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黑龙江省江桥,马占山眼里喷火,紧握拳头,大声吼着:”等日军进100米射程,给我狠狠打!“随后,与日军血战16天。谁料,2个月后,马占山竟乖乖举手向日军投降。一时间,马占山的脊梁骨都被百姓戳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占山,出生贫苦家庭,7岁就给地主放马,却常遭到地主打骂,他一咬牙跺脚,跑去当土匪,由此拉开了他的传奇人生。

后来机缘巧合下,他跟随了奉系军阀吴俊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主席。

马占山咬牙切齿,放狠话:“日军胆敢侵入黑龙江省一片土地,将和他们血战到底!”

马占山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1931年11月,日军3万人向江桥逼近,飞机、大炮、装甲车等装备齐上阵。

马占山站在阵地,看着装备简陋的部下,心中愤怒,高举拳头,大声吼道:“等日军进100米射程,再给我狠狠地打!

战斗打响后,他利用地形优势,在阵地布下陷阱,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捷报频传。

但随着时间推移,马占山的部队逐渐陷入困境。得不到支援,城中粮食匮乏,战士饿着肚子与敌人厮杀。

然而,他们毫无惧色,喊杀声震天动地,前面倒下,后面补上,尸体一个压一个,枪没有了,就拔出刀和敌人肉搏。

在一次激烈战斗中,马占山亲自冲锋陷阵。他手持大刀,一刀一个敌人。

然而,敌人炮火密集,他部队损失惨重。

突然,一个日军向马占山冲来,举起长刀刺向他的腰,千钧一发之际,警卫员毫不犹豫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为马占山挡下致命一击。

“噗”的一声闷响,警卫员倒在血泊中,马占山慌乱地扑上前去,想拉住他,但已经来不及。

他眼睁睁地看着警卫员嘴角渗出血:“将军…我看不到杀完日军了…”话没说完,警卫员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马占山脸上糊满鲜血,他满脸痛色地怒吼着向日军冲去,但终究寡不敌众,倒下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无奈撤出齐齐哈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占山带领战士与敌人血战16天,虽最后无奈撤退,但他们的英勇抵抗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向全国传递一个信息:将日军赶出中国!

马占山的抗战事迹很快传遍全国,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他的英勇事迹,各界人士捐款捐物。

上海、哈尔滨学生更是弃笔从戎,组成“援马抗战团”,支援马占山的抗战事业。

不仅如此,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写下诗篇《敬赠马占山主席》,对他高度赞誉。

然而,在全国对马占山高度称赞的时候,马占山态度来了个大转弯。

1932年2月,他竟向日军投降了,这真是让众人万万没想到。

但接着,他做了件奇葩事。

日本要求马占山签字投降。他却拿出当年做土匪时的无赖,骂骂咧咧,大声嚷嚷道:“老子是土匪,不识字!”这一举动,搞得日本也是无可奈何。

就这样,马占山投降的消息传出,国人咒骂不已:软骨头,孬种…各种咒骂迎面扑来。

就在众人咒骂不断时,马占山又干了一件事。

1932年4月,他以检阅部队为由,带人逃出齐齐哈尔,再次举起抗战大旗,并且发出公告,语气坚定:“我与日军作战,就算马革裹尸,在所不惜!”

原来,之前马占山在黑龙江拼死抵抗,老蒋和张学良只给他口头上嘉奖:什么马司令是民族英雄、马司令英勇等等。

但枪、粮食没有支援,马占山得不到支援,导致他的部队陷入绝境。

为保存实力,马占山只能以“黑龙江省自治”为条件,向日军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诈降之后,他已经偷偷搞到200万银元,300匹战马,十几卡车物资,这些物资也悄悄运出去了,成为他重新抗战的底气。

日军对马占山这一操作,恼怒至极。

随即下令对马占山进行全方位围剿,但马占山凭借地形优势,巧妙化解了日军进攻。

然而,由于装备差距和人员伤亡严重,1932年12月,马占山只能带领残部撤退到苏联境内。

后来,他辗转回国,向老蒋请战,但此时他已没有兵马可用,老蒋理所当然一口回绝。

1937年,“七七事变”后,52岁的他,再次向老蒋请战,直到1个月后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

但此时中部阵地武汉已经陷落,这个司令就是个“光杆司令”。

在这种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他还是配合傅作义参加绥远保卫战。

抗战胜利后,老蒋试图利用他打内战,但他早已看透老蒋的算计,在北平称病不出。

转眼到了1948年,中国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他联合邓宝珊、傅作义在北平起义,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

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劳累,他身体逐渐衰弱。

1950年,马占山因肺癌病逝,葬于北京西郊万安公墓,享年65岁。

马占山的离世,令人深感痛惜。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和英勇的一生。他从一个贫苦的孩子,成长为一位民族英雄

如今,马占山将军纪念馆坐落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故事。

他虽出身绿林,但民族危难之际,不计得失,挺身而出,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你们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