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四川扬琴

级别:国家级

类别:曲艺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流布于四川省汉族地区,因采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据传,清乾隆年间四川已出现以扬琴伴奏的说唱表演。

传统四川扬琴由5个演员分成生、旦、净、末、丑5个行当表演,行话谓之“五方人”。演出时一般以坐唱为主,也可站立表演。演员在场上有说有唱,同时自操乐器伴奏。曲目中人物众多、不敷分配时,可一人兼唱多角。唱腔包括省调和州调两类:省调指的是成都地区的扬琴唱腔,其中又有“大调”和“月调”之分。大调属板腔体,有“一字”“快一字”“二流”“三板”等板式;月调属曲牌体,有【月头】【叠断桥】等曲牌近20支。州调指的是成都以外地区的扬琴唱腔,属板腔体,有“清板”“二流”“三板”等板式。

四川扬琴传统曲目有《闯宫》《醉酒》《秋江》《船会》等上百个,内部编印的《四川扬琴词本汇编》《四川扬琴唱腔选集》达13册之多。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巴蜀史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