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而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不仅有着大量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而且还存在许多神秘的原始部落。

这些部落很多都与中国古代的契丹、鲜卑等少数民族相似,他们延续着父系社会的管理模式,而且以游牧为主,更为重要的是,有些部落的起源竟然在距今五千年之前,比我们华夏的人文始祖黄帝还要早出生一千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努尔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诞生在远古时期的他们,在管理上与血脉传承上有着极为完备的系统,乃至努尔人今天仍旧活跃在非洲地区。

当然,血脉的延续自然离不开婚姻维系,与其他部落“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度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女性竟然也可以娶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牛为尊的古老部落

经过专家学者们的考古发掘,在今天的琼莱州及上尼罗河州部分地区,从地下挖掘出大量的纸草书和壁画,上面详细记载着有关努尔人的许多生活细节。

据考证,努尔人大约诞生于公元前3372年,让人惊叹的是,在那么古老的时代,努尔人竟然能构建十分完备的组织体系,并且各自组建小家庭,可独立进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尔族是典型的父系氏族社会,原则上每个家庭都对男性长者极为尊崇,而且也与中国相同,每个家庭都跟随父姓。他们对牛极其崇拜,若男方要迎娶女方为妻,必须将“牛”作为彩礼,而且牛越多,娶的妻子也就越多。

当然,努尔人对牛尊崇,并不会像回族人对猪崇拜那样,对猪肉忌口。事实上,他们不仅使用耕牛种田,而且也将牛肉端上餐桌,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将牛当成一种“钞”能力,是一种富贵的展示,身份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努尔人这里,男子到十五岁,女子到十岁便可以进行婚配。而男子成功将牛作为彩礼给予女方后,便意味着这名女子已经与父亲脱离关系,而那头送给女方家庭的牛,将继续替代女儿,成为从属于父亲血统的象征。

这一点,其实又与中国古代的婚姻观十分相似,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女儿嫁人,就意味着她已经是丈夫家族内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与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一样,努尔人也非常重视繁衍后代,假若一名女子嫁入男方数年不孕或者离家出走,那么男方便可以跑到老丈人家要求“退货”,并要回当初赠送的彩礼——牛。假若女子在嫁入夫家后两年内去世,则男方可以要求将彩礼一分为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带给努尔人的“新鲜”生活

在努尔人那里,牛的全身上下都是宝!首先,他们有饮用牛血的习惯,但是,他们喝牛血时,并不会将整头牛进行宰杀,而是割去一个小小的伤口,在取得牛血后,马上帮助牛的伤口进行愈合,以便于资源再利用。

在努尔人看来,能喝下味道极重的牛血,方为真正的勇士,尤其是小孩子,牛血当是最好的补品,它能促使孩子日后有一副强壮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努尔人还将牛尿掺入乳制品之中,尤其是公牛尿,经常被他们当成酸奶的调味品,他们认为这样口感很好。

再者,非洲地区干旱少雨,他们经常用牛尿进行洗脸,而牛粪则是驱蚊的最佳良品!此外,他们还将湿牛粪进行收集,用来涂抹房屋,这样能起到保温的作用。甚至牛粪还被努尔人用来当作创可贴,也许,他们就是这样让牛伤口奇迹般地愈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生育繁衍为中心的婚恋观

或许,在努尔人的基因密码内,一直在滋长着对生殖的崇拜,乃至他们一切婚配模式,都是以传宗接代为前提。

比如,在努尔人的婚姻中,如果丈夫过早去世,弟弟就必须娶寡嫂为妻,这是家族赋予他的神圣义务,他必须完成哥哥未尽的义务——诞育子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嫂子与弟弟所生的孩子会归入已然不再人世的哥哥名下,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生前所有的牛。如果一对夫妻双双去世,又没有来得及诞下子嗣,则由家族长辈在外族中指定一名孩子继承这对夫妻的牛,成为他们名义上的“儿子”,但这个小孩必须与他的亲生父母断绝关系!

这又与我国古代的匈奴人何其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家族延续子嗣,成为努尔人——这个父系氏族中的第一要务,那么,还有一种最特别的情况,不得不让家族长辈想出最绝的一招——以女为男,娶妻续脉。

这种特殊情况便是:当一个家族的男丁全部离世,也就是说,将面临“断子绝孙”的时候,家族的女性就要承担起男子的义务,通俗地说,就是变女为男,从外族中娶一名“妻子”,继续传承家族香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可能会有人好奇地问,女人与女人在一起怎么生孩子呢?别急!他们会“借鸡下蛋”!具体操作是:他们会从外族请一位适合的男子,与“妻子”进行生育,但所生下来的孩子,要管女儿身的“丈夫”叫爸爸,如此一来,后代就名正言顺地纳入“父系”门庭之中,以延续“香火”。孩子们也都像尊重男性父亲那样尊重她:因为她是这个越来越大的家庭的主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尔人的近现代发展

既然努尔人现今还以存世,那么,他们近现代发展史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到了十九世纪一零年代时,努尔人才开始有意识的扩展自己的生活区域,他们从尼罗河盆地上游的西部中心扩充到了盆地的东部边缘,其区域面积是原来的四倍。

1820年到1860年四十年间,他们与邻近的一个叫丁卡的部落有了接触,他们觊觎丁卡人的财富与女人,双方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努尔人在制造弓箭、棍棒、长矛、鱼叉等武器方面尤为擅长,所以丁卡人总是处于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努尔人又与一群安瓦克人发生纠纷,也几乎将人家打得几近灭种,幸而安瓦克人得到了埃塞俄比亚政府的支持与保护,给他们提供了枪支弹药,这样才阻止了努尔人的疯狂扩张!

再后来,苏丹地区发生了内战,全体努尔人也通过这场战争学会了开枪,一下子由冷兵器时代跨入到热武器时代,适应能力相当强劲。英国殖民者利用这种部落间的矛盾,经常挑唆是非,让努尔人与周边部落长期处于矛盾战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06年,努尔人还在不断与苏丹人民解放军发生冲突,不过,很快被平定。

据统计,努尔人在近现代仍然保持旺盛的人口增长趋势,1930年有20万人,1952年有25万人,1972年有74万人,2008年约129万,占南苏丹总人口的15.6%。另外在埃塞俄比亚西部也生活着15万努尔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受战争影响,一部分努尔人也逃奔至海外,大约有四万五千名努尔人迁至肯尼亚、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从这个时候起,枪的地位便在努尔人心目中骤然上升,仅次于牛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每一种文明,每一个部落,之所以存在于世,必有其一定的理由,也许随着时代的进步,努尔人也最终会融入现代文明的生活,从而放弃他们古来而落后的传统。

参考资料:

中国日报网-2013-06-25:《非洲努尔人女人也能娶妻做“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