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政治斗争非“九子夺嫡”莫属,最终皇四子胤禛在角逐中胜出,成为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后对昔日那些政敌兄弟们使用了雷霆手段,把三哥胤祉削去爵位,囚禁于景山永安亭;把十弟胤誐褫夺了敦郡王爵位,圈禁于宗人府;把同母弟老十四胤禵褫夺爵位圈禁于景山寿皇殿。最惨的要属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他俩被雍正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恶名“阿其那”和“塞思黑”,分别圈禁在宗人府和保定直隶总督府。

而老五胤祺作为胤禟的同母亲兄弟,却得到了雍正的善待,这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化不足加之性格谦和宽厚使得胤祺没有参与争位

老五胤祺和老九胤禟都是康熙最宠爱的宜妃郭络罗氏所生,但他自幼却被康熙交给嫡母仁宪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抚育,这位仁宪太后就是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

康熙即位时,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生母孝康章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都还健在,所以康熙尊祖母为太皇太后,生母为慈和太后,嫡母为仁宪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去世,才形成了由孝庄太皇太后和仁宪太后共同管治后宫的局面。

仁宪太后的人品非常谦和宽厚,而且极为笃信佛教。当初顺治皇帝独宠董鄂妃,一直想要废掉仁宪太后的皇后之位。可是由于她宽厚待人,对宫里所有人包括董鄂妃在内都很尊重且有礼数,顺治挑不出她的错处。甚至连董鄂妃都向顺治求情,说如果废除皇后,自己就出家为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情敌都如此维护仁宪太后,宁可自己出家,也不愿看到她因自己而被废除皇后之位,可见仁宪太后的品行是相当不错的。在仁宪太后的教育和引导下,胤祺也笃信佛教,而且性格也是非常谦和宽厚,这也使他养成了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所以在康熙晚年没有参与夺位。

另外在皇位继承人的素养问题上,胤祺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其他皇子很小就接受儒家教育了,可是胤祺幼年却没有学过汉文。由于胤祺自幼在仁宪太后身边长大,仁宪太后是蒙古人,本身对汉文化不太熟悉,她只通晓蒙古文化和满文化,也拒绝让胤祺学习汉文,所以胤祺对汉文化知之甚少。

据《清史稿》记载,胤祺一直到9岁也不会写汉字,不能流畅地阅读儒家经典。后来虽然也接受了传统的儒学教育,但是他“输在了起跑线上”,汉化程度比其他兄弟差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入关之后从顺治开始就一直推行汉族文化,提倡以儒学治天下,尤其康熙更是倍加推崇儒家的仁君治国之思想,让皇子们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所以康熙在选择继承人上就要把汉化程度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这时候“普通话”水平不行就很吃亏了,一个不精通汉族文化的皇子在储位竞争中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胤祺很有自知之明地没有参与进争夺皇位之中。

胤祺后来在接触了汉文化之后,身上既保留了满蒙男人的纯真憨厚,又兼具了汉族男人的谦谨温和。他在康熙诸位皇子中最为谦和宽厚,连对待宫女太监都毫无皇子的架子,十分平易近人,康熙曾评价胤祺为“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

胤祺在生活中还十分勤俭节约、善于持家,当时王公贵族之间流行互相攀比,跟现在一些有钱人炫富一样,唯独胤祺勤俭朴素,不与人攀比。由于清朝实行递降袭爵制度,当时很多家境富贵的王公贵族历经几代人之后爵位越来越低,家族也就衰败没落下去,而胤祺的后人坚持秉承着勤俭朴素的家风传统,一直到晚清时期都还十分富足,所以在史书中对胤祺勤俭加持家的先见之明十分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胤祺这么一个勤俭持家会过日子的人,却经常把钱拿出来救济贫苦百姓,因此皇宫之外的平民百姓对胤祺也是交口称赞,都说五王爷心地善良、待人随和。

胤祺不仅对外谦和善良,对内也极重兄弟情义。在康熙一废太子时,老八胤禩遭到老大胤禔牵连卷入其中,被康熙下旨圈禁起来,与胤禩关系亲密的老九胤禟和老十四胤禵不服,于是两人相约带着毒药去劝谏康熙,请他释放胤禩。

但是胤禟和胤禵两人言辞过于激烈,甚至向父亲康熙表示,如果不释放胤禩,兄弟俩就陪胤禩一同自尽,让康熙尝一尝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痛苦。

康熙极为愤怒,当场就扇了胤禟一个大嘴巴子,胤禵见九哥挨打,又激愤地出头顶撞康熙,这一下康熙更加愤怒,顺手就从旁边侍卫手里抽出长刀要劈砍这俩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情节曾经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演绎了出来,编剧为了突出雍正的正面形象,安排了胤禵的同母哥哥雍正徒手接住了康熙的刀。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是性格宽厚的胤祺干的事儿。

不过胤祺可不是像电视剧中雍正那样用手接刀,而是哭着跪下去抱康熙大腿。他一边为胤禟和胤禵求情,一边把康熙往后拽,使康熙远离两个弟弟。并且胤祺还用身体去挡刀,请求康熙要砍就往自己身上砍,有火冲自己发。

这件事让康熙大为感动,他认为胤祺待兄弟们亲厚、重情义,所以后来第二次大封诸皇子时特意加封胤祺为恒亲王。

事后康熙也派人详细调查,证实胤禩确实是冤枉的,于是将他从圈禁中释放出来。再想到胤禟和胤禵如此为胤禩求情,康熙对这二人重视兄弟情义的表现十分满意,于是在封爵时也把这二人晋封为贝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本身与胤祺关系也比较亲密,加之胤祺表态对雍正继位表示臣服

胤祺除了性格善良宽厚被康熙所喜爱才获封亲王,其实他本人还有不少军功,他曾经率领正黄旗大营跟随康熙亲征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立有军功,后来也一直在负责军务,颇有军事才能,因此胤祺在当时的政治地位也比较高。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胤祺还能坚守本心、不趟浑水,可见其教养和人品。

虽然胤祺没有参与争夺皇位,但是他的生母宜妃和弟弟胤禟却深深的卷进了皇位之争中。胤禟一直是“八爷党”的骨干人员,是老八胤禩的智囊和钱袋子,而宜妃偏爱亲自抚育长大的胤禟,因此也跟着胤禟站队。

在九子夺嫡中雍正成为最后赢家,这完全出乎宜妃和胤禟的意料之外。性格泼辣的宜妃最先表现出对雍正的不肯臣服,她去祭奠康熙时竟然不顾礼仪,乘坐的软轿抢先走在了当时已经晋级为皇太后的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妃在康熙生前极受宠爱,本来也一直压了德妃一头,在康熙四大妃“惠宜德荣”中排名第二。况且由于自己抚育的儿子胤禟与德妃亲自抚育的胤禵关系亲密,宜妃与德妃的关系也比较好。德妃自身性格又比较佛系,并不计较宜妃无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