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善行疝耀寻星”活动在济南圆满落幕。这一活动旨在通过“会做、会写、会说”三维度发掘疝外科全能医者,进而寻找未来疝耀之星。经过激烈角逐和专业评审,威海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科)医生赵辰,以其过硬的医术荣获了第一届寻星计划(山东省)疝行星芒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疝气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80%是腹股沟疝,男性尤其高发。该病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的一种症状。“疝气可发生在人体多个部位,不同部位的疝气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常见腹部包块、腹部疼痛等症状,站立、负重或过度用力时加重,平卧后好转。”赵辰介绍。

在治疗上,虽然疝病手术是常规手术,但它并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细的操作,特别是随着现代疝外科手术理念的更新和修补材料的发展,医生为病人量身订制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可以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

一名60多岁的男性患者,20多天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鼓出了一个包。开始几天他并未在意,可是时间一长就害怕起来。“可别是什么不好的病!”出于担心的心理,患者便赶紧来到威海市中医院外一科诊治。

接诊医生经详细检查,诊断为腹股沟疝。在患者入院后,赵辰和同事们根据其病情,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术中,他们采取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全麻的情况下,经过1个小时左右,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赵辰说,在疝气治疗上,传统手术主要为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该术式相较于微创手术,手术刀口大、瘢痕长,疼痛程度更重,而且恢复慢、复发率高。而他们采取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只需两个0.5厘米、一个1厘米切口,具有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而且患者在没有其它问题的情况下,次日就可以出院。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于疝气的治疗存在误区,认为疝气不需要治疗,有的病人甚至会拖延几年也不去治疗,有些患者则听信民间偏方,因而延误救治时机。”赵辰说。

威海市中医院外一科(普外科)疝气手术团队一直致力于疝气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工作,在常规开展各种腔镜微创手术的同时,通过团队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多例微创腹腔镜技术或杂交手术技术的腹股沟疝修复手术,为复杂的腹股沟疝及腹壁疝患者带来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此次赵辰获得疝行星芒奖,不仅是对本人技术的肯定,也是对医院疝外科手术领域整体实力的一次展示。他的获奖更将激励团队同事不断追求卓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拥有胃肠外科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赵辰,在疝气手术的微创化治疗上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展现了较高的疝气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和微创的治疗方案,更是在学术研究和医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日常临床中,他一直从事胃肠、肝胆、腹壁疝等外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阑尾炎、胆囊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急腹症的诊治,胃肠道肿瘤、肝胆疾病、腹壁疝的微创及规范化手术治疗,以及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