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病逝之际,得知噩耗的贺子珍却对此异常冷静。

“主席身体不是很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

就在此后,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毛主席追悼会实况的她,口中不断重复着一句话。

“毛主席被江青害死了!”

直到“四人帮”被粉碎,贺子珍的精神才算重新振作起来,在工作人员的照顾下走完了生命中最后的8年。

1984年4月19日,这位历经坎坷的老革命病逝于上海,享年75岁,有关于她的后事问题,上海市委不敢自作主张,随即通过中办向邓公做了请示。

“中央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邓公果断定下葬礼规格后,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举行,包括邓公、胡耀邦、陈云在内的重要领导人纷纷敬送花圈。

可在一些人看来,没什么丰功伟绩的贺子珍,根本没有资格享受如此高的葬礼规格,邓公当年为何还会如此批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从政绩角度来看,贺子珍在建国后的确没有什么建树,可在邓公等真正了解这位“铁娘子”的革命同仁眼中,她虽历经一生坎坷却将新中国女性的光辉形象演绎到了极致,她的一世傲骨值得顶级规格的葬礼。

1909年生于江西永新,自幼就有着刚毅泼辣性情的她,一路顶住旧社会恶俗学习先进知识,刚满16岁就加入共青团,北伐军打进永新县后,她还成为当地首任妇女部长兼共青团副书记。

18岁跟随哥哥贺敏学来到井冈山之后,贺子珍很快成了红军旅长何长工手下唯一的妇女队长,还因此赢得身边人的一致好评。

“她作战勇敢,机智灵活,骑马打枪,都很在行,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带过兵、打过硬仗的巾帼英雄。”

就在与毛主席相知相爱后,他们度过了整整10年最为艰苦的战斗生活,一方面,贺子珍先后生育6次却仅仅留下李敏1个女儿,一方面,无数次经历枪林弹雨让她屡屡身负重伤、九死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段岁月也是毛主席政治生涯中最为艰难的阶段,尤其是遵义会议前的数次身处逆境、身患重病,贺子珍始终寸步不离地照顾着他,可谓体贴入微,这也足以说明两人身为夫妻的情深义重。

因为女强人的天性使然,让贺子珍一直追求家庭、事业双平衡,在她心中,自己也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革命事业,两人因此出现了越发不可调和的矛盾,直至她赌气前往苏联。

从1937年底到1947年东北解放,身在苏联的她经历过丧子之痛,却始终尽全力照顾着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母子四人患难与共,就在回国之际,迎接她的却是孑然一身的命运。

实际上,就在毛主席选择与江青结为夫妻之际,党中央很多领导人都对此表示反对,抛开他们对江青的成见不谈,这些人与贺子珍都有着深厚的革命交情,邓公也是其中一员,要说贺子珍当年如花木兰一般的飒爽英姿,凡是见过的人都会终生难忘,这一点注定是江青此生望其项背的存在。

回国后的贺子珍却因为江青的从中作梗无法进入北京,再加上身体、精神情况的越发不济,后半生的不少时光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即便如此,这位铁娘子依旧有着傲人的品格和胸怀,有两件事足以说明她的铮铮铁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件事是1975年她去参观位于三亚港十几海里的西瑁州岛,正值十年动荡岁月,听闻战士们小心翼翼地称呼江青为“首长”,只见她的反应极为愤怒与严肃。

“不要提江青,她算什么?要不是我当年离开去了苏联,她是钻不了空子的,也不会有今天她给党和人民带来的祸害了!”

另一件事是贺子珍曾保存的一张特殊证件,早在1950年,华东医院就对她做出“右肺及右腋胸壁有金属异物,残废等级可为三等甲级”这样的诊断,在华东局指示下,上海市民政部门发给她《革命军人残废证》,每年可领取330元补助金,可她生前从未领取过一次。

每每亲人提及这笔补助金,她总是表示要留给国家,好让困难的残废军人受到更多的帮助,唯有感同身受才能知晓个中滋味。

因为各种原因,贺子珍的确没能在归国后继续发光发热,甚至因为江青的忌惮而处处受到限制,长年遭受病痛折磨之际,她依旧尽己所能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此等胸怀绝非常人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6月,全国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决定增补她为全国政协委员,与此同时,她也得以自由出入北京,就在拜访毛主席纪念堂之际,面对此生至爱的毛主席,这位铁娘子的坚忍令人动容。

1984年3月,中风偏瘫再加上多种并发症让贺子珍开始高烧不退,虽说党中央为她配备了国内最好的医疗条件,还是没能挽留住她辞世的脚步。

弥留之际,难得清醒的她还曾笑着安慰家人不要担心,只字不提自己遭受的病痛,直至安静地离开,由此也就有了前文提到的那一幕。

在邓公的指示中,“骨灰放一室”正是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保存中央领导人骨灰的地方,仅凭这一点注定贺子珍葬礼规格之高,也足以说明邓公等老革命对她深深的敬佩与怀念,这其中还有太多的意难平。

有人说,贺子珍的一生充满悲情,可从为国奉献角度来讲,她永远都是值得缅怀的巾帼英雄、坚定的革命者、卓越的时代先进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