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解放军首任总后勤部长,曾与徐向前元帅是平级。

他死后,周总理亲自为其执绋,聂元帅、彭老总等高级将领亲自为其送葬。

每个人对他都高度赞扬,就连毛主席都曾夸过他。

他到底有多厉害,居然能获得如此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三以自勉

这个人名为杨立三,是毛主席与周总理极为看重的人。

他出生于1900年,家境贫困,小小年纪便跟随父母下地干活。

由于没有钱交学费,在别人上中学的时候,杨立三才开始进入私塾读书。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杨立三努力汲取书中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孩子。但杨立三并不想恪守成规,他能够尊师重道,却不能忍受百姓被地主豪绅打压。

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杨立三接触到了自由、民主的新思想,这才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杨立三除了学习之外,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寻找革命的方向。

本来杨立三若是这么持续下去,很有可能成为一名老师,算是有了“铁饭碗”。但是,他还是顶着家人不同意的目光,参加了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弃笔从戎,跟随队伍南征北战,带着队伍打跑了地方势力。杨立三的职位一升再升,成为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为了继续进行革命,实现保家卫国的理想,杨立三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向老百姓宣传进步的革命思想。一些有志青年被他带动起来,加入了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立三的表现,国民党与我党都看在眼里,他成为了两党积极发展的对象。可惜,当时我党晚了一步,杨立三被国民党承诺的理想所打动,便选择加入国民党。

北伐战争爆发后,杨立三继续从事政治工作,组织当地运动,共同对抗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感受到了国民党内部的争名逐利,一时产生迷茫。

他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跟同胞相残的,这与他的理想相悖。“立三”只为一言一行出自本心,只为报国而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他迷茫之际,杨立三接触到我党的思想,他跟我党成员相谈甚欢。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努力的方向正是我党一直行走的方向。

随后在我党成员的推荐下,他成为了我党成员,从这时开始,杨立三彻底脱离了国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战争结束之后,杨立三离开国民党队伍,成功加入第二十四师。

但与其他人加入就要上阵杀敌不同,杨立三有着惊人的后勤管理天赋。在当时,找一腔孤勇、能够指挥作战的将领容易,但能够管理后勤,将任何事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全能型人才很难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立三恰好就是这种人。在井冈山的时候,杨立三遵从毛主席的指示,开始进行根据地的经济与政治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军队的后勤运输以及建设。

有他在,任何后勤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小到生产衣服、运输粮食,大到物资运输、兵工厂的修建,都有杨立三参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线部队在打仗的时候,是杨立三在后方积极调配资源,为其提供稳定的保障。

国民党军队进行围剿战争的时候,他积极调配武器装备以及粮食,为各线红军作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供应,他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路上的“管家”

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寻找安全的根据地。杨立三便跟随红一方面军踏上了长征路。这一路上,他有操不完的心。

战士们只需关注与敌军的作战,杨立三却要二者兼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需要思考一路上部队的粮食是否足够,若有缺少,怎么补充的问题。

长征路上本来就难,缺粮更是一大问题。杨立三尽力保证部队的粮食供应,虽然每个部队分到的粮食都很少,但至少平均,都能吃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没有粮食的时候,杨立三便带着一队人前去挖野菜、野果,寻找一切可以吃到的食物。

但没有人知道,杨立三总是会省出自己那部分吃食,留给其他的战士。久而久之,杨立三身体逐渐消瘦,战士们前来询问他的情况,都被他以“无事”挡回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是在这片“吃人”的草地上,杨立三与周总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时周总理生了一场大病,昏昏沉沉,根本无法行走。由于事态紧急,战士们决定抬着周总理走出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立三毅然决然地成为抬担架的一员,他誓死要将周总理抬出草地。草地十分危险,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连沼泽都被他们渡了过去。

杨立三始终没有放下抬担架的手,即便是夜晚,杨立三依旧在照顾周总理。一只手被磨破了,那就换另一只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杨立三抬着周总理出了草地。此时周总理的病情渐渐稳定,醒来之后,便寻找为他抬了几天几夜的杨立三。

而那个时候,杨立三还在昏迷。因为多天的疲累,导致杨立三昏了过去。众人这才知道杨立三忍受了很多,若不是他这次晕倒,他们也不会发现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打心眼里敬佩杨立三。

杨立三苏醒过后,并未进行休养,而是直奔部队的后勤,开始工作。

1935年,日军的铁蹄开始肆意侵扰我国领土,红军队伍踏上了抗日的路程。杨立三跟随队伍向东部行进,抗击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够应对日军,他努力完成后勤工作,保证武器装备的补给。连毛主席都对他连连夸赞。

在他的努力下,后勤的物资顺利被运送到前线,为前线战士作战提供重要保证。

而他依旧留在延安地区,统筹各线阵地的后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晋察冀根据地的运行,杨立三又开始发展生产,建立兵工厂,保证军队的资金来源,从而保证战略物资的充足。

根据地在遭受战火侵袭的同时,能够尽力反击,离不开杨立三做的准备。即便是被困两三个月,军区中的粮食、弹药供应依旧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长征到抗日战争,杨立三总能准备好一切,让人赞叹不已。而他也在后勤工作上乐此不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路上的后勤部长

在抗日战争中,杨立三留在根据地,致力于根据地的管理,发展大生产,促进军区的经济与政治发展。战士在战场打仗,而他在后方“打仗”。

在此期间,杨立三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成为众多经济政策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爆发后,杨立三成为了军委的后勤部长,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统筹晋冀鲁豫军区的贸易、交通等多方面工作,将各项工作做到了极致。

他知道自己若是上阵杀敌,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只能留在后方支持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怎样帮助他们呢?除了必要的物资供给之外,杨立三在交通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进行到各个阶段,华东、中原野战军都需要奔赴自己的战场。华东在晋察冀一带与国民党军队对敌,而刘邓大军则需要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响反攻的号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各地的队伍行动起来,必须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所以他们需要精确的交通路线规划以及时间的计算,这些任务便落到了杨立三的身上。

杨立三主持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虽然不能与现代的交通轨道相比,但也缩短了野战军的行军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军才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有的时候,杨立三也会带领小队前往前线,进行支援。

他们手拿补给,闯过枪林弹雨,为野战军送去物资。他们向众人表明,他们虽然是后勤,也不比其他的战士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立三就这样四处奔波,活动在各路阵地,将各地的后勤工作统筹起来,为野战军作战提供后勤保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杨立三依旧奋战在人民军队的后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统筹有关人民军队的一切后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立三虽然并未上过战场,但他从红军,到新中国成立,贯穿了整段历史,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以他的资历,与徐向前平级,授衔名单上应该有他的名字。

但不幸的是,1955年之前,杨立三因病需要前往苏联进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联养病期间,他心中挂念的依旧是祖国的发展工作,还经常跟别人说,等他回国继续工作。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由于病情加重,1954年杨立三在苏联逝世。临终前,他嘴里喃喃道:“我想继续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他的话语,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叹惋。

杨立三逝世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周总理、聂元帅等人无不为之悲痛。

为祖国辛劳一生的“大管家”走了,他们只能送他最后一程。

在葬礼上,周总理亲自为其执绋,其他将领送其安葬,仪式庄严肃穆,只为表达众人对他的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立三为祖国辛劳一生,临终前想的依旧是工作,他将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值得后人敬仰!

参考文献

【1】杨立三:已为征战筹措累,又因建国奠基忙,星沙新闻网,2021年04月08日。

【2】杨立三:后勤工作奠基人,星沙新闻网,2019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