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地处苹果优生区,生态资源丰富,气候早晚冷、中午热,产出的苹果甜度高、软硬适中,该县的苹果产业更是成功创建“两县两区”的优秀案例。随着县域气调库储量逐年增长,在富县,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口感上乘的新鲜苹果。但如今,市场需求的更迭、极端天气的增加、果树果农的老迈,让富县这个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小城,也面临着种种发展桎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天爷不赏饭吃,这几年又是冰雹又是冻害,挂果率本就不高,现如今市场不好,我们辛辛苦苦干一年,刨去投入根本落不下几个钱,实在是看不到前景。”家住羊泉镇庙阳村的果农王龙龙深深叹了口气说。

富县自1993年推广苹果种植以来历时31年,总面积37万亩的果园仅有很少一部分更换过树种,大多果园都存在果树老化、病害增多的问题。加之市场行情波动和果农平均年龄偏大,使得他们越来越看不清苹果种植的前景,宛如迷失在迷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国内外苹果发展趋向矮化密植,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果园光照、通风,利于苹果质量提升,且新品种抗病、抗灾能力更强。同时,树距的增大,方便了农机作业,这就节省了人力。”富县果业技术推广和营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权红说。

为给广大果农扫清迷雾,趟出致富新路子,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抓早动快,实行了“四园一覆盖一确保”,即建设矮化密植示范园四个,覆盖公路沿线“白板地”,确保全中心矮化密植示范园总面积达千亩以上。

“我们结合当地果区生活用水短缺、果农分散经营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矮化中间砧为主的苹果建园模式,这种苗木优势在于抗旱、抗冻、适应能力强,但产量相比自根砧要稍差一些。”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雷杨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矮化密植示范园规模达1064亩,其中中间砧建园879亩,自根砧建园185亩。

为解决建园资金问题,减轻果农负担,免去群众后顾之忧,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协调利用巩衔资金分别在固险村、南村兴建百亩连片自根砧矮化密植示范园,采用村集体与果农股份制合作,让果农有收益的同时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当地政府还鼓励果农自建矮化密植园,每亩由县财政补贴2000元。

富县通过总体布局,结合苹果产业现状及各乡镇现实情况,实施了“双千示范、万亩增效”工程,通过兴建中间砧、自根砧等类型的矮化密植示范园,让群众看到更多示范成果,从而带动了苹果老园、残败园更新,也让果农重新看到致富路上的明灯。

(通讯员 吴龙迪)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