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抛开城市的霓虹,钢筋的禁锢,掬一捧池柳微烟,饮几盏田园清茶,这样氛围感拉满的民宿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旅行者的首选。

民宿,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提供旅客住宿的处所。民宿不同于传统的旅馆,它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

伴随着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北戴河作为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民宿在这里不仅具有精神家园特质,同时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

不同的“主人文化”,打造不同的民宿气质

“来,尝尝我做的冷泡茶。”2016年开始经营民宿的“80后”陈晨正在熟练地为客人准备各种饮品。这家“桃花树下”是民宿,也是一间公益书屋。

目前,北戴河的民宿主要分布在北戴河村、费石庄村、崔各庄村、西古城村和大薄荷寨村。陈晨作为第一个入驻费石庄村的民宿经营者,并没有走常规的“近海路线”,而是打造了这座文艺范儿十足的“民宿+书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桃花树下”民宿,喝茶聊天也成为旅行的一部分。

“‘桃花树下1号院’是2016年正式运营的,那时候村里就我一家民宿,其实就是起个带动作用,给大家‘打个样儿’。到2018年的时候,村里陆续出现了五六家,现在费石庄村大概有40家民宿。”陈晨说,民宿的发展是一个趋势,这两年全国民宿的数量都在暴增。“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民宿,跟经营者年轻化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民宿最初的特点就是要‘带有浓郁的主人文化’,可以说民宿其实就是主人文化和地域文化展示的载体,而年轻人更知道同龄人想要什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北戴河区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以民宿发展为支点,加速“民宿+”内涵式打造。目前,全区民宿总数已达到2000余家,接待床位8万余张,其中精品民宿有113家。

做青团、制桃花酿、与青年创业者围炉夜话……除了提供图书阅读,这些年,陈晨一直坚持为游客提供便捷、卫生、安心的餐饮,组织一场又一场主题性文化类公益活动,而这也成为她变“流量”为“留量”的密码。即便在淡季,“桃花树下”书屋也会对外开放,这里有历史、经济、文学等多类图书,“民宿+书屋”的形式不仅为村民及游客提供了阅读、休闲的场所,更有效地带动全民阅读,提升村民综合素质。

“酒香也怕巷子深。原来很多本市市民对费石庄村都不熟悉,更不要提游客了。但是民宿发展了,来这里住过的游客越来越多,这里的环境和农产品也得到了认可。有的游客组织到这里采摘,有的游客返程了还会复购这里的产品。”陈晨说,她希望通过民宿的发展,让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为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不同的美学意境,提供不同的情绪需求

一座白墙灰瓦的徽派院落,掩映在郁郁葱葱的三亩桃园中。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和家人在树木中间的一方草地上散步,孩子抬头望向刚刚结出的小桃儿,眼中满是惊喜与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在“桃李同春”民宿拍照打卡。

曾经的费石庄村集体经济薄弱,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却发展缓慢。在一些海边村子纷纷靠开设家庭旅馆致富时,这里还在延续传统的农耕生活。2017年始,北戴河区着眼于满足游客深度休闲体验需求,大力扶持发展高端民宿业态,一批精致、特色的民宿迅速“出圈”。

同在费石庄村的“桃李同春”民宿,便在保留原始村落韵味的基础上,在民宿建造中进行了特色文化植入。

“桃李同春”总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其中室外面积就有2000平方米,种植蔬菜水果30余种。花开时节,美艳灼灼。“最初打算做民宿这个行业的时候,就想找个地方宽敞的,院子大的。正好村里有这么一片地方,当时里边有几棵桃树。”“桃李同春”民宿主理人夏梦莹告诉记者,她是从2019年开始建造这座徽派院落的,为了打造出精致的院子,这里的一砖一瓦甚至水缸,都从南方运来。

根据2023年民宿行业的市场数据表明,消费者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和个性化。这一变化不仅带动了旅游消费的高品质和多样化趋势,也对民宿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游客从原来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到现在变得更注重体验和感受。”夏梦莹说,很多游客在这里住上三五天,可并没有去景点游玩,只是在院子里喝喝茶、赏赏花、聊聊天。“这个时候民宿为游客提供的其实就是一个情绪需求,是游客实现‘诗和远方’的一个平台。”

对于眼下越来越多主题化、精致化的民宿涌入市场,夏梦莹表示,每一间民宿都有它自己的美学意境和生活方式,所以每一间民宿也都是无可复制的,“朴素的追求”和“体验的高要求”之间看似矛盾,但其实正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基础。

不同的文化设计,造就不同的文旅体验

吕龙飞的民宿坐落在北戴河艺术村,从2015年打造第一间民宿开始,到如今,他已经拥有6间民宿了。当时北戴河地区的家庭旅馆每天每间房价格在50至100元左右,在他的精心打造下,第一个特色民宿小院——蝉享,3间房整租的价格达到了每天3000元。与此同时,他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形成民宿群体,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传授给乡亲们,手把手帮他们设计、改造和经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蝉享”5号院里,几位游客进行小团体聚会。

“院落都是根据当地文化风俗和老建筑的风格进行设计和改造,植入了很多当地生活的特点。‘蝉享’院用的是传统民居三进院的设计,而‘疏桐’院在保留原本老院子里梧桐树的基础上,做了主题性设计,名称则取自宋代晏几道《清平乐》中‘卧听疏雨梧桐’这一句。”吕龙飞说,从2015年自己一家做民宿开始,现在全村95%以上的村民都开始了民宿经营,而且民宿质量也在逐步提高。“游客对生活品质、休闲娱乐的理解和追求,会反映在他们对民宿的选择上。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游客的审美也在不断提升。如何从设计上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应当是民宿经营者一直要关注的问题。”

去年2月,在新华社受权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

“我们鼓励每一家民宿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民宿装修过程中,我们会事先审验图纸,不能一张图纸从街头做到街尾,必须做到差异化设计。”北戴河区旅游与文化广电局局长李卫杰说,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倾向于小团体的社交活动,选择民宿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这种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

“民宿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品质意识等,都是提高自身竞争的关键。接下来,除了‘金牌民宿’等各种评比活动,我们会继续组织各镇、村、街的负责人去有经验的城市学习,也会请专业人士前来为民宿经营者进行培训,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李卫杰表示。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文/秦皇岛日报 记者 张玫 图/秦皇岛日报 记者 刘剑)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