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御风行——西北工业大学

2024‘三航’科技油画展”上

画家李海俊通过

93幅绘画作品

展示“三航”科技和文化力量

本报专访李海俊

请他谈谈

笔触色彩的变换背后的

航空故事

《猛虎出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表现直20的机动性和操控性能,我将直升机的'出场'设计为低空角度钻出丛林。旋翼气流吹动周围的树木、地面的杂草、树叶,让观众感受到空气中强烈的风感。

画面中吹起的树叶为真实树叶,观众距离作品越近,越能感受到'吹'的真实氛围。”

《歼7E首飞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歼7E的创作思路最初比较复杂,开始想以人文为主,但是人员众多,难以取舍,收集的资料大多为合影照片,在构思上很久不能完善,后来看到一幅雨中的歼7飞机后受到启发。

画面以涂装黄色蒙皮的歼7E和雨中进行保障的机务为主体,斜着画下来的白色笔迹营造风雨环境,凸显航空人在研制过程的艰辛、执着与内心的热爱。

这幅画完成于画作起运前一晚,当时颜料还没干透。”

《致远方—5381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知道西工大一个班出了三位飞机设计师的故事时,就萌生了把三位总师画在一幅画里的想法。根据三人同台朗诵《致远方》为线索,我在构图上以人物视线方向为主,色彩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红黑配色(书法字+红色背景)增加画面信息量。这幅画篇幅不大,但在推敲、取舍上花费时间较长。”

《撼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海航展期间,见到杨伟总师,他看完画后,我忐忑地提出签名的请求,杨总欣然答应。

接下来的动作更是让我感动,他很细心地拿了一张餐巾纸,在上面试记号笔的粗细,尽可能保证笔迹粗细和画面相匹配。由此可见科研工作的认真、严谨和追求完美,就像歼20一样。”

《太阳能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飞机前要大量收集、消化资料,在构思'魅影'团队三架太阳能无人机前,我发现了它们都与高原环境相关,所以选择了高原为背景。展出后,团队负责人周洲老师看后给的建议是环境应该再荒凉一些。

亲历者的感觉很重要,我还会做进一步修改完善,航空画就是这样,需要经过科学理性(飞机外形的准确度)和艺术感性(美的表现力)的双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的故事还在继续

艺术的呈现也在酝酿之中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

关注航空

热爱航空

推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激发更多的创造力

来源 | 中国航空报

文字 | 志宇

责编 | 志宇

主编 | 姜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