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糠市巷79号院


——早期共产党人伍村舟的老宅子

李瑞奎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城素有小成都之雅称,大小街巷犹如龟背纹,纵横交错镶嵌在古城之中,承载着千年厚重的历史记忆。

据清嘉庆《金堂县志》记载,县衙后有一条巷子,被称为县署后街,晚清至民国初期沿巷为市,以交易粮食、米糠和牲畜饲料为主,故从上北街起点至槐树街北入口止又称之为糠市巷。

2000年后,原西城边街的一部分划入糠市巷:从槐树街北入口曾家院子(瓢儿果树黄家祠对面)至护城河旁何道台书房院止改为糠市巷,至今仍保留着这条巷子及名称。

民国以前,很多比较富裕的大户人家不仅在乡下有几百上千亩的土地,而且大多数都会在县城买地方修建祠堂、公馆、宅子、花园以及其他产业,使家族越来越显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市青白江区糠市巷79号,早期共产党员、第一个回城厢开展革命活动的伍村舟老宅。

值得一提的是,糠市巷79号院院落始建于清代,为三进院落,大门临糠市巷,后抵何道台书房院,为木构架小青瓦四合院建筑。这座院落是早期共产党员、第一个回到老县城城厢镇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伍村舟的老宅子

伍村舟,男,1899年生,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龙潭村人(原金堂县绣水乡)。1912年7月进入城厢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18年7月考入成都联合中学(今石室中学),1922年7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专业学习,1925年7月转入上海大学,继续攻读政治经济学,1926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学。

伍村舟在北平中国大学读书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24年6月,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上海大学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毕业后,和四川邻水籍共产党员游雪程一起在上海、汉口等地从事工人运动。

1926年底毕业后回到四川,在重庆莲花池接受中共重庆地方临时委员会和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指示,回金堂县城城厢镇(今属青白江区)开展党的地下组织工作。

1927年初,联络彭子健等在各界人士中宣传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组建中国国民党金堂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伍村舟任筹备委员,在县城城厢发展了一批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人士为左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国民党员。

1927年,当伍村舟宣传组织工作顺利进行之际,四川军阀刘湘奉蒋介石旨意,在重庆制造了“三·三一”惨案,残酷镇压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驻金堂县的驻军第二十八军第一混成旅派兵捣毁了国民党左派金堂县党部筹委会,追捕伍村舟。他连夜潜往成都,和党组织失去联系。此后,在成都一家报社担任编辑。

1930年,伍村舟回到城厢镇,应金堂县立中学(今城厢中学)校长骆炼生之聘担任国文教学。1943年金堂中学开办高中后,担任高中国文教学至1949年底金堂解放,其间曾任金堂民众教育馆馆长(抗战后改名邓公楼)。

1950年3月,伍村舟被金堂县人民政府录用,担任金堂县男中女中师范联合学校高中语文教学。1950年10月,伍村舟调金堂县赵镇中学工作。

1957年,伍村舟当选为金堂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退休,1976年6月21日病逝,时年77岁。他是早期共产党员、回金堂县城开展革命活动的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糠市巷79号院部分房产按照当时政策经租,后又将部分房屋作为公房安置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修复的糠市巷79号院落

今糠市巷仍保留有不少的老院落,从上北街进入糠市巷,由于地势略高,形成下浅坡路段,依次经过正在修复和已经修复的院落:

下浅坡右侧第一座院子为肖家院子,其次是陈家高房子(新中国成立前夕地下党交通站)、戎马书生何元普何道台正房老宅及祭祖堂屋,以及何寿老宅子(原成都大学副校长)、曾家院子(曾先正原铭贤中学校长)、71号大院(暂不知名)、75号院(暂不知名)、77号王家院子、79号院子(早期共产党员伍村舟)、91号大院(戎马书生何元普何道台书房院)。

已经消失的祠堂院落有:赵家祠、冯家祠、玉桂祠(陈氏)、黄家祠、管家大院等。

现在糠市巷的老院落正在加紧修复中,部分院落已完工。不久后,这条百年老巷将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让历史记忆得到延续和传承。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瑞奎(网名:好古堂,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人,现已退休。从事地方文史资料故纸老物件收藏多年,写有文史类文章百余篇在区县史志、文史刊物上发表。文章散见方志四川、西南文学、区县融媒体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