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在攻打锦州时丢失了牛郎山(实为小紫荆山)阵地,但没有及时报告。刘亚楼得知以后大怒,直接在电话里大骂:“什么,丢了?怎么搞的,你们高粱米白吃了?为什么不报告?少啰嗦,我问你为什么不报告?”

此时一旁的林彪也发话了:“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下面要追究,首先是他们的司令员跑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决战》林彪剧照

最后罗荣桓亲自到8纵去处理此事,8纵司令员段苏权被狠批了一顿,差点被撤职。

很多看完电影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段苏权的指挥能力确实不行,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帝哥就来说说段苏权的8纵在辽沈战役期间的故事。

1947年12月初,时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段苏权突然接到通知,火速到朝阳参加军事会议。段苏权到了朝阳以后,才知道自己已经取代黄永胜,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司令员。段苏权对此感到有些惶恐,因为他在8纵属于“外来户”,他担心初来乍到的身份会影响到后面的指挥作战。

不过在这年的“冬季攻势”中,段苏权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挥才能,8纵打得很不错,在新立屯一战歼敌4000余人,还受到了中央的表扬。1948年3月,东野各部队休战整训,8纵的军政训练进展顺利,这让段苏权感到心情十分舒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苏权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后,段苏权带领8纵3万余人南下,从9月23日到25日,段苏权指挥部队消灭敌93军暂22师2个团,夺占葛文碑、大薛屯,截断了锦州与义县的通道。

9月26日凌晨3点,东野总部电令8纵迅速封锁锦州外围机场,阻止国民党军队向锦州增援。8纵的参谋处人员收到电报后,因为参谋长黄鹄显疲劳过度,没有起来及时处理,直到早上7点,电报在积压了4个小时以后,才送到段苏权手里。

段苏权收到电报后,马上和纵队领导开会研究,大家认为总部的指示不太明确,因为锦州外围有两个机场,一个是废弃的东郊机场,距8纵较近;另一个是可以使用的西郊机场,在9纵附近。几个指挥员争论起来,认为使用8纵穿越或者绕过9纵封锁西郊机场,似乎不合常理。

上午10点,段苏权让参谋给总部打电话请示:“锦州有两个机场,东郊机场已几年没用,西郊机场正在使用,请示应该封锁哪个机场?”

电话那头的刘亚楼听后大怒:“两个机场,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封锁哪个,还用请示吗?你们是吃草的还是吃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决战》刘亚楼剧照

段苏权知道,这次不管怎么说,是8纵贻误了战机,他马上命令8纵23师在黄昏时封锁西郊机场。不料下午3点时,东总又传来命令,改由9纵去封锁机场,8纵不用去了。这一变更不知道证明谁做错了,段苏权当时也不敢追问。

但此事还没有结束,9月29日19时,林彪给中央军委发电,称8纵和9纵担任封锁机场任务时,因为游击习气太重,耽误了两天时间,导致敌人用飞机往锦州多运了2个师。其实敌人只往锦州多运了2个团,但这却被林彪有意夸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

毛泽东收到电报以后,非常不满,在第二天回电说:

大军作战,军令应加严,8、9两纵耽误两天封锁机场,应予批评。

段苏权在收到军委的批评后,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在当天的日记里无奈地写道:

此事应引起严重警惕,切勿在执行任务中随便乱提意见,应老老实实执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事后罗荣桓曾对刘亚楼说:“敌空运的飞机在西郊机场起落,他们还来电请示,这固然不对。但我们司令部下达命令时如果详尽一点,明确指出是封锁西郊机场,不是就不会出现这一差错了吗?”显然罗荣桓认为,封锁机场出现的差错并不能全怪段苏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荣桓

10月14日11时,攻锦战斗开打。战前林彪决定由2、3纵由北向南并肩突击,7、9两纵由南向北直攻,8纵则由东向西攻击,首先攻占东半城,他还亲口交待段苏权:“你纵的任务是助攻,吸引牵制敌人,配合主要方向突破,你们吸引的敌人越多,挨的炮弹越多,完成的任务就越好。”

林彪的命令,决定了8纵在此战承担的是“啃硬骨头”的任务。因为1纵是战役总预备队,林彪许诺将1纵炮团配属给8纵使用。

但攻锦战斗打响以后,1纵炮团因为大凌河水涨和道路泥泞,迟迟没有赶到锦州。而8纵只有94山炮2门、美式山炮3门,其余全是小口径41山炮和38野炮,远远不具备摧毁敌人坚固工事的能力。8纵虽然只是辅助攻击,但如果一味等待炮兵而不行动,必定会增加主攻方向的压力和伤亡,于是段苏权果断下达命令:集中全纵队所有的火炮,冒死实施抵近射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8纵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直到19时15分才在锦州城的东北角打开了一个宽200米、深300米的突破口。8纵攻入城内后,占领了敌第6兵团司令部和范汉杰的指挥所,俘虏敌93军军长盛家兴、暂18师师长景阳、暂54师师长黄建镛以下7000余人,毙伤敌3000余人。

从入城的时间来看,8纵确实比比南北对进的两个集团晚了6个小时,但这一是因为炮兵严重不足,二是遭遇了敌人的主要防御兵力。8纵以攻锦六分之一的兵力,攻击了三分之一的正面,牵制了三分之一的守敌,而且歼敌1万余人,可以说是真正啃了硬骨头。

但林彪再次抓住8纵晚进城一事大做文章,他在给军委的电报中两次玩弄文字游戏批评8纵,一次说:“30分钟后,除8纵外,全线突破。”还有一次说:“8纵于晚19时攻入城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左)

我军攻占锦州后,段苏权又带领8纵参加了辽西战役,在追击向沈阳逃跑的廖耀湘时,8纵直属机关与向东突围的国民党新22师一部在前尖岗子遭遇。当时段苏权率领的8纵直属机关只有一个连的警卫部队,但他临危不乱,果断指挥警卫连向敌军发起冲击,杀伤了不少敌人。此时7纵一部听到枪声后马上赶来,他们在段苏权的指挥下发起冲锋,很快结束了战斗,共俘敌600余人。

此战结束后,罗荣桓幽默地对段苏权说:“苏权同志,你在前尖岗子还当了一下子‘连长’,打得很勇敢嘛!”

在辽西会战中,8纵歼敌万余人,圆满完成了外线迂回,阻敌南撤、东逃的任务,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全歼廖耀湘部提供了有力保障。

辽沈战役结束后,段苏权本以为自己可以率部入关,继续参加更大的战斗。但此时东总发来一纸调令,将段苏权降职调往东北军区任作战处长,同时恢复了黄永胜8纵司令员的职务。

为什么林彪要如此“针对”段苏权呢?因为8纵是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13旅、16旅、18旅组建而成的,黄永胜任首任司令员。但冀察热辽军区党委认为黄永胜只管打仗,平时打猎、玩麻将、跳舞、逛都市,花钱大手大脚,部队松松垮垮,所以多次建议林彪换掉他,由段苏权接任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永胜

林彪与黄永胜在井冈山时期就在一个部队共事,两人的私交很好,但在冀察热辽军区的多次要求下,他不得不把黄永胜换掉。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在一次谈话中透露了自己“针对”段苏权的真实原因:“段苏权是一个老实人,我不是针对他,我主要针对冀察热辽。”

段苏权在离开8纵后,从别人口中得知,他在东野留下了“不会指挥,打滥仗”的名声,这让他耿耿于怀了一辈子,所以他晚年多次找机会宣传8纵能征善征的事迹。有一次,段苏权对著名作家权延赤说:“我老了,身体不行了,过去没讲过,现在想说。8纵在东北牺牲6000多,不讲讲,不好见他们……”

晚年的段苏权仍在抓紧时间写8纵的战史材料,1993年9月,他因用脑过度,引发脑溢血,第二天凌晨便昏迷不醒住进医院。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病逝,享年7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段苏权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