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江西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经过约14小时的等待,6月11日6时许,江西省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内首只自然孵化的朱鹮宝宝成功出壳,这意味着首只“江西籍”朱鹮顺利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鹮一家三口首次亮相(红圈标记处为刚出生的朱鹮雏鸟)。图/江西新闻

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素有“东方宝石”的美誉。每年3月至6月是朱鹮的繁育期。据悉,这只“江西籍”朱鹮宝宝是由基地内编号B80和编号B89的朱鹮自然繁殖所生。“朱鹮的孵化育幼与普通鸟类不同,除了特定的温度、湿度外,还需要人工控制和24小时不间断监测,要准确记录每一枚蛋的诞生出处,保障繁殖安全。”江西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工作人员肖天祥说道。

历史上,江西是朱鹮种群的重要分布地。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红鹤”(即朱鹮)广泛分布于江西广信府(今上饶市)至袁州府(今新余市和萍乡市)一带,而龙虎山地区正处于该区域的中心地带。

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向峰介绍,这是江西第一只自然状态下繁育成功的朱鹮,充分证明了江西龙虎山地区适宜朱鹮的栖息和繁衍。经调查研究发现,龙虎山景区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种类丰富,点位上的树种和水田情况能满足朱鹮野外筑巢、繁殖、觅食活动,并拥有较好的科研监测基础,且当地人为活动较少,适合朱鹮生存,具备开展朱鹮再引入条件。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林业局副局长宁志刚说,为促进朱鹮野外种群恢复壮大,2023年12月,江西省朱鹮种群重建基地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8只朱鹮,开展野化放飞试验。据了解,近半年时间来,江西省野保中心与鹰潭市林业局、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林业局联合持续监测朱鹮的动态,该基地先后攻克饲养、野化等技术难关,朱鹮已陆续适应龙虎山的气候环境和食物,目前种群状态良好。

肖天祥表示,由于这是在江西的第一代朱鹮父母,基地工作人员会尽量减少对朱鹮一家的人为干扰,而亲鸟如何自主完成觅食喂养、雏鸟如何努力生存,这也是朱鹮野化训练的关键一环。目前这对朱鹮采取自然育雏的方式,幼鸟将喙伸到亲鸟的喉部,亲鸟将半消化的食物反哺给雏鸟,大约45天后,幼鸟可完成出飞。

编辑 刘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