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7日上午,“青春赋能 文脉传承——武汉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第一届武汉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博物馆举办。

此次活动围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策划了一系列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活动内容,鼓励引导青年学生亲身参与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全面展现武汉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值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年,又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博物馆,共同推出了“寻迹江城——武汉考古四十年成果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过往,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国家建设的蓬勃发展,武汉地区考古事业也应运而生,随后逐步发展壮大。1984年7月,武汉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立,负责整个武汉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1997年12月,机构更名为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年12月,加挂“武汉市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四十年来,经过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武汉地区从史前到历史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得以发现和研究,为武汉地区历史文化发展构建了完整的考古学序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迹江城——武汉考古四十年成果展”共分为五个部分,精心挑选了400余件珍贵文物进行展出,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近现代。展览以时间为轴,通过近30项考古发掘成果,阐释了武汉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彰显了考古学科在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6月7日的展览开幕式上,市考古所首次发布了《寻迹江城——武汉考古宣传片》,以考古工地记录和文物近距离实拍为亮点,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全面展现了武汉考古事业的成果和考古工作者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上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张硕研究员做客考古所公众考古学术沙龙“说考古”,为观众带来了《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为什么要考古?》主题讲座。从盗墓与考古的区别到西汉女尸的发现,从水下考古到天文考古、科技考古,从武汉考古大发现成果到考古事业的未来展望,考古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座结束后,约30名青少年学生参加了市考古所的首次“趣考古”小课堂,在“穿越时空的匠心——文物修复体验”青少年研学活动中,老师全面介绍了文物修复的由来和发展历史,现场展示评估与准备、清洗与整理、拼接与粘接、补缺与塑性、监测与评估等陶瓷类文物修复步骤,并带领同学们模拟体验修复过程,让破碎的“文物”绽放新颜。未来,“趣考古”公众考古系列活动将立足武汉考古特色,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和成人文博爱好者分别推出更多精彩纷呈的体验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展出时间为6月7日至10月,市民可前往武汉博物馆古代史展厅(第一展厅、第二展厅)观展。展览期间市考古所同步策划了系列公众考古互动活动,设置了体验区和打卡区,观众可在观展的同时寻找历史的线索与答案,并获得精美文创纪念礼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载于考古武汉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