命救了你儿子,说句感谢的话就那么难吗,再说了上一辈的恩怨跟你们这些小辈有什么干系呢?”

听完妻子的话,王占方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在妻子的陪同下,买了些礼物,带上明明敲开了庄伟达家的大门。

解怨怀世仇变干爹

庄伟达开门看到王占方一家三口有些惊讶,同时也有点开心。

其实庄伟达和老一辈想法不一样,早就想和王家握手言和,可惜一直没有好的机会,王占方也每次见到自己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如今王占方亲自上门,正是缓和两家矛盾的好时机。

庄伟达将王占方一家迎进门,王占方道完谢就不再言语,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尴尬。

郭敏见到王占方闷着不说话,不停给王占方使眼色,王占方有些不好意思,脸都憋红了,可就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庄伟达看到王占方夫妻间的“小动作”,率先打破沉默:“占方,其实恩怨都是上一辈的,都这么久了,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庄伟达的一番话打破了僵局,更打动了王占方的心。

王占方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开始和庄伟达谈天说地。

庄伟达拿出了珍藏的好酒,两人一口酒一菜,越说越投缘。

两家人坐在一起又吃又喝,天很快黑了下来。

饭后两家人又聊了一会,忽然,王占方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让明明认庄伟达做“干爹”。

庄伟达是明明的救命恩人,让明明叫庄伟达一声“干爹”并不算过分。

而庄伟达也连连点头,对这个主意表示赞同,他本来就喜欢孩子,明明活泼可爱惹人怜爱,庄伟达也很乐意认下明明这个“干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认“干爹”

明明十分懂事,非常配合地叫了庄伟达一声“干爹”,随着这一声奶声奶气的“干爹”,庄家和王家之间的恩怨彻底烟消云散。

两家因明明产生了交际,来往越来越频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庄伟达正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不计前嫌,拯救了两岁孩童的性命,还巧妙化解了世仇,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学习。

其实关于邻里之间的相处,早在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叫做张英的大学士就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大学士张英老家的亲人与邻居吴家的宅院间有一条小巷,两家本来相安无事,直到吴家修缮房屋,打起了砌墙占地的主意。

张英的家人见到吴家人强行占地,心生不满,也开始砌墙占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两家都不愿意退让,发生了口角,张英家人无可奈何,修书一封让张英出主意。

张英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提起大笔写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到张英的回信后,主动拆墙让给吴家三尺地,吴家看到张家人的举动迷惑不解,直到张家拿出张英的家书。

吴家人羞愧难当,同时也十分感动。

当时的张英身居高位,想要凭借势利压倒吴家也是轻而易举,可张英却愿意主动做出让步,维护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此等举动实在令人动容。

吴家打消占地的念头,也撤墙向后退出了三尺,从此“六尺巷”的故事传为一段佳话,而张家和吴家也成为了世交,相处一直十分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退一步海阔天空,真正有智慧有涵养的人,不会和人争强争胜,反而会宽容忍让,化干戈为玉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庄伟达的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救明明于危难,不仅破除了庄家和王家之间的矛盾,也为他自己收获了一个“干儿子”。

未来,他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幸福。

观众朋友们如何看待庄伟达冒死营救明明这一义举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