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国内局势骤变,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选择下野,以此“暂避锋芒”。对于一个政府来说,不可一日无主,而林森就是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在政府主席一职上,勤勤恳恳,战战兢兢。

虽然国民党内部各方势力混杂,某些重要位置上的官员,几乎是几天一换。但是对于林森这位政府主席来说,却能够安安稳稳,一干就是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

然而老天总是造化弄人,林森因一次意外车祸,最终不幸去世。

林森的“意外去世”,对社会各界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这位主席,人们更多的是遗憾和惋惜。

林森去世后,蒋介石重新担任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成为国民党最高的领导人。对于林森的死因,大家说法不一,但是此事最大的受益人是蒋介石,那么林森之死究竟和他有没有关系?

林森出生于1868年,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为林森之后能够取得的成就创造了条件。

幼年时期的林森,跟随家人在福州一带生活。虽然时局动荡,但是对于林森的教育,父母从小就非常重视。林森9岁时,就被家人送到了当地的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

对于学业,林森非常刻苦,也非常重视,成绩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1881年,林森进入英华学堂继续学习。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社会上开始出现了“反清”的声音。

看到清政府如此作为,林森的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期间,林森为了能够唤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也曾多次宣传“反清”思想。

林森的所作所为很快就被学校高层知道,出现了“反动”声音,学校自然不会放过林森,为此,林森被学校开除。

虽然失去了在学校学习的机会,但是林森并没有就此放弃学业。1883年,林森通过自学,顺利考入台湾中西学堂电科,毕业后留在台湾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

但是好景不长,为了能够掌控台湾,日本人长期向清政府施压,“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日本,于1895年,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面对日本人强盗般的行径,林森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当地抗日的队伍当中,但是很可惜,抗日运动没能取得成功。

为了生计,林森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任教。1902年,林森考入上海海关任职。后来由于工作原因,林森被调往江西九江工作。1905年,林森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

武昌起义时,林森已被任命为九江军政府民政长,积极配合起义事宜。在清政府倒台后,林森进入民国政府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之后的20多个年头里,林森担任过民国政府内大大小小众多职位,并在蒋介石下野后,担任起民国政府主席一职。

1931年,随着中原大战的顺利收官,蒋介石信心满满, 做着自己即将达到权利顶峰的“美梦”。之所以说是美梦,是因为当时国民党内,有很多人与蒋介石不合,其中对蒋介石的地位威胁最大的就是胡汉民。

两人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冲突”。蒋介石无法压制内心的愤怒,直接叫人将胡汉民给软禁起来,怒火攻心的蒋介石,根本没有考虑此事的负面影响。

蒋介石这种近乎“独裁”的行为,给了汪精卫可乘之机。此时的汪精卫大肆声讨蒋介石,更是打出了“打倒独裁,护党救国”的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精卫

一时间,蒋介石的处境变得异常危险。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党内一摊子事还忙不过来时,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也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12月15日,蒋介石迫于压力,宣布下野。

此时的国民党,急需一位能力出众并且能够信服于人者,出来接任政府主席一职。但是蒋、胡、汪等人并不愿意被“政府主席”压一头,所以此职位,实际上也是为了稳定民心的“虚职”。

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对职位“感兴趣”的人还是不少。为了尽快将政府主席的人选敲定,汪、胡、蒋三人分别推荐了一位人选,分别是汪精卫推荐的蔡元培,胡汉民推荐的林森,蒋介石推荐的于右任以及孙中山的儿子孙科。这四位各个背景雄厚,但是为何与蒋介石并不熟悉的林森能够当选?我们接着往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首先来说说蔡元培,蔡元培此人在国民党内的资历比较深,称得上是一位元老级人物。从能力上来看,也是比较出众,曾经在孙中山手底下当过教育长。蔡元培与蒋介石和汪精卫两人的关系也不错,所以提名蔡元培,二人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但是蔡元培与胡汉民之间却没有交集,在胡汉民看来,如果日后蔡元培当选了政府主席,肯定会偏向汪蒋二人,如果真是如此,那势必会对自己造成不利。所以胡汉民提出了反对意见。既然没有全票通过,那就接着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元培

其次来看孙科,虽然是孙中山的儿子,在党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此人本身存在很多“缺陷”。从能力上来看,孙科饱读诗书,但做起事来却“高不成低不就”。

最要命的就是他的“大少爷脾气”,很容易意气用事,一旦日后没人能够“控制”住他,后果很难意料。对汪、蒋、胡三人十分不利。所以孙科也没能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科

再说说于右任,此人与蒋介石的关系比较密切,在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时,就是推选他来主持工作。所以在汪精卫和胡汉民看来,此人与蒋介石的关系过于密切,日后如果于右任当选政府主席,自然会偏向蒋介石,对二人不利。

最后只剩下了胡汉民推选的林森。

林森在很早的时候就跟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也是一位元老级人物,有一定的影响力。林森此人办事也十分“委婉”,淡泊名利,非常低调和隐忍,与汪、蒋、胡三人的关系也比较“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

对于林森,蒋介石还有自己的“小心思”。林森是胡汉民推荐的,之前蒋介石曾软禁过胡汉民,如果蒋介石同意了胡汉民的推荐人选,那也算是一种特殊的道歉方式,并且还能显得自己很大度。

所以林森便成为了当选政府主席的最佳人选。1932年1月1日,林森正式出任中华民国政府主席,一当就是12年。

虽然政府主席一职是个“虚职”,但还是有一定的权利。而没有过硬的背景以及能力的林森,却能够坐在这个位置安安稳稳12个年头,不得不说,有一定的“过人之处”。

其实在之前国民党的政治体系中,政府主席一职有很大的权利,而之所以变成了现如今的“虚职”,则主要是因为各派系之间的“内斗”,逐渐使这一职位的权利被抽空、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

作为国民党内的元老,林森自然也知道国民党内部是个什么状况,当选政府主席后的林森,对于自己的位置十分清楚。他的内心明白,为什么当政府主席的人是自己。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林森总是保持着自己的低调和隐忍,一副超然脱俗的状态,与最有实力的蒋介石一方,也是极力的避让。

林森曾经有这样一则座右铭:“不争权夺利,不结党营私,不作威作福”,也正是这种“无为而治”的行事准则,使得蒋介石对他非常满意。

一次,第一军军长陈继承前去拜访林森,却被林森拒绝。林森告知众官员,日后如有工作需要汇报,武官直接去找蒋介石,文官去找汪精卫即可。

林森这位“虚位元首”,既不负责政务,也不接待外宾,但有一件事却需要他来完成,那就是在公文上盖印。对于这件事,林森也极其佛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继承

林森对蒋介石的意见非常尊重,所以对于蒋介石派人送来的文件,林森总是一一通过。甚至关于国家存亡的大事,林森也会顺着蒋介石的意思来。

对于大权在握的蒋介石,林森毫不介意。更甚者有人嘲讽林森是个“守印主席”,他也不会与之计较。

在很多人看来,林森就是一位活在蒋介石阴影下的“傀儡”,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能在这个位置上平稳地度过12年。如果没出意外,林森能够一直在这个位置干下去。

1943年5月12日,身为政府主席的林森从家中出发,准备参加递交国书仪式。和往常一样,林森吃过早饭,乘坐专车前往会议现场。

身为主席的林森,所乘坐车辆的安全性能极高,司机也是驾驶经验丰富的老手,所以对于路上会发生意外这件事,很多人都不会想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的专车在前往会场的道路上行驶着,当经过一处三岔路口时,突然从司机的视线盲区冲出一辆大卡车。司机为了进行避让,急转方向盘,但是由于车速过快,虽然躲开了大卡车,却重重地撞在了路旁的一棵大树上。

猛烈的撞击,使得坐在后排的林森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力。车祸发生后,司机立刻下车,询问林森的伤势如何。此时的林森看起来并无大碍,对着司机连说没事没事,并让其继续开车,不要耽误了仪式。

由于林森的专车防撞击性能很强,所以车辆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损伤。看到林森的身体并无大碍,司机便继续开车。然而当到了会场时,人们才发现林森已经“瘫倒”在后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

见此情形,司机立刻将林森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后,诊断出林森的大脑受到强烈的撞击,出现了脑溢血的症状。

毕竟此时的林森已经是一位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加上本来就有的毛病,这一撞让他的身体状况极度恶化。在经过近3个月的治疗后,林森的脑溢血病症依旧没有出现好转,最终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

1943年8月1日,林森的病情急剧恶化,最终不治身亡。

这名在位12年之久的“太平主席”,竟然因为一次离奇的车祸意外去世,在很多人看来都难以接受。

在那个国民党内部充满“动荡”的时期里,对于高级官员的意外离世,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暗杀”。而接任政府主席的蒋介石,便成为了人们的“怀疑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和戴笠

的确如此,蒋介石作为此次意外的“最大受益人”,被人们怀疑在所难免。这也令蒋介石处在了风口浪尖上,面对外有日本侵略者,内有中共的现状,蒋介石不愿意看到有任何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因此,当林森出车祸后,蒋介石立刻将戴笠叫来询问:“这件事是不是你干的?”

林森担任政府主席时,对蒋介石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二人之间相处得也非常融洽,那为什么众人会怀疑蒋介石是凶手?

其实,蒋介石与林森之间,看起来配合的“天衣无缝”,但是在这12个年头里,二人之间难免过分客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森对蒋介石如此“顺从”,是因为蒋介石对林森亦是如此。在工作上,蒋介石对林森非常尊敬,虽然此时的蒋介石已经三权在握,但是表面工作还是做得很足。

在林森外出期间,蒋介石每日都会给他发电报,以示慰问,即便在外人看来,蒋介石此举没有必要。

所以说,蒋介石和林森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甚至有的时候会让人感觉亲密过头。正是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才显得他们之间的相互提防,不能真正的交心。

二人之间的关系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是背地里就不为人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有林森头像的法币

1943年,此时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已经没人能够挑战,而林森似乎成为了蒋介石上位的拦路虎,所以蒋介石派人暗杀林森,确实有动机。但是人们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所以这个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以至于蒋介石连忙把戴笠找来,问其是不是错杀了!

林森去世后,蒋介石重新出任政府主席一职。蒋介石对于林森的去世非常关注,为其举行了国葬,规模程度相当之高。

而人们对于蒋介石的怀疑,也因没有证据而告一段落,并且人们也认为蒋介石没有必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林森痛下杀手。所以对于林森的车祸来说,人们更愿意相信是“一次意外”。

林森承继国父遗志,在动荡的年代中,能够用尽毕生的心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付出努力!在其即位民国政府主席的12个年头里,亲自领导伟大的抗战建国事业,不仅令全国人民敬仰,友邦也无不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