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截至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进京水量达100亿立方米,“南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成为北京的主力供水水源。

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介绍,为让“南水”惠及更多的人口,北京建成了郭公庄、亦庄、石景山等配套水厂,处理能力达每日470万立方米,“南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原来的1.0提升至1.3。同时,北京还持续在制水和配水环节下功夫,通过精进水厂处理工艺、改造老旧管网、完成自建设施供水小区和单位的水源置换等措施,确保“南水”的供水水质,提高“南水”的利用效率。

  图为北京密云水库向下游的潮河河道补水。(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北京密云水库向下游的潮河河道补水。(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南水”进京以来,北京市河湖生态环境逐渐复苏,水生态功能大幅提升。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调度管理科科长李述介绍,近年来,北京河湖水系总体全面还清,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图为密云水库鸟岛上的鸬鹚在喂养小鸟(2024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密云水库鸟岛上的鸬鹚在喂养小鸟(2024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有“南水”加持,北京仍是一座严重缺水的特大型城市。为此,北京市始终把节水、治污、保水放在首位,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田晨旭、王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