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中,有一则闻名遐迩的对话。子贡向孔子请教,是否存在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遵循的原则。经过深思熟虑,孔子答道:“大概就是‘恕’吧!”人生在世,无人能免于犯错。若对每一件事都过于计较,对过错念念不忘,只会自我损耗。唯有践行“恕”道,减少怨恨与指责,方能在这纷繁世界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温情与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懂的宽恕他人是一种格局!

在汉字中,“怒”与“恕”具有深刻的内涵。 “怒”字的上部为“奴”,下部为“心”,寓意着在面对问题时容易愤怒的人,往往会成为情绪的奴隶。而“恕”字则意味着如自己的心,表示在遭受他人中伤后仍能宽恕的人,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以推己及人的善意拓展心胸格局。

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典故,称为“散金断交”。西汉大臣主父偃在未发迹之前,曾在乡里遭受众多人的排挤,无奈离家闯荡。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得到皇帝的赏识,甚至担任了齐国国相。功成名就之后,他回到故乡。此时,他家乡的亲朋好友以及过去与他有过节的人都纷纷向他道歉,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谅。然而,主父偃并未原谅任何人,反而计划报复。他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将五百两黄金撒在地上,让他们像狗一样去捡。正是这次举动,让他失去了人心,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后来,主父偃因受贿被指控,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他辩护。最终,汉武帝下令处死主父偃,连他的家人也一同丧命。古人云:能容小人,方成君子。不愿原谅他人对自己的中伤,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多宽恕,才能化敌为友,在潜移默化中修炼出大气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张珣与王安两家为世交,相邻并以开茶铺为生。张珣家的茶铺生意兴隆,而王安家的茶铺则相对冷清。王安心生嫉妒,便行贿官府,诬陷张珣家茶铺造假。张珣因此被流放边疆,而王安则因心虚而忧虑,不久便郁郁而终。张珣在返回故乡后,并未找王安算账,反而担心他的妻儿无人照顾,将他们接回自己家中。随后,张珣的茶铺重新开张,因声望日增,生意反而更加红火。

佛家曾说:真正修行的人,不见世间过。在具有大格局的人眼中,世间值得抱怨的事情会越来越少,值得原谅的人则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历经世事,洞悉人生,心底生出慈悲与宽厚。正如木心先生所言:不知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当一个人放下怨恨,从狭隘走向宽广,从仇恨走向包容,他的人生之路必将愈发顺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恕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在生活中,宽恕他人或许不易,但宽恕自己更是困难。很多时候,人们可以容忍他人的过失,却难以释怀自己的过错。一旦犯了错误,便自我折磨;若犯下大错,更是反复纠缠。如此活在自我攻击之中,不仅无法弥补过失,还会耽误自己的人生进程。

以汉文帝时期的贾谊为例,他因遭受排挤被贬至长沙,担任梁王太傅。满腹才华却不得施展,让他悲痛不已。因此,他整日郁郁寡欢,对梁怀王的教导也疏于用心。当梁怀王意外坠马身亡,贾谊深感悲痛,并将责任归咎于自己。尽管汉武帝并未降罪,他却始终无法释怀,最终抑郁而终,年仅33岁。

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错误已然发生,我们应学会坦然面对,而非执着于痛苦。

以唐代诗人孟浩然为例,他曾赴京求官,得到王维的赏识,并被引荐给唐玄宗。一次,唐玄宗突然要求孟浩然即兴赋诗,结果他一开口便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皇帝听后脸色大变,不悦地反驳:“我从未弃你,何来污蔑?”于是将他逐出宫门。如此良机,换作他人,定会懊悔不已。然而,孟浩然既未自责,亦未抑郁不振。他反而选择隐居田园,过上了宁静的生活,并创作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

陶渊明曾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为人处事的最大智慧,便是不再让过去的痛苦困扰自己。正如一句名言所道:“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面对错误,敢于放下,勇于翻篇,我们才能告别过去,书写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恕命运,是一种境界!

史铁生曾言:命运之事,难以言公。命运诡谲多变,它可以轻易地将人推向巅峰,又可在瞬间将人打入谷底。面对此强大之对手,无人能与之抗衡。唯有活得通透之人,能随遇而安,欣然接受命运之安排。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幼时曾患天花,险些丧命。虽侥幸康复,却因此体质虚弱,常年服药,并患有眼疾。然而,他从未抱怨命运不公,反以更加勤奋的姿态投身于学问。他规定自己每日需温书两百页,若功课未完成,绝不休息。即便外出,也在毛驴上挂书阅读,随时查阅。经过数十年的艰辛,终成为明代一位杰出学者。

人生无常,无人能一生顺遂。遇到坎坷,可选择绕道;面临险滩,则需勇敢面对。所谓无底深渊,下行亦有望境。白居易,乃我国历史上乐天安命的传奇人物。为官时,他顺应时事,与同僚和睦相处。即便被贬,亦能泰然处之,毫不抱怨。在江州司马任上,他购地建宅,仿效陶渊明归隐田园。在忠州任刺史时,又在城东租赁土地,种植花草,欣赏花开花落。因此,在众多唐代诗人中,唯有他官运亨通、诗篇众多,生活如行云流水。

颇赞同一句名言:环境无法改变,解决之道在于自己。若盲目与命运抗争,人生种种际遇,必令人疲惫不堪;若坦然接受命运之馈赠,凡事发生,自能恰到好处。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允许一切发生,泰然处之,美好必将如期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言:恕字是接物之要,故终身可行也。生命中所承载之痛苦繁多,若不能宽恕,则伤口始终如新。相较于执着于痛苦,不如宽容待之。放下应放下的,释怀应释怀的,成全应成全的。当你心境如大海,世间之风浪皆无法在你的世界激起涟漪。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