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北京二环,一套价值高达2500万的四合院静静地矗立着,却成为了五个兄弟姐妹间旷日持久的纷争的焦点。

这场家族风波,从2009年起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亲情在这里变得淡薄,只剩下对财富的贪婪欲望和无尽的争吵。

杜新民是这起纠纷的核心人物,面对着二哥、三哥、四弟的联手逼宫,以及大姐的误解与指责,他感到无比无奈和痛心疾首,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母亲临终前留下的这套房子,竟然会成为兄弟们反目的导火索。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套房子原本就属于杜新民吗?他的兄弟们又为何如此坚决地要求平分房产?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家族斗争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隐情?而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最终又是否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01

房子引发的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新民一直是个孝顺的孩子,自从年轻时起,他就一直留在父母身边,悉心照料他们的晚年生活,在这漫长的五十六年里,他的兄弟姐妹们纷纷远走高飞,很少回来看望老人。

2009年,杜新民的双亲相继离世,临终时,母亲在大女儿的陪同下,亲口告诉杜新民,她希望将在二环内的老房子留给他一人,毕竟这么多年来,杜新民一直尽孝在侧,而其他子女们却从未回来尽过一份力。

母亲的这番话,大姐也有目共睹,可是后来,母亲的离世竟成了家人间争夺财产的导火索。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那套250平米的老房子,当时市值已经飙升到了2500万元。杜新民的兄弟姐妹们闻讯而来,纷纷要求平分这笔遗产,尽管当年他们都曾允诺将不插手房产的归属,但如今钞票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房子是父母留下的,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为什么只让你一个人继承?你必须把房子拿出来,我们几个平分。二哥杜仲民理直气壮地说道。

杜新民当然不愿意,这不公平,面对亲兄弟的质问,他内心无比委屈,照顾双亲时,大家都说过不会和他争房产,母亲临终前亦亲口吩咐过将房子留给他,可现在兄弟姐妹们却无一遵守承诺。

最关键的是,当年母亲的遗言是有大姐作证的,不过大姐此时却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根本无法联系上,杜新民拿着手机,一通又一通地打过去,可大姐总是避而不见。

见状其他兄弟姐妹更加理直气壮,质疑母亲是否真有此遗嘱,整件事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无计可施之下,杜新民只好求助于记者,希望借媒体的力量找到大姐为自己作证,经过多番努力,记者终于联系上了大姐。

但令杜新民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姐不但没有为自己证明那番遗言,反而痛斥杜新民是个伪孝子,每月从兄弟姐妹那里拿钱却自己私吞。

面对大姐的信口开河,杜新民急忙拿出银行转账记录,证明那些生活费根本没有动用过。至于是否孝顺,杜新民认为,还是听听街坊邻居们的评价比较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大多数邻居都称赞杜新民是个大孝子,而其他子女们很少在老房子里露面,舆论的力量,令大姐无话可说,而这件事情还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02

曾是幸福的一家人

北京的四环路内,有这么一座老旧的四合院,住着杜新民一家人,这是一户普通的北京人家,父母辛勤劳作,养活了六个孩子,尽管家境拮据,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兄弟姐妹从小就相亲相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杜家才攒够三百元,买下这间51平方米的小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有了自己的小窝,一家人高兴极了。

孩子们日渐成长,家也随之不断扩展,最终拥有了宽敞的两百多平米空间,尽管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份深厚的亲情与和谐氛围却始终如一,未曾改变。

时光飞逝,杜家孩子们都已长成人,各有出路,大姐学历最高,事业有成,被父母寄予厚望。老二老三也相继大学毕业、成家立业,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大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深知父母年事已高,需要有人时刻陪伴和照料,而她的弟弟杜新民一直是个孝顺的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无微不至,因此大姐决定与杜新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谈话中,大姐详细地说明了她的计划:由杜新民留在老宅,照顾年迈的父母,她知道这个决定对于杜新民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一直是家中的孝子,也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

大姐诚恳地向杜新民保证,她会尽全力支持他,并承诺每月都会寄钱回家,以保障父母的生活质量。

她还强调,这座承载着家族记忆的老房子,将来也会归杜新民所有,作为对他无私奉献的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新民对于这个安排初时表示不满,他认为兄弟姐妹们都各自在外打拼,享受着自己的生活,却将照顾父母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他一个人。

他感到有些委屈和不公,认为自己也应该拥有追求个人生活的权利,后来在大姐的耐心解释和其他兄弟的劝说下,他逐渐意识到,照顾父母不仅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荣幸。

经过深思熟虑,杜新民最终决定接受这个安排,他知道尽管这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一部分自由,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安享晚年,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地接受了这个提议,并且全力以赴地照顾好父母,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温暖和关爱。

03

引起纷争

大姐在家庭会议上出尔反尔,她否认了母亲曾经立下的遗嘱,坚称应该按照法定继承权来平分房产。

她的这一决定让其他兄弟姐妹感到震惊和失望,他们原本相信大姐会尊重母亲的意愿,大姐却声称遗嘱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这导致其他四人对他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二哥和三姐主张按照遗嘱分配房产,他们认为这是母亲生前最后的愿望,应当得到尊重和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大姐和其他两位弟弟并不认同,他们坚持认为遗嘱可能存在欺诈行为,要求重新评估房产的价值并平均分配。

面对突如其来的背叛和亲情的破裂,杜新民感到万分彷徨无助,他试图说服大姐和其他兄弟姐妹们遵循母亲的遗愿,但他们的固执己见让他倍感无奈。

杜新民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个家庭纷争,只得寻求调解机构的帮助,希望通过专业调解,能够化解这场因房产引发的家族矛盾,恢复曾经和谐的家庭氛围。

邻里看在杜新民56年如一日孝顺照料的份上,一致主张将房产继承权归他所有,可大姐作为唯一证人却无情推翻母亲遗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调解员的斡旋下,姐弟们终于让步:杜新民独占40%房产,其余60%由四人平分。

面对亲情的裂痕,杜新民无奈点头,这已是一个皆不尽兴的结果,然而这起风波再次印证了人性的脆弱及金钱的腐蚀力。

当利益凌驾于亲情之上,昔日的承诺不过是虚妄,我们当警惕利欲熏心,勿使亲情遭亵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黄天贵也遇到了。

04

养女欲分房产

黄天贵老人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他一生未娶,直到有一天,他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取名黄建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天贵用勤劳的双手把黄建琼抚养成人,供她上学读书,希望她将来能有更好的生活,黄建琼也不负众望,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但是随着她的生活越来越好,她与黄天贵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甚至在她奶奶临终时,她也未曾回家看一眼。

就在黄天贵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的时候,村子传来了拆迁的消息,按照政策,黄天贵可以获得176万元的拆迁款。

这个消息让黄建琼知道了,她立刻跑回家中,跪在黄天贵面前,表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不对的,希望能将拆迁款分给自己一半,可黄天贵已经看透了黄建琼的真实面目,他表示就是把钱捐给孤儿院也不会给她一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建琼见黄天贵不肯让步,便将黄天贵告上了法庭,但在拆迁赔偿款里,并不是按人头补偿的,而是按照实际面积定补偿款的。

而这个老房子是在很早的时候黄天贵自己建的,当时黄建琼都还没有出生,加上黄建琼在有能力之后并没有赡养过黄天贵,合情合理下似乎黄建琼都没有权力来分割这笔拆迁款。

在法庭上,黄建琼试图打感情牌,下跪向黄天贵道歉,希望他能原谅自己。黄天贵并不吃这一套,他坚决不同意分给黄建琼拆迁款。

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两人达成和解,黄天贵愿意给黄建琼分50万,但作为交换的是黄建琼要为黄天贵养老送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场家庭纠纷得到了解决,但人们不禁要问,黄建琼真的会履行承诺,照顾黄天贵的晚年生活吗?毕竟,在此之前,她已经表现出了对黄天贵的冷漠无情。

也许她的目的还是黄天贵剩下的那一百多万,但无论如何,希望黄建琼能真心悔过,让黄天贵能够过一个安安稳稳开开心心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