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2025更新后,不少学生在倒戈澳洲,尤其是双非的一本的学生,本身拿到了英国前百的学校,但又没能冲进前50,看到澳洲大学这么给力,内心是犹豫和彷徨的。觉得英国这边是不是最终性价比不如澳洲的前50。目前好多私信来问我的都是这类问题。

今天写个长文统一回答下,是选择英国QS前50-100还是澳洲前50?

一、如果你极度依赖排名,想加强自己学历信任背书的!

国内很多学生是焦虑的,很多还对自己未来是迷茫和困惑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会无限在排名里面循环往复。走不出qs或其他排行榜设的怪圈。当然也知道的确是有一些排名不怎么样的学校的学生一样能出人头地,一样能拿到好的结果。但这种自信,或那种概率总觉得自己不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这群学生最大的担忧,所以只能无限刷更好排名,买个所谓的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就是安全感这个词。qs前50对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就是用来买安全感的。毕竟其他他们也不明白,未来是否可期也不知道,好学校的牌子犹如一个强化他们学历信任背书的东西。就像做金融的要cfa的证书一样,这是捆绑在一起的。花了不少的钱去留学,留学到底是消费还是投资,虽然取决于不同的人,但大多数还是希望能物超所值的。

所以,对于那些本科本身就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你本科是那种说出来人家听不见回音的那种。你还有啥好犹豫的,直接刷排名就是,什么专业你都可以放弃。没必要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把成绩刷刷好,直接申澳洲的前50就可。澳洲的前50没有list要求,对均分要求也不高,部分学校文书都不要,唯一门槛就是雅思,语言过关,好学校就在手了。英国后50就没必要去努力了,冲了半天,可能还被人家卡list了,不卡list的专业,也是曲线救国得来的,意义真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之后,大多求职,没人会在乎你本科是个野鸡,或双非多少名,人家只知道你最高学历是什么学校,然后又是留学生身份,也不需要你拿一等或荣誉毕业,你只要安稳毕业即可。回国一样好就业,最起码第一关简历部分都能过去。至于就业后,你能不能更进一步,几年后到管理层,再到合伙人,或者跳槽到更好的企业。那就都是个人能力的事了,学历到硕士部分其实就业足够了,而且是名校的硕士没啥太大的缺陷了。又不是那种起手本科和硕士都要抓一抓的那种企业,这种毕竟于整个求职系统来说,还是稀少的。

二、不想逼自己的,家里有安排的,不需要锦上添花

留学这个事,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想刷学校的,学校在qs前百就行了,至于是不是前50,没必要。很多学生对自己还是心知肚明的,不会逼自己,也没必要逼自己。很多这类学生,相对就没那么内卷,家庭条件也比较宽裕,类似于江浙沪独生子女,没必要那么一顿折腾,毕竟家里也没矿要继承,也不至于落魄到需要靠自己三瓜两枣的工资来资助家庭。只要自己过得好,全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家里不太指望你很会搞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类的留学生,你们没必要去为了区区排名,牺牲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本身的背景,适当地去选择学校即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学校,专业即可。没必要像其他学生那么功利,被大环境搞得那么难受。人这一辈子读书已经花掉了三分之一时间,工作又要花三分之一还要多,留给你享受的时间不多的。没必要事事和自己过不去。

早点学会和自己和解才是正道,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自由选择英国后50还是澳洲前50。如果你喜欢澳洲的地广人稀,喜欢他们的福利,或者想要有机会留那边拿身份。你可以主攻澳洲。或者你只是单纯喜欢腐国,喜欢这种一直想探寻的英伦范,喜欢这边一年制的快节奏,你也可以来英国。不需要有太多的利益得失在里面,自己喜欢,然后好好感受,体验当地生活,文化,不冲着学位和学校本身去,让自己留学生节奏很有生活感,这其实也是正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现在的留学生,就是太过焦虑了,太过为排名去计较得失了,反而错失了这种生活质感。你看上去错过的是这种生活质感,其实会反馈在你心态上,你不够松弛,你很拧巴,你会顺便在接下来错过很多机会。无论工作还是婚姻。当你足够松弛的时候,你会收到很多品质生活善待的。你有见过多少高学历的工作狂,家庭婚姻幸福的,其实很少的。

三、绝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

留学这件事,当你看清了本质,知道这个东西就是消费之后。你把滤镜都去除之后,你会渐渐明悟自己到底是需要追求什么的,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去纠结澳洲的前50还是英国50-100就没那么重要了。

学校排名本身就不值得你为之大动干戈,你核心需要的其实是毕业后你想追逐的东西,无非就是功名利禄以及资源这些东西。你要名,你就疯狂刷好的学校就行,毕竟全球前50的学校,基本个个都在国内有名气,毕竟稀缺。如果你需要利,那只是学校的头衔其实不行的,你要利用学校好的资源,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你一起搭伙去做一些项目,从而完成变现,但这种所谓的好资源的学校,一般靠前qs的学校不太有,因为大家都比较去追求排名,就像高考里面的好学生一样,学生思维太浓厚,反而那些调皮的,思路野的学生,他们点子多,需要用人多,可以带你。但他们一般成绩会比较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举个例子,我前阵子有个学生,他想去读二硕,我就建议他去澳洲看看。他目前一硕即将毕业,在读期间和同学一起做有关球赛的这种类似旅游团性质的生意。看似一个小项目,学费早就赚到手了。还想继续折腾,看看有没有其他学校遇到能共同搞项目的友军。毕竟这种东西,澳洲很多学生的确是好几个项目一起搞的,有搞二手车的,有搞汽车零件的,各种你不知道的资源多了去了。他这种以寻找资源的方式,就适合继续读下去,否则真没必要浪费资金去刷二硕了,读书的时候,同时可以遥控英国这边已经成熟的项目。

就你需求明确后,你要不要好的学校,要刷几个硕士学位,都是可以的 ,留学核心还是要去学会利用你的圈子去勾兑资源,你小白,就找个大腿去抱一抱,让有东西的人带你们入行。别老想着打工求职,求职一辈子到头来基本都是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了个结:其实选学校,选地区,归根到底还是根据你心态去调整你后期的走位。你要预判你真实需求是什么,如果你比较肤浅,你就弄排名即可,但弄完之后,毕业之后,你还是会继续纠结的。因为你没发现你本身的问题,解决不了,你会很难受。尤其是第一种学生。

像第二种学生,家里资源比较不错,本身心态也好的,这种学生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因为这种生活感就是很多人学不会羡慕不来的东西。很吸引人的。

至于第三种,你想明白了,也就能忽视这种榜单了,能忽视榜单的时候,其实你境界就高了。也不需要通过学校,排名这种比较虚的东西去借力了。你整个人就能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