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孙海天

在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卫生院仁里村卫生室里,王大涛刚整理好门诊患者的看诊记录,又接着翻阅起了村中慢性病患者的随访记录,为近期的下乡随访计划做着准备。

在上午的门诊工作结束后,王大涛就会背上5G健康一体机,顶着中午的烈日匆忙下乡:“村民平常要外出务农,只有吃午饭的空隙在家,趁着他们在家的时间,赶紧给他们做慢性病随访,每季度随访一次。”

仁里卫生室辖区服务着11个自然村,共服务3425人口,王大涛所负责的慢性病随访的人数将近200多人。

王大涛详细的介绍了他所负责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次下乡随访的工作,主要是给65岁以上的老人做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并逐一做好记录,建立健康档案,还有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另外,会定期在村里给35岁以上的村民测量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及早的介入治疗,提出相应的治疗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大涛医生俯身为村民体检

虽然会组织开展定期的体检,但王大涛深知,早预防比早发现更有效,只有不断增强村民的健康意识,让村民能从日常生活开始养成健康习惯,才能把各种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

为此,王大涛越加重视医学科普工作,他说道:“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我还会在村里组织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工作,主要是面向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宣讲,就是想让他们掌握疾病的日常管理技巧,教会他们能正确解读体检报告的数据,少些担忧,保持好心态。”

另外,王大涛经常在每个自然村开展巡诊工作,配合新坡镇卫生院,将各种医学宣传资料分发到村民手中,让防病抗病知识能切实的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同时,他还会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优越性,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便利。

在仁里卫生室里设置医学科普专栏,在门诊区的显眼处还张贴着收费标准公示表,王大涛介绍道:“卫生室的收费标准,都会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就是想让群众花小钱,能放心就医。”

目前在仁里卫生室按照海口市龙华区卫健委的规范设置了标准的“四室”,配备5G健康一体机诊疗设备,配备使用达80种以上常用药品,王大涛会统一在卫生院采购药品,让村民在卫生室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慢性病常用药。

谈起卫健委对卫生室建设的支持,在岗多年的王大涛深有感触,除了硬件上的支持,卫健委也尤为重视提升乡村医生的个人能力,他介绍道:“海口市龙华区卫健委每年都会组织像我一样的乡村医生,到卫生院或医疗集团总院参与基本医疗、公共卫生、5G远程诊疗等培训,鼓励我们多学习,提升学历层次。”

“所以,我也报考了执业助理医师证,想继续进修,考上了不仅能更好的服务村民,卫健委还有相应的激励政策。”聊起自己的考证之路,王大涛直言再难也不会放弃。

在乡村医生岗位上已经坚守了近二十年,他笑着说道:“肯定会一直坚持下去!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村民一个电话过来,我都会赶过去给他们看病。只要村民需要,我都是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