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4日,为了反击蒋介石对我军再一次的大规模“会剿”,毛泽东和朱德决定带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2月1日,我军在江西寻乌的吉潭和敌军展开激烈交战。战后,部队转移到项山休整。

敌人穷追不舍,当晚部队突遭反动派刘士毅部和当地靖卫团偷袭。我军因为连日行军疲惫不堪,就这样,敌军乘红军警戒疏忽之际,将我军团团围住,敌我形势十分危急。

朱德立刻组织红军作战,冲到最前面,带领部队想要突围。然而敌众我寡,包围圈越来越小。这时,伍若兰带着身边的战士集中火力掩护红军撤离,红四军这才成功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幸的是,伍若兰被敌人逮捕。伍若兰被捕,敌人非常高兴,还专门向蒋介石发电报邀功。原来,这位女红军不是一般人,她是朱德的妻子。

敌人想要从她口中得知红军的机密,对她用尽各种刑罚,却丝毫没有动摇伍若兰的革命信念,她说:“革命一定会成功,你们只会自取灭亡!”蒋介石知道后,非常气愤,下令砍下伍若兰的头颅示威。2月12日,伍若兰英勇就义,此时她已有四个月身孕,。

因为伍若兰是湖南人,敌人将她的头颅砍下,悬挂在长沙城墙上。她牺牲时仅仅26岁,就像井冈山上的兰花,花期虽短,但散发的幽幽清香让人流连忘返。

村里第一个不裹脚的女孩

伍若兰1903年生于湖南耒阳,是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私塾教师,母亲是温柔贤惠的家庭妇女。她在家中排行第五,家里兄弟姐妹共六人。父母为她取名“若兰”,希望她像兰花一样,温婉高洁。没想到的是,她虽是女儿身,却从小有男子气概,性格倔强,充满侠义之气。

伍若兰从小就喜欢看《木兰辞》和《杨门女将》之类的故事,羡慕书本里那些戎马一生的女英雄。喜欢打抱不平,嫉恶如仇,看见谁受欺负,立刻像话本里说的那样冲上前,保护别人。

一次,伍若兰在村里玩耍,听到不远处传来哭声。跑去一看,只见一个大点的孩子在打一个小孩子。她冲过去质问,为什么打人?那孩子默不作声,被打的孩子从地上爬起来,指着说:“他想抢我的红薯,我不给他吃就打我。”

伍若兰知道后,告诉那个大孩子:“这件事是你不对,红薯本来就不是你的,人家不同意,你就不应该抢。你还打他,一定要跟他道歉。”大孩子也知道自己不对,走到被打的孩子面前道歉。

伍若兰听他道歉后,开心地笑了,握住两个小男孩的手,像小大人一样说:“这样才对嘛!有什么话可以好好说,打架是不对的。但错了就道歉,大家还是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若兰四岁时,妇女裹脚的陋习还没有废除。一天,奶奶给她裹脚,伍若兰还小,懵懵懂懂顺从了。谁知道,她一下地脚就疼,根本走不了路。于是,伍若兰又爬到床上将裹脚布松开。奶奶不让,她就气得又哭又叫,没办法,家人只好作罢。

事情却没有结束,那时女子不裹脚就是伤风败俗。这件事在村里传开了,伍氏宗祠的族长知道后,大发雷霆,把伍若兰和其父亲一起叫到祠堂,强行帮她裹脚。

伍若兰没有被族长凶神恶煞的表情吓到,而是疑惑地问:“为什么男孩不用裹脚,只有女孩必须裹脚,这不公平!”族长听了这话,哑口无言,吞吞吐吐地说道:“这……这……”

族长突然想起什么,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老祖宗说女孩子裹脚就必须裹,将来你一双大脚怎么嫁得出去?这就是伤风败俗,不知廉耻!”

伍若兰毫不在乎,反驳说:“我才不在乎,我就是不裹脚,嫁不嫁也是我的事。”族长气得直跺脚:“你……你……你……”他拿伍若兰没有办法,最后只能随她去了,伍若兰也成了村里第一个不裹脚的女孩。

积极投身革命

伍若兰8岁时,父亲将她送到私塾读书,21岁那年她凭借优异成绩,成功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考入三女师是伍若兰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让她从一名普通的求学女青年,成为一个追求理想、抱负的革命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女师在湘南地区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许多有志青年都聚集在这里。在校期间,伍若兰阅读了许多有关共产党的书籍和书刊。非常感兴趣并大受震撼,只要有空就会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学习有关知识。

伍若兰深知只有革命才能挽救中国,她知道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拯救中国和人民群众。

1925年5月30日,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得知消息后,伍若兰组织学校的所有爱国志士一起上街游行,高喊爱国口号。她还在街上宣传抵制日货,带头将大量日货烧毁,在场群众纷纷叫好。因为她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顽强的革命信念,顺利通过党组织的考验,光荣加入共产党。

1926年,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伍若兰从三女师毕业后,调回家乡耒阳工作。在农民运动中,伍若兰带头领导当地妇女同胞冲破封建束缚,兴起剪发和放足运动等,使广大妇女同胞真正从“闺房”和灶台里走出来,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一次,伍若兰到夏塘搞工作,得知大土豪在当地勾结官府,剥削百姓。气愤的伍若兰立刻发出通告,集结一百多名农会人员,浩浩荡荡冲进地主家,清算他家犯下的诸多罪行,开仓济贫,这件事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

伍若兰还协同当地县农会和工会开展减租、减息、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此外,她还搞教育,在乡村举办夜校,让更多人了解革命道理。伍若兰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若兰还编了一首歌来揭发、嘲讽阶级对人民的压迫,激发许多农民觉悟,让更多人民群众主动站起来。

1927年,白色恐怖蔓延到耒阳,一些革命意志不坚定的人背叛我党。反动派在湖南对共产党人进行大屠杀,伍若兰也是反动派的重点通缉对象。伍若兰父母知道女儿的处境十分危险,赶紧劝阻她:“现在国民党到处在抓人,你听我们的去外面躲一阵,安全了再回来也不迟!”

伍若兰听了这话,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人,为了革命被敌人抓住,不过是丢个脑袋的事情,我不在乎。”父母知道倔强的女儿下定决心了,怎么说都没用,只能随她去。伍若兰继续留在家中坚持革命,重组中共耒阳县委员会。

一天,伍若兰在家中整理文件,敌人突然出现在村口。乡亲们一看就知道这是要抓伍若兰,大家连拖带拽就是不让他们进村,一个小孩子赶紧跑到伍若兰家通风报信。她知道情况不妙,赶紧处理完重要文件,跟着前来掩护她的乡亲们从后门逃走。

伍若兰逃走了,但气急败坏的敌人将她的父亲抓进监狱,想以此要挟她。就算如此,伍若兰依旧没有向敌人投降,最后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将父亲救了出来。后来,又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伍若兰联系上了耒阳县委书记邓宗海。

标语吓走“活阎王”

一段时间后,中共耒阳县委员会重新组建起来,汲取经验教训后,建立了游击武装。根据湘南特委指示,伍若兰和邓宗海分头行动,发动群众收集武器,并建立农民政权。这年冬天,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伍若兰带领各地农民拿起武器,举行武装暴动,向反动派进行强有力的反击,土豪劣绅们吓得纷纷躲进城里。

伍若兰知道后,带着同志们悄悄在城内外贴起标语,号召“工农群众暴动起来!”“杀尽国民党改组委员!”之后,她得知当地县长欧阳谷也是反动派,杀害了不少地下党员。大家私下里都叫他“活阎王”,百姓们怕极了他虐杀、残暴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