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按时区划分,印度横跨东五区和东六区,印度时间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早5小时30分钟,半小时的“时间偏移”背后是一段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甚至还藏着当时殖民者“玩时间”的小心思。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的贸易和商业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概念。19世纪之前,印度人的生活节奏或多或少与太阳运动同步,城市、小城镇和村庄都有自己的当地时间。19世纪后,生活变得复杂起来,在铁路推广后,制定标准时间更是迫在眉睫。

在印度标准时间制定前,印度主要有4个时间,分别是马德拉斯时间、加尔各答时间、孟买时间和布莱尔港标准时间,在制定标准时间的过程中,前3个时间备受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德拉斯时间又称“铁路时间”,由天文学家约翰·戈尔丁汉姆根据马德拉斯天文台的观测数据确定,比格林尼治时间早5小时21分14秒。马德拉斯时间是印度第一个通过科学观测确定的时间,在当时顺其自然地成为铁路时刻表的首选时间。

加尔各答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约6小时,是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确定的东六区标准时。在1772年到1911年期间,加尔各答是英属印度的首都,这赋予加尔各答时间特殊的政治意义。在确定印度标准时间后,加尔各答时间也一直作为官方单独时区予以保留,到1948年才被取代。

1905年,印度总督寇松勋爵决定推行印度标准时间。在选择标准时间的过程中,马德拉斯因为处于商业之都孟买和当时首都加尔各答的中间而成为确定印度标准时间的基础。按照时区划分,马德拉斯时间比孟买时间早30分钟,比加尔各答时间晚30分钟。最后,寇松选定东经82.5度子午线作为印度的“中心子午线”,对应印度唯一的时区——比格林尼治时间早5小时30分钟。

有欧洲媒体称,这半个小时的偏移背后也暗藏英国人的小心思,想象一下,伦敦时间上午10点半的时候,印度时间是下午4点,只要把怀表表冠向下,就能从伦敦时间转到印度时间,也就是说,“表冠向上,怀表显示英国时间;表冠向下,怀表显示印度时间”。但是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背书”。

1947年独立后,印度联邦政府没有采纳多个时区的划分方案,依然将印度标准时间作为国家官方时间,保持半个小时的偏移操作。

其实印度标准时间的推行并不是很顺利。1905年确立印度标准时间的时候,寇松的孟加拉分治政策引发全印的抗议浪潮。在孟买,两种时间的较量成为当地人抗议殖民者傲慢态度和表达政治倾向的有力武器。本地报纸在报道重要活动时旁边会标注“BT”(孟买时间)和“ST”(标准时间);孟买维多利亚车站的时钟显示着印度标准时间,而对面的市政大楼依然在使用孟买时间。(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