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LSE)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全球政治与经济学研究的重镇,特别是在经济史领域,不仅培养了诸多知名学者,也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与世界各地,尤其是与中国的学术界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自20世纪初以来,LSE就在全球经济历史与理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LSE与中国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双方在经济政策、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与交流。中国的发展成为LSE开展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样本,而对中国而言,LSE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高地,更因其极高的学术水平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经济领域学术界的重要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左一)与LSE的同学在伦敦郊区参加公益活动

LSE与中国的学术渊源

LSE成立于1895年,由费边社成员创建,其中包括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格拉汉姆·华莱士(Graham Wallas)和西德尼·韦伯(Sidney James Webb)夫妇。学校的成立旨在推动和应对工业革命以及全球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加强对社会政策和经济学的研究。

LSE以其在历史上取得的独特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全球影响力。其经济史系以创新的研究方法和对经济理论的深刻洞察而著称。例如,弗朗西斯·肯尼迪(Francis Kennedy)的研究集中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英镑区域的经济政策和机构变化,为理解后殖民时代摆脱英国殖民的国家如何进行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视角。LSE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也表现突出,如通过整合政治学、社会学与经济学视角,解读全球化对不同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其世界史系也曾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展示了历史研究如何影响现实世界的政策制定。LSE不仅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在实践层面产生了显著影响。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和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他们的理论不仅改变了学术界的理论建构,更影响了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阿克洛夫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均得益于LSE高质量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LSE的校友在全球范围内担任关键角色,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力,也验证了LSE的教育和研究能够培养出应对复杂全球挑战的领导者。

LSE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后,众多有抱负的中国学生开始向海外探寻可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治病良方。当时的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强国,自然也成为中国学生“求医问药”的重要目的地国。中国商业会计学、现代货币学金融学奠基人之一杨端六,就曾就读于LSE,并在求学期间第一次把现代会计方法介绍给中国商界。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与LSE的联系更加密切。LSE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吸引了大量有志于政治经济领域研究的中国学生学者,通过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s)等项目,LSE吸引了很多中国学生学者前往深造。在LSE任教的教授,如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和柯成兴(Danny Quah)等,也非常关注亚太地区经济与政治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进程。例如,柯成兴教授常在其研究中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因此,与中国的学术交流也成为他们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助力。

LSE还会定期举办有关中国经济和政治的重要讲座和研讨会,如“LSE中国论坛”,这些活动经常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顶尖学者、政策制定者进行深入讨论,此外,LSE的亚太中心在推动对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政策研究方面也相当活跃,这些都加强了LSE与中国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

新时期LSE与中国的学术交流合作

进入21世纪,LSE与中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中国学生而言,LSE不仅是出国求学的热门选择之一,更是他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可以借力的前沿阵地。例如,每年通过LSE的暑期学术项目,数百名来自中国各大院校的学子都有机会参与由世界顶级学者主导的密集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涵盖经济政策和国际关系等传统社会科学领域,还包括数字经济、环境政策等前沿议题。如2018年暑期,LSE的“全球金融市场”课程由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教授授课,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后的市场调整与政策应对。学生不仅学习理论,还参与了模拟交易实验,这种实际操作的机会极大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和职业技能。

此外,LSE还特别为中国学生开设了关于“中国与全球化”的专题讲座,这些讲座由从事中国研究的资深学者主讲,讨论中国如何在全球经济中定位自己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通过这些课程和讲座,LSE不仅为中国学生提供了学术上的指导,更为他们将来登上国际舞台创造了机会。

在联合培养方面,2006年,LSE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展合作,启动联合培养国际关系双硕士学位项目(国际事务方向);2021年,LSE再次与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开设环境政策、技术与健康方向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LSE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合作开设双硕士学位项目;2023年5月,两校再次签署合作协议,LSE卫生政策系将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联合开展医院管理/卫生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项目学生可就读全球健康政策、国际卫生政策、国际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学和健康数据科学4个LSE硕士学位项目,为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国医疗卫生管理水平与实践、增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此外,LSE还经常与中国高校合作举办研讨会、学术年会等,如“复旦-LSE学术年会”,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的公共政策优先议题展开,包括城市治理、经济政策制定、技术治理等关键领域。这些交流与合作不仅加深了对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也为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经验,更为中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政策的讨论与制定搭建了平台,展现了其作为不同地域间学术桥梁的独特价值。

LSE经济史专业的发展及与中国的学术交流

LSE的经济史专业在中英学术交流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该专业自20世纪初成立以来,一直是LSE的学术支柱之一,关注范围广泛,包括西方以及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经济史专业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从古到今的各个时期,特别注重经济体系的演变、政策影响以及国际经济体间的互动。LSE经济史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从宏观经济体系分析到微观经济行为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入研究能力,研究方向不仅限于传统的经济政策分析,还包括金融史、企业史以及经济思想史等内容,课程包括“全球经济史”和“比较经济发展史”等。

LSE凭借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历史方法论领域的深厚积淀,为理解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研究资源,尤其在研究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方面表现突出。2018年,LSE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举办了一场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研讨会,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参与国家的发展路径,特别关注了这一倡议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联系,以及该倡议对现代国际贸易路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中国在中亚及东欧的铁路和公路建设项目,深入探讨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例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以及提高地区经济联动性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层次性和复杂性,还展示了其在塑造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经济数据,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基于实证研究的决策支持,提升了理解全球经济动态的多维视角。

总结LSE在经济史领域的学术贡献,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对全球经济史产生了深远影响。LSE的教授经常在研究中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例如,经济史学教授邓钢(Kent G. Deng)专注于探索中国经济的历史与发展,以此为全球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中国视角。在其代表作《发展还是停滞:技术连续性和前现代中国农业》中,他探讨了技术发展对中国农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的连续性与西方的技术革新之间进行对比,揭示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路径,也为理解全球农业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均衡和资本主义停滞》一书则通过分析结构性因素和内外部约束,探讨了中国经济为何未能发展成为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该书于1999年出版,向当时的西方学术界系统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和成就,挑战了长期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的西方经济现代化传统论述,深化了对全球经济差异化发展的认识。这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为全球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增进了对经济历史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曾任教于LSE的马德斌教授也是一位活跃在国际学术界的经济史学者。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和东亚的长期经济增长,特别是通过丝绸生产和出口的案例研究,探讨了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路径。其研究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阐释经济发展和制度变化的历史轨迹,深入比较了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的发展差异。

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术研究的展开,LSE经济史领域的教授们不断推动着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加强了中英以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这些成果不仅为学术界带来新的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基于历史的见解,影响了全球经济史的学术讨论与政策制定。

先进技术理念助力双方未来合作

展望LSE与中国未来可能的学术合作发展方向,可以预见到几种具体的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首先,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LSE可与中国学术机构合作开发在线课程和远程学习平台,这不仅可以扩大双方的教育影响力,也可以使更多学生无须跨越国界即可享受优质国际教育资源。

其次,技术革新尤其是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为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工具。LSE与中国学者可以借助彼此优势,共同探索大数据在政治经济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历史经济数据,预测经济趋势,这将极大丰富传统的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此外,教育模式的变革,如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也将是LSE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这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LSE与中国的合作还可以围绕全球经济治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展开。双方可共同开展有关全球供应链重构、绿色能源政策等方面的合作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项目和研究方向,LSE与中国将在未来实现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

从20世纪初至今,大量中国学生学者在LSE学习和研究,双方也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以此激发了深刻的见解。双方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领域学术界的交流,更为全球经济领域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前全球化和多极化背景下,持续的国际合作对于理解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问题至关重要。LSE与中国的合作模式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一个合作与研究并重的范例,进一步推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研究向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方向发展。(作者 王羽莎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专业)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6期)

作者:王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