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杨得志在各位老领导的推荐下,正式担任了总参谋长一职。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军区的工作,杨得志决定去视察一番。

在别的军区,汇报工作的都是军区司令,只是在沈阳军区,向杨得志汇报的却是副司令。

为什么沈阳军区司令不亲自向杨得志汇报工作,这个副司令又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视察各军区

在接任总参谋长之前,杨得志也是担任的大军区司令员。这就导致他成了总参谋长之后,对各军区的事情都不太了解。

要想更好地了解各军区,那么视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在担任总参谋长之后,杨得志就在策划这次视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接任总参谋长第二年的时候,他对总参的各项事务也都弄清楚了。这个被计划了很久的视察,才终于能启动了。

因为杨得志本身在武汉军区和昆明军区待过,对这两个军区内部的事情相对熟悉。所以视察的第一站,杨得志想去个陌生的军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杨得志能更好地上手工作,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杨勇陪着他一起视察。和杨得志相比,杨勇在总参的工作时间要长一点,

相对的,杨勇要对各大军区的工作都比较熟悉。有杨勇陪同,许多事杨得志不需要问军区司令,也能让杨勇给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下视察的人选之后,杨得志就打算前往东北了。杨得志把自己的第一站,定在了处于东北的沈阳军区。

为什么要把第一站定在沈阳军区呢?其实和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有关系,越南那么小的国家,受了我国如此多的恩惠,为什么敢和我国翻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是因为,越南找到了能为他们撑腰的国家——苏联。当时苏联沉浸于和美国争夺霸权,就想让我国成为他的马前卒。

但我国刚刚结束战乱,主要还是要休养生息。因为我国的不配合,再加上苏联领导人的野心膨胀,中苏关系变得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苏联更是屡屡在我国边境挑事,甚至还想侵占我国领土。苏联的种种挑衅行为,都被我军击溃。

中美关系破冰之后,苏联对我国的防备越来越重。他害怕我国会和美国联合,在背后给苏联致命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苏联撺掇我国的邻居们,在边境对我国进行骚扰。苏联还承诺,可以在必要时支援他们。

越南就是相信了苏联的承诺,对我国的觊觎之心让他铤而走险,妄图侵占我国的国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越南直到战败,也没能等到苏联的援助。为什么苏联没有给越南援助呢?自然是因为他没办法给。

在我国出兵越南后,自然也要时刻盯紧苏联。而在东北盯着苏联的,就是我们的粟裕大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在东北屯兵百万,时刻注意着苏联的一举一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没必要非得帮助越南。

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粟裕虽然离开了东北,但中苏边境的问题还是很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对付贪得无厌的苏联,我军只能用重兵威胁他们。沈阳军区作为东北的大军区,责任自然很重。

当时沈阳军区司令是李德生,他的年纪相对杨得志等人要小。所以杨得志去沈阳军区,也是考察一下李德生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副司令汇报

杨得志决定好行程之后,总参的工作人员就向沈阳军区下达了通知。工作人员得知杨得志要来视察,对此非常看重。

这是杨得志上任以来,第一次来东北军区视察。杨得志第一站选择沈阳军区,证明了沈阳军区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能够展示沈阳军区风采的机会,李德生自然不会放过。在李德生的安排下,各部门开始准备迎接杨得志。

不过李德生也知道,杨得志肯定不愿意自己把欢迎会弄得那么大。所以这次欢迎仪式,主要展示沈阳军区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生一方面安排人做好迎接工作,一方面还要安排人起草汇报材料。这起草汇报材料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人去做的。

不然让李德生自己写,恐怕两三句就写完了。把所有任务都安排下去之后,李德生也没有闲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要检查迎检安排的怎么样,对待杨得志等人,要用什么样的规格来接待。还要和众人讨论视察流程,应该先带杨得志参观什么。

沈阳军区近些年做出的成就,也都要写在汇报材料上。汇报材料李德生亲自审查,有什么不适合的赶紧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连轴转了两天,终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审完最后一版稿子后,汇报材料也定下了。

杨得志第二天到,李德生就给工作人员们放了个假。这几天连轴转,大家都有点吃不消,放个假休息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别人都走了之后,李德生叫住自己的秘书,让他把汇报材料交给副司令。并叮嘱秘书,明天的汇报让谢副司令来。

李德生的这句话,让秘书瞬间愣住了。让谢副司令来做汇报,之前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高层领导视察军区的时候,都是由军区司令员负责汇报的。这不仅可以让军区司令员在领导面前露脸,加深领导对自己的印象,也是对领导的尊重。

不然领导下军区视察,军区司令不露面,反而让副司令做汇报,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生在军区这么多年,不可能连这点小事都不知道。可即便如此,他为什么还要让谢副司令去汇报呢?

自然是因为,李德生想把这次露脸的机会,交给沈阳军区的副司令谢振华。李德生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5年大授衔的时候,谢振华和李德生都是少将军衔。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李德生和谢振华的差距逐渐拉开。

在军中,李德生和谢振华的年纪都是属于比较小的。在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之前,谢振华已经赋闲两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谢振华身体也不太好,前期一直在医院治病休养。后来中央见谢振华闲不住,在其他老将们的推荐下,把他安排到了沈阳军区。

对于谢振华的到来,李德生可谓是非常高兴。当时正是中苏关系出问题的时候,沈阳军区非常缺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谢振华这样打了几十年仗的人才,沈阳军区就更缺了。可以说谢振华的到来,简直是为李德生解了燃眉之急。

要知道,在李德生还默默无闻的时候。谢振华已经在军中出名了。虽然两人都是55年的少将,但李德生其实算大器晚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文能武谢振华

李德生和谢振华参加革命是在同一年,都是1930年参加的革命。但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谢振华就已经担任纵队副政委了。

谢振华参军的时候,正是土地革命轰轰烈烈的时候。家乡被红军解放之后,谢振华就决定了要跟着红军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年谢振华十四岁,他收拾行李离开了家,选择跟着红军一起走。参加红军很苦,但谢振华不怕吃苦。

哪怕他只有十四岁,他也不想一辈子都生活在备受压迫的环境中。只有推翻身上的大山,才能让农民得到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的时候,谢振华成功入党。面对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围剿,谢振华丝毫没有害怕的迹象。

他作战勇猛细心,因为善于观察敌人的弱点屡立战功。所以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谢振华才能担任纵队的副政委、副司令甚至代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德生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也才做到了旅长。在抗美援朝的时候。李德生才慢慢升到了军长。

但后来李德生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所以升迁的速度要比谢振华快。再加上种种外界因素,谢振华就成了李德生的副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李德生却从来没有轻视过谢振华。他依然和谢振华平级相交,对谢振华非常尊重。

李德生清楚,以谢振华的能力,让他当一个军区副司令有点大材小用了。谢振华应该站在更高的舞台,为国家尽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德生的举荐下,1982年,谢振华调任昆明军区政委。然而调任昆明军区不到两年,军委要进行大规模的精简整编。

这次精简的不仅是军队,还有军区。原本我国的十一个大军区,将要精简为七个,昆明军区就在撤销的名单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应该会撤销成都军区。军委在一开始制定名单的时候,也是打算撤销成都军区。

可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军委突然决定保留成都军区,撤销昆明军区。这个结果,谢振华不能说一点意见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组织的忠诚,注定了他会永远遵从组织的意见。

当时中央打算安排谢振华到军事科学院工作,继续享受大军区的待遇。

但谢振华考虑过后,决定把重要的岗位让给更年轻的同志。哪怕他自己本人年纪不大,却也愿意为年轻人让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拒绝了中央的提议之后,谢振华开始为撤销后的昆明军区善后。等到善后工作结束后,谢振华就彻底退了下来。

谢振华甘愿为年轻人让路,不图名、不图利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