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五月初五,便是端午节。

“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开端,也是盛夏炎炎的起始。根据中国历法,五月又称“午月”,所以五月初五被称作“端午”。

历来不乏文人墨客书写端午佳节。对于成年人而言,端午节意味着假期、出行,游山玩水,自得其乐,但在小朋友眼里,端午节似乎与快乐可搭不上边。

——因为每每逢此佳节,老师都少不了布置一篇作文。

文学大师王鼎钧在《小学作文讲话》里说,自己曾经有机会看到小朋友们的作文簿,看他们写端午节,看他们为写作文头疼不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与小朋友们做了一番讨论,经过讨论,小朋友们写作文的思路变得越来越宽广,就连写作文这件事,也变得有趣起来。

有的小朋友写自己在端午节这天出生,民间传说这一天出生的孩子命苦,结果自己的爸爸反驳说日期只是时间的一个单位,没有别的作用,每年第一天都有十万婴儿出生,难道长大之后个个都是冠军?他家姓李,爸爸给他取个名字叫李端,我李家的孩子端端正正做人就好。

有一个小朋友说屈原不该自杀,是了,是了,理由呢,他说不出来。自杀了,怎么还能爱国?要活下去,国王糊涂,更要爱国,国家危险,更要爱国。爱国者的队伍如果很长,不能少你一个,如果很短,必须多你一个。这样写,就与众不同了。

看过很多写作文的套路,诸如语言要精炼、题材要个性、描写要细致等等,但是都不如王鼎钧先生和学生们这一番讨论有用。在《小学作文讲话》里,王鼎钧多是用这样的讨论启发孩子们,生动有趣又完全不落俗套,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想学习写作的成年人,看了都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