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经常说中国发展隐身无人机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中国军队塑造非对称优势的关键方面。此前,我们看到的中国隐身无人作战平台已经非常多了,有攻击-11、彩虹-7、天鹰、无侦-8等等,主要来自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航天科工两大军工集团。所以,当我这几天看到一张照片,央视节目中中国军队的代表和技术人员,带来一些外国军代表访问西安的一家民企,并近距离观看了一架代号叫“飞龙-2”的无人运输机时,还是感受到了一点震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要说是一家民营企业,就是军工企业想研制一款飞翼布局的无人运输机,其面临的困难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这家民营真能将“飞龙-2”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其面临挑战必然是空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定位要准确。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如果向中国军队和国际市场上推出一款飞翼布局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其面临的竞争和阻力可能是非常大的。公开的资料显示“飞龙-2” 最大起飞重量22吨,载荷6吨,最大航程超过7000公里。如果是一架察打一体无人机,其完全就是接近于轰炸机的定位,必然面临着彩虹-7和攻击-11的竞争,甚至与飞豹、歼-16和轰-20等机型的功能定位都存在一定的重叠。而且,这家公司是否取得军品生产资质,都面临不小的挑战。所以,“飞龙-2”定位成一款飞翼布局的无人运输机,未来再发展成为无人空中加油机,有可能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为,飞翼布局的无人运输机不但运输效率超过传统布局,而可以大幅度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是未来运输机气动布局的发展方向。而如果“飞龙-2”能发展成为一架无人加油机,比如向战斗机能提供6吨左右的加油量,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空军在西太平洋方向的作战灵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获得合适的动力装置,控制总体成本。“飞龙-2”如果就是定位成为无人运输机,不但能军用,当然也可以民用,飞翼布局无人机的大载荷能力也非常优秀。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相关配套企业能否提供一款高水平的涡扇发动机,还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该机22吨的起飞重量,可能需要两台非加力版本的岷山发动机,这就需要中国小推力涡扇发动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甚至能将价格打到白菜价。可见,中国发展更先进的飞翼布局无人运输机,仍受限于先进的动力装置,我们有期待,但是也有差距。“飞龙-2”只有把价格打下来,才有可能在军队和民用市场上有更好的前景。

第三、优先出口给国外,仍然是发展成功的一条捷径。当今国际军火市场上,在彩虹-7推向市场之前,还缺少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更不要说是隐身无人运输机了。中国民企以出口无人运输机的方式出口察体一体无人机,其门槛就能进一步降低,但是对采购国来说诱惑力同样很大。因为,到了外国客户手上,你运输的是普通物资,还是在空中投放炸弹,我们也不可能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而言,中国当前仍非常需要飞翼布局的无人机,这里面就包括无人运输机和无人加油机,如果飞龙-2才未来能获得合适的动力装置,并且优先推出国际军火市场,就有可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甚至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果中国军队从民企采购飞翼无人机,也可以说是引入一条“鲶鱼”,让中航工业和航天科技相关企业的竞争压力变大,从而助力中国无人化隐身作战平台的爆发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