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少将的经历可谓是非常传奇,他13岁参加红军,17岁以司号员的身份临危受命指挥两个连击溃军阀进攻,28岁当团长,29岁当旅长,32岁就成为副军长,在六七十年代,他更是以一己之力保护了数百名将帅后代,他就是开国少将肖永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永银是河南新县人,原名肖永寅,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担任了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一职。

肖永银参加红军的时间非常早,当年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根据地后,肖永银所在的11师33团在江油的大岗山打了川军一个阻击,当时连续打了一周,部队伤亡惨重,而川军不断加大攻势。

此时,团长张昌厚冷静地观察阵势后,心里有了主意,他打算利用两个连队从一侧斜着插下去,冲乱敌人阵脚,再以全团所有兵力从正面压下去,必能将敌人击溃。

然而让张昌厚为难的是,因为连续血战,全团的连排长都找不到一个了,派谁去指挥这支奇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这时,旁边一个人扯着嗓子喊道:“给我两个连,我帮你打下去!”张昌厚转过头发现是团里的司号员,这个人正是17岁的肖永银。

肖永银号吹得不错,要不然也不能成为全团号兵的头,但他实在太小了,吹号还行,但领兵打仗到底行不行?

肖永银见团长犹豫,上前一步说道:“团长,没人了,你就让我上吧!”

张昌厚也确实抽不出人来了,他将肖永银叫到跟前,仔细交代了一番,一挥手:“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也没有带过兵的肖永银勇气十足地带着两个连队从侧边冲了下去,川军果然阵脚大乱,见此,张昌厚立即指挥部队从正面压下去,敌人被打得大败,满山乱窜。

肖永银杀得正过瘾,见前面一个川军军官的手里拿着一把盒子枪,便想要夺过来,但他没想到,乱战之中什么事都能发生,远处有一个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伴随着一声枪响,他倒在了山坡上。

等部队打扫完战场后,卫生员告诉张昌厚,肖永银的左肺被子弹给穿透了,现在没什么药,能不能活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肖永银一直昏迷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早上,卫生员给他换药时才发现他哼哼了两声,张昌厚得到汇报后立即赶了过来,摸了摸他的额头,又试了试脉搏,长舒了一口气,看样子是活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那就是部队很快要进入雪山草地,按照上级指示,像肖永银这样子的重伤员,不能跟着部队行动。

这天,抬着肖永银的担架经过张昌厚身边时,张昌厚让停下,肖永银还在昏迷着,张昌厚实在不忍心将这个小号长留在老乡家里,大岗山一战,要不是肖永银主动请缨,很难说结局如何。

担架员见团长不说话,也不敢走,索性将担架放在了地上,这时军长许世友过来,见张昌厚站在担架旁发呆,主动询问了情况,张昌厚连忙将事情说了一遍,许世友听后说道:“这有什么难办的?舍不得就带着走嘛!”

张昌厚大喜,连忙给担架兵下令:“抬着走,抬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战之后,肖永银正式走上了带兵打仗的道路,逐渐成为我军的一员猛将,多年后,肖永银又成为了许世友的手下,他对许世友说:“要不是你决定抬着我走,我肯定过不了雪山草地。”许世友笑着说道:“那是张昌厚不愿意把你扔下。”

在此后的戎马岁月中,肖永银屡立战功,成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官,并在朝鲜战场上参加了金城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赫赫威名,回国后,他被分配到了南京军区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