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非战略核演习第二阶段已经开始。

看视频,很“震撼”。但是这则重要的信息,除了几个媒体“例行公事”转发之外,与第一阶段核演习相比,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是核演习啊,况且俄罗斯本土已经被纳入到了乌军的攻击范围当中。全世界怎么突然间,就不关注俄罗斯最激烈的反应了?答案很简单,就如同狼来了的寓言故事一样,没有人再去相信了。

从战争开始到如今,两年多来,俄罗斯划下了无数条红线,并且时常威胁要扔“煤气罐”。但是,每一次红线被迈过之后,俄罗斯就会装聋作哑,“忘记”了之前发出的警告。而在最近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当中,普京又亲口说“不会发动核战争”。

当然,普京也说过不会入侵乌克兰,在更早之前还说不会入侵克里米亚。俄国人的话,连一个标点符合都不能信。不过在现阶段,俄国人是真不敢发动核战争。

目前各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在如下两个窗口期,是俄方最有可能发动核战争的时候:第一个,克里米亚乌军收复;第二个,俄军被彻底赶出乌克兰领土。

此共识,认为是很客观的。不过觉得还得加一个条件:普京对国内的掌控力度。如果到时候他依旧能够牢牢掌控手中的权力,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局面。至于原因,想必大家都清楚,无需过多解读。

以上两个“窗口期”,能否出现呢?但凡理性客观有独立思考能力者,都知道是早晚的事。现在,再从近日在双方身上发生的事情,来透视一下未来。

一架Su-34战斗轰炸机在北奥塞梯的高加索山脉坠毁,两名飞行员全部身亡。俄方称,是由于技术原因导致。这次,他们说的是实话,北奥塞梯离着乌克兰太远,导弹压根就够不着。

大型反潜舰“列夫琴科海军上将”号在北冰洋巴伦支海爆炸起火,船上有数百名船员。初步判断,是发动机出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以来,俄罗斯备受制裁。在“常规武器”方面,由于一些原因,他们的生产能力没有受多大影响。但是“高科技武器”,可无法从某些渠道找到替代品。所以,俄军的先进战斗机跟舰艇才会由于技术故障“自毁”。

随着战争的延续,这种局面还将频繁出现。更重要的是,还得遭受乌军的打击。俄军的“高科技武器”,少一件就是少一件,很难再获得补充。再联想一下S-300/400这两个月来遭受到的损失,而乌军的ATACMS导弹又十分充足,俄罗斯的战争后劲在哪里?

俄罗斯最近频繁释放和谈信号,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了。

再来看乌克兰这边。

11日,在德国进行的乌克兰重建会议上,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80%的火力发电和1/3水力发电受损。而就在同一天,乌克兰能源部表示:由于用电量持续增长、节电不足、以及恶劣天气等原因,当天14时至23时乌克兰全境停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俄罗斯对乌克兰基础能源设施的打击,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当下还没出现严重危机,但是等到了冬季——取暖高峰的时候——就会显现。综合整体情况,可以说“电力”是目前乌克兰最大的危机。

乌克兰计划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摩尔多瓦等国进口电量27865兆瓦时。在此之前,各国也加大援助乌克兰发电机。可是这些举措治标不治本,因为俄罗斯还是会将它们给炸掉。

恰恰也是在这次德国会议上,乌克兰的重大危机有望得到解决。

德国准备向乌克兰提供第四套爱国者——第三套将于6月底交付;爱沙尼亚将向乌克兰转让米斯特拉尔短程防空系统;荷兰除了拨款6000元欧用来为乌克兰购买无人机之外,还将协调各国为乌克兰“攒”一套爱国者,他们出雷达系统和三个发射架。

买电、捐发动机,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想要解决乌克兰电力危机,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加强乌克兰的防空。中短程的防控武器就不谈了,就谈一下乌克兰的远程防控武器。

在爱国者方面,德国是真给力,前期是两套,今年又是两套。加上美国给的一套,以及荷兰与其他国家组合的这套,乌克兰拥有6套爱国者。法国已经援助了一套SAMP/T,而意大利也将于近期交付一套SAMP/T。

8套远程防空系统想要防住整个乌克兰的疆域,还是不够的。但是,有效防住主要地区则是绰绰有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情,一旦F-16进场,也会增强乌克兰的防空能力。乌克兰最大的危机,也就度过了。

两相对比,俄罗斯的危机一个又一个来临,且没有解决的办法。乌克兰的危机也有,但是总有人伸出援手,一个又一个解决掉。觉得这场战争,谁会笑到最后?

还有一件事需要纠正一下大家的认知,特别是俄粉的,总是说乌克兰兵力不足,到处抓壮丁。就用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的官方“回应”,来告诉大家乌克兰到底有多少兵力: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共有100万人,其中30万在前线。

看到了吧,乌克兰不是兵力不足的问题——这也是泽连斯基迟迟不同意扩大征兵范围的原因——而是后方人员太多了。这点,他们其实是效仿北约“重视后勤”。不过,这个局面已经开始改变,西尔斯基已经将总参谋部的绝大多数军官派往前线。相信,后方的这70万人,也会进行合理的分流。

文章的最后,还是想说一下以色列解救人质事件。昨天以色列驻广州领事馆发了一条微博,讲了一点诺娃被囚禁的事情。哈粉们的冷嘲热讽,早已经预料到了,所以见怪不怪。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蓝V媒体,竟然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碗”不算酷刑,的确。但是请发布这条评论的小编也出现在10月7日的音乐节上,看看到底有没有酷刑,更确切地讲能不能活到今天。同时,在其他人质被解救(交换)回来之后,他们讲酷刑的时候,你们怎么又假装看不见了呢?而且,此次获救的四名人质的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都遭受过严酷的饥饿和殴打!

这件事,最大的看点不是诺娃在“洗碗”,而是她被囚禁在“加沙富裕家庭”中。如此,再去想一想以军在解救人质过程中造成的“平民”伤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华尔街日报》曝光了辛瓦尔最近给哈马斯高级官员的一封信,在信上他毫不掩饰地说:平民的死亡对我们有利。

所以说,最了解加沙人的还是哈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