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乾隆皇帝,想必大多数人都已有所耳闻。他不仅是清朝的一位杰出君主,更因其丰富的感情史而备受关注。近年来,电视剧《延禧攻略》的热播更是将乾隆的私生活推向了公众视野。

在这部作品中,魏璎珞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她的原型正是乾隆时期的皇妃令妃。乾隆皇帝一生多情,后宫佳丽众多,但令妃却是个独特的存在。而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到她的强势与睿智,这种多面性让她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令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据史书记载,令妃在年仅49岁时便离世了,这无疑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疑问。为何如此年轻的她会早早离世?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令妃,并非出身显赫世家,而是来自正黄旗下的汉人包衣家族。其父名为魏清泰,由此可知,“魏”乃她原生之姓,而后入宫之时,得皇帝抬爱,姓氏才更改为“魏佳氏”。

初入宫闱时,令妃并无资格参与宫妃大选,仅可参与内务府专为宫女所设的选秀。因此,初入宫的她,默默无闻,仅为一名寻常宫女,无人知其名姓。

然而,命运似乎对她颇为眷顾。她得以留在富察皇后身边,学习宫中规矩与礼仪。这段时间,她深受富察皇后影响,举止言谈皆透露出皇后的端庄与贤淑。

这或许正是乾隆皇帝对她心生好感之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皇帝对令妃的宠爱日渐加深,她的地位也随之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十年,令妃,原本只是众多宫女中的一员,却突然之间,从宫女身份破格晋升为贵人。这突如其来的提升,无疑让整个后宫都为之震动,众人议论纷纷,好奇这位新晋的贵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没过多久,令妃再次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青睐,她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被封为“嫔”。这一晋升,不仅彰显了乾隆对她的重视,也让她在后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还特意为令妃选用了“令”作为她的封号。这个“令”字,来源于《诗经大雅》中的诗句:“如珪如璋,令闻令望”,在汉语中寓意着“美好”的含义。而在满语中,“令”也有“聪慧”之意。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令妃的性情是十分欣赏的,认为她既温柔善良,又善解人意,颇具聪明才智。

三年之后,乾隆皇帝再次下令册封令妃,这次她的地位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被封为“令妃”。要知道,在后宫之中,晋升往往与家世和子嗣息息相关。然而,此时的魏佳氏,也就是令妃,却并未生下一男半女。尽管如此,乾隆皇帝仍然对她宠爱有加,这无疑让后宫众人感到惊讶不已。

那么,为何乾隆皇帝会如此宠爱一个无子嗣的妃子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乾隆皇帝的情感世界中寻找答案。当时的富察皇后已经去世,而乾隆又十分的宠爱皇后。而更巧的是,令妃一直服侍在富察皇后的身边,常年的在一起,令妃行为举止都有富察皇后的影子。因此,失去皇后的乾隆,或许在令妃身上找到了一种替代富察皇后的情感寄托。他欣赏令妃的性情,喜欢她的温柔善良和聪明才智,也许在这些方面,令妃与富察皇后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乾隆皇帝对令妃的宠爱,或许也是他对逝去爱人的一种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妃在年满二十九岁之时,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这标志着她开始踏上了生育的旅程。在随后的十年间,她的生活似乎被怀孕和生育所填满,她总共怀孕了七次。然而,命运并不总是眷顾她,其中有一次她遭遇了流产之痛。尽管如此,她最终成功地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一数字使得她在乾隆的后宫中成为生育最多的妃嫔。

她的人生仿佛被生育所主导,不是在怀孕的路上,就是在刚刚生育完的休养中。这样的生活节奏对于一般人的身体来说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损伤,这让人们不禁感叹,即便是身为专宠的妃子,也并非易事。

乾隆皇帝对于令妃的生育情况也颇为关注。为了遵循清宫的老规矩,即孩子不能养在母亲身边,同时也考虑到令妃因为频繁怀孕生子而缺乏足够的精力照顾孩子,乾隆决定将她的孩子们交给其他的妃嫔来抚养。

不过,这些孩子并没有全部长大成人。她的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不幸早夭,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了安慰她,乾隆皇帝提升她的地位,从贵妃晋升为皇贵妃。此时,皇宫中的富察皇后已经病逝,而那拉氏也已被废为庶人,这使得令妃虽然只是皇贵妃的名分,但却实际上行使着皇后的职责,统摄着整个后宫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此时的令妃已经是人生赢家,要啥有啥,关键皇帝还是宠幸她,孩子又有一大群。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令妃太短命。

令妃在四十九岁就离开了人世,这个消息给乾隆皇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乾隆悲痛欲绝,他对令妃的离世深感惋惜,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思。为了表达自己对令妃的深深怀念,乾隆皇帝亲自为她撰写了一首挽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令妃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要知道,在乾隆的妃子当中,能得到如此殊荣之人,几乎是没有的。所以这首挽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令妃的深情厚意,更彰显了令妃的特殊地位。当然了,乾隆是一个多情之人,由于他非常长寿,很多的妃子都在前面过世。而对于这些妃子,乾隆也只是难受几天,之后便忘记了她们 然而令妃却是特殊的存在。几十是令妃去世多年,乾隆依然无法忘记。

尤其是在乾隆步入耄耋之年之后,他对令妃的思念却从未减退。在他八十多岁的高龄时,乾隆皇帝仍然念念不忘令妃,他还特意下令追封令妃为孝仪皇后。从乾隆的这个举动我们可以看出,令妃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可以说,此时,乾隆皇帝对令妃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替身概念。在岁月的沉淀中,他对令妃的眷恋与爱慕早已化为了真挚而深沉的感情。两人共同度过的日子,成为了乾隆皇帝心中最珍贵的回忆。他不再将令妃视为富察皇后的替身,而是将她视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问题来了,令妃49岁就这么早逝了,以至于后来关于令妃的死,只是笼统的解释为病死。关于得了什么病,怎么死的。历史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因此,后人对于令妃的死感到非常蹊跷,甚至有人怀疑令妃是被人害死的。

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版本关于令妃的死因。比如说,令妃是被人害死的。而害死她之人就是乾隆其他的妃子。要知道,乾隆后宫妃子有多。然而,乾隆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令妃。这样的情况下,后宫之中有人要害令妃也不足为奇了。

当然了,还有人认为,令妃死于权利斗争。为何如此一说呢?要知道,乾隆有时候娶哪个妃子,有时候连他自己也决定不了。毕竟,有些皇帝为了稳定皇权,就会和朝中有权的大臣联姻。不管这位权臣的女儿长得咋样,就算是丑,乾隆也要纳为妃。所以乾隆后宫中,有些妃子是得罪不了的。而那些背后有权势的妃子,一旦生下男婴,他们就会不择手段扶持这个孩子争权夺位。而那些生下男婴的妃子,就会成为他们迫害的对象。

有些妃子背景强大,还好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台,那么就有可能惨遭迫害。而文章开头我们已经说过了。令妃的父亲也只是汉人包衣。这种身份就好比奴隶一般。所以说,没有背景的令妃,就有可能成为了权利斗争的牺牲品。所以很多人认为,令妃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遭到别人的迫害。

当然了,以上两种说法也只是猜测。那么,令妃真实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了1928年,也就是令妃去世153年之后,这一年,孙殿英使用炸药强行打开了乾隆皇帝的陵墓——清裕陵。他进入陵墓后,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洗礼,陵墓内的许多物品都已经腐朽不堪,但令妃的尸身却异常地保存完好。她的皮肤与骨骼都清晰可见,没有一丝腐烂的痕迹。更为神奇的是,她的面容还似乎带着微笑,给人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

这个惊人的发现立刻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猜测,令妃的尸身为何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经过专家的深入研究,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