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革新,日间手术已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不过,既然也是手术,无论大小,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日间手术这种新型模式,由于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并出院,患者可能因为担心而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术前心理调适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一、术前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手术前的心理调整可以让患者有更好的心理状态,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术前如果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麻醉或手术风险。同时,不安的情绪还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减慢术后康复速度。因此,术前必要的心理调适会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这一工作通常由宣教护士引导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术前心理调适的方法

充分了解手术信息:在手术前,患者应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和手术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等。通过了解手术知识,更好地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控性,从而减轻焦虑和恐惧。

与医生充分沟通:手术前,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宣教,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日间手术,此时,患者有任何疑问可以与医生主动沟通,表达自己的担忧和疑虑。医生的专业解答和安慰能够给患者带来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进行放松训练:手术开始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等。这些训练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缓解压力反应。

寻求心理支持:患者可以向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支持。通过倾诉和分享,能够减轻心理负担,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三、术前心理支持的策略

首先,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和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例如,对于焦虑情绪较重的患者,可以加强心理安慰和疏导;对于对手术过程有恐惧的患者,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模拟手术场景、解释手术过程等方式来减轻恐惧。其次,手术室的布局和氛围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营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如使用柔和的灯光、播放轻松的音乐、使用温暖的颜色等,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最后,加强术后随访和关怀,是心理支持的重要环节。

总之,日间手术的术前心理调适与支持是保障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对医护人员来说,应关注并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预期。而对患者来说,应主动寻求心理支持、积极调整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