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医生认为,痛经由于肝郁气滞、寒邪凝滞、湿热郁结等因素导致的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可见“不通则痛”,可通过中药,艾灸,中药穴位贴敷,温针灸等传统疗法调理体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痛经是指女性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剧痛晕厥,亦称经行腹痛,如果痛经影响了正常生活,应及时就医。

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主要原因如下:

1. 子宫颈管狭窄:女性宫颈管狭窄会导致经血外流不通畅而产生疼痛,即出现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会导致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内缺血、缺氧而引起子宫肌肉痉挛收缩,从而导致痛经。

3.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腺肌症,等会影响经血外流不通畅而导致痛经。

4.避孕工具:如果体内存在避孕工具,尤其是宫内节育器,常常会使痛经的程度加重。

5.压力过大:精神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对疼痛更显得敏感。

6.贪吃生冷:生冷、寒凉的食物会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从而引起痛经。

7.作息不规律:生活作息不规律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和痛经。

8.嗜好烟酒:烟和酒的成分都会对月经的生理过程有干扰因素,容易导致痛经的发生。

9.剧烈运动:经期剧烈运动可能使经血从子宫腔逆流入盆腔,造成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痛经。

10.遗传因素:痛经可能会遗传,女性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痛经的预防:(1)饮食均衡,(2)多补充矿物质和蛋白质,(3)用干姜煮水泡脚,(4)用暖宝宝或者热敷贴 贴腰骶部和小腹来缓解痛经,(5)禁烟酒以及冷饮和咖啡,(6)建议痛经手脚冰凉时可煮红糖姜枣茶或者益母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