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爆发后,志愿军与美军在马良山上僵持不下。

美军的飞机、大炮向我军袭来,而我军阵地却没有完善的防御工事,根本阻挡不了敌军的进攻。

为此,现在急需调兵遣将,来摆脱这一困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彭老总给毛主席汇报完这一情况后,毛主席立马将王耀南派了去。

仅仅这一个人的出现,就让我军扭转战局,成为美军的噩梦。

嚣张跋扈的美军,为何在王耀南来到朝鲜战场后就偃旗息鼓?王耀南究竟有何特殊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爆破、地雷样样通

受父亲的影响,王耀南从小就接触火药爆破,他在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与兴趣。

因为不愿被地主压迫,想要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王耀南选择参军。

之后他便成为了红军的一员,在红军队伍中大放光彩。他另辟蹊径,在红军队伍中算是独一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凭借着自己的工兵知识,带领战士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架桥的工作,帮助后续部队的通过。上级对他十分重视。

而除了架桥之外,最令人惊奇的就是王耀南的爆破与地雷技巧了,很多人都说他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耀南曾经参加百团大战,带领二十八团前去支援刘邓率领的129师。

他还没到之前,129师在榆社与敌军交战陷入僵持状态。

我军战士拼尽全力进攻榆社,却不曾皆被敌军多次击退。不仅如此,敌军的飞机一直在上方盘旋,丝毫不给我军休息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形势已经非常危急,王耀南就是此时来到了榆社。

如何打开突破口,王耀南看着手中的地形图陷入沉思。为了寻找突破点,王耀南孤身来到前线,查看榆社城的具体情况。

幸好王耀南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榆社城的努力没有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找到了榆社城的薄弱之处,就在城门口的左下方。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城门炸开,冲进城内怎么也好说。

这个时候就要发挥王耀南的才能了。他下令众人挖地道,战士们不得其解,挖地道就能打败敌军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紧急,王耀南并没有多加解释,而是让战士们赶紧开挖,时间不等人。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挖了一个仅够一个人通过的通道,可想而知十分狭窄。

炸开城门需要一定量的炸药,仅仅靠着手中的手榴弹是根本炸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战士们只能一点一点通过这个通道将足量的火药运到城门口,跑了不下数十趟。

当然,他们的行动都是在夜间进行,加上战士们十分谨慎,所以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

大概持续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火药运送完毕,之后战士们还在通道的这一头留了一条较粗的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一切准备完毕,王耀南与刘邓一合计,便决定在天刚亮的时候攻城。

战士们严阵以待,只等王耀南一声令下。只听爆破声响起,城门顿时破了一个大洞。战士们立马冲上前,进入城内与日军交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敌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没来得及 反应就被129师歼灭。而这一切多亏了王耀南的帮助。

爆破自然是王耀南熟悉的,但没想到他对地雷也十分精通。“地雷战”更是王耀南推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虽未经历那个革命年代,但也能从电视剧里看到地雷的厉害。一旦踩中地雷,若是没有应对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地雷的附近他们经常会设有标记。

而这些标记是革命年代的战士们用血换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参军的时候,王耀南就对地雷感兴趣。他时常在思考,地雷又不分人,若是老百姓或者我军战士踩到怎么办?

刚开始的时候,王耀南主张建设雷场,更是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地雷。也就是说不能尽早埋下地雷,只有确定敌军即将来到这个地方再设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王耀南一直致力于地雷的试验,包括如何探测地雷、如何防地雷等。他的这一系列的经验被推广到全军,可供全军借鉴。

1941年也是在黄崖洞兵工厂,彭老总见识到了王耀南的厉害,更是明白王耀南在爆破、地雷等方面的精通。

也是从此刻开始,地雷战逐渐在全军推广,我军又多了一个技能。地雷战的使用,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耀南也成为全军的技术专家,被各个军区的将领“借来借去”。无他,王耀南实在是太厉害了,无人能望其项背。

虽然他也会教导一些士兵这方面的技巧,但总归王耀南比较让人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后,王耀南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除了这两方面,他最为人乐道的就是坑道。

也难怪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毛主席与彭老总直接点名王耀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坑道的一把手

在马良山战役上,我军与美军展开激烈交战。但由于美军飞机的轰炸,致使我军防御工事崩溃,现在急需修建防御工事,抵御敌人的进攻。

如何在敌人猛烈的进攻下,修建强固的工事,众人是一点法子没有。彭老总急得焦头烂额,只好向毛主席报告了这一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得到消息后,连忙将王耀南派了过去,并说:“能拿下马良山的唯有王耀南!”

当彭老总得知王耀南即将来到朝鲜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王耀南来到战场后,立马探查马良山具体情况,并查看防御工事的损耗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探查完,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战士们立马展开反击。但王耀南却依旧站在前线的位置上,查看敌军的进攻与我军的防御情况。

待查探完毕后,在我军进行休整的时候,王耀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立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打马良山的志愿军师长也听说过坑道,据说在解放战争用的不错。

但众人也想,挖坑道不会浪费时间吗?

王耀南不善言辞,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避开敌军的飞机和大炮,我们可以利用挖的坑道,这样也可出其不意进攻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听从王耀南的建议,开始修坑道。为了应对美军的进攻,他们一部分人警戒,一部分人挖,轮流倒换,这样也不会累。

最重要的部分在夜晚进行,美军正在呼呼大睡的时候,我军正好迅速修整防御工事。凭借一晚上的时间,粗略的坑道便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天,美军冲上山来,飞机无情地倾泻子弹,大炮朝我军发射炮弹。师长高喊:“大家进坑道!”

战士们行动迅速,不一会儿就进了坑道。炮弹震得坑道里的土往下流,但也仅仅出现了这一种情况。坑道的坚硬程度大大超出了战士们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必须的,在之前作战的时候,王耀南就分析了敌军的进攻程度,以及他们使用炮弹的猛烈程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从而判定出该建设怎样的坑道。或许这就是典型的使用率最大化吧!

地面上,炮弹已经将其炸得坑坑洼洼,却不见一个人的身影,四周静悄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面的美军却以为,我军都被他们炸死了,立马前来查探情况。

谁曾想在接近我军阵地时,我军突然从他们身边窜了出来。他们瞬间被吓了一跳,连忙开枪射击。

但在近身战上,他们怎会比得过我们?战士们急速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敌军不敌,连忙向山下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一役,美军阵地传出了一则灵异消息,认为志愿军战士都有特异功能,要不然怎么会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呢?

直到最后,他们都没能弄明白,坑道是什么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良山被我军拿下了,王耀南任务已经完成,便立马回国,继续自己的工作。但没过多久,他又被彭老总叫了回去。他想让王耀南推广一下坑道。

王耀南也没有推辞,立马前往朝鲜,去往各处传授修建坑道的经验。不一会儿,我军的各个阵地都出现了坑道的现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美军突然就发现了一个奇异情况:当初志愿军的“特异功能”又出现了,哪个战场都有!

美军士兵都十分害怕,美军指挥官却毫无办法。即便他们是用烟熏、用毒气弹,也没能阻止我军坑道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天成了美军的噩梦,白天还好,到了夜晚,更为惊吓。他们根本不知道志愿军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连睡觉都端着枪,生怕一不小心就在睡梦中死去。

有的士兵根本不敢睡觉,生生熬了一夜,久而久之,都有些精神衰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还没完,除了来无影去无踪的志愿军战士,王耀南将坑道进一步升级,将坑道的坚硬程度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简单来说,连美军的重炮轰击都能阻挡,防御程度整整提高了10倍。

有了这些,战士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王耀南安心回国,独留盛名在朝鲜战场上。但“坑道”的传奇还没有结束。

王耀南走后,陈赓又到了朝鲜战场,开始修建“地下长城”。

在他的指示下,位于沿岸的地下长城被修筑成功,大大提高我军的防御程度,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耀南简直是地道修建的鼻祖,是坑道修建的集大成者。他虽然没有征战沙场,但他在整个革命史上功不可没,值得称赞!

参考文献

《“王者”王耀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