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黎明前的夜最黑暗,而有人苦守在战场,却仍然没能盼来黎明。

1949年5月27日,上海正式宣布解放,上海人民终于迎来了曙光。

然而,在上海市市长的办公室内,气氛却有些不一般,市长陈毅正阅读着一份急报,而报上这个人的名字,他却从未有所耳闻。

来报人是陈克农,情报部部长亲自寻人,此人必定身份不一般。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李静安,他曾有一个所有人都十分熟悉的化名——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此李白非彼李李白,今天要说的这个“李白”,没有诗人的豪放,却有革命人的无畏精神。

他到底是谁呢?为何会引起如此重视,最终有结局如何呢?

黎明前夜

1949年5月7日,上海某处看守所内的李静安看着皎洁的月光,心中多了一丝怅然。

他已经认定,也许这就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日了。

这一次他面对的对手不一般,是国民党最大的特务头子——毛森。李静安曾数次死里逃生,但凭借他的经验,这一次是凶多吉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静安这个人,往大一点说无非就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但是他做的工作却一点也不普通。

他的交流,不在于真枪实弹的碰撞,而是一波波电波的流传。

从无线电培训毕业的那一刻起,李静安就注定了自己的终身事业。在战争中的另外一个战场就是秘密电台。

战争情报的传递就是从一台台发热的电报机的敲动中实现的,而李静安作为电报员中的一位,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15岁离家参加革命,25年弹指一挥间,到1949年,他已经从事了18年的秘密电台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情报经过李静安的手,又转递到中央,为接下来的战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静安的情报一直在变,敌人也一直在变。

童年时期,李静安最恨的是封建的统治,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于是,他选择抛弃一切去追求革命,去追求真正的自由,辍学之后他加入了共产党。

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而共产党也带领着李静安,找到了他的终身事业。

1931年,李静安正式投身秘密电台。7年后,抗日战争正式爆发,李静安的敌人变成了侵略者——日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秘密电台的工作时刻充斥着危险,万一被敌方的信号捕捉,就有被抓捕的风险。

即使李静安已经非常谨慎,但还是百密一疏,被发现了踪迹。

1942年,李静安和妻子正在家中发送情报,就遭受到了日军的突袭。日军在他的家中找到了发报机,他和妻子也被关进大牢审问。

然而,日军显然是低估了共产党人的意志,即使是酷刑也没能让这对夫妇掉下一滴眼泪。

李静安看着誓死不说出情报的妻子,就知道二人之前的感情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组织只是想让他们能够掩人耳目,不让敌军发现李静安的生活作息有问题,让他们伪装成一对夫妻。

谁成想,在战争中二人产生了真正的情谊,这份情贯穿了二人的一生。

也让1949年,李静安在生死关头,也想见上妻子一面。在牺牲前,他对妻子说:“不用担心,我无论生或死,都是欣慰的。”

李静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为什么国民党如此痛恨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