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连绵、古树参天、溪流潺潺

鸟语花香、民宿别致……

走进盘州市保基苗族彝族乡陆家寨村

藏在格所河大峡谷中的千年古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基古榕树。姚咏 摄

栖息在“枕宿”民宿

眼看云蒸霞蔚、炊烟缭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基云海。敖显模 摄

耳听鸡鸣犬吠、呼吸富氧空气

品尝土鸡红米、感悟诗和远方

这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枕宿·枕山河峡谷野奢度假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枕宿”民宿全名是枕宿·枕山河峡谷野奢度假民宿,2022年12月建成营业,坐落于保基乡陆家寨村。凭借自然诗意的环境和慢节奏的生活理念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古朴典雅的设计风格、精致的现代化设施,特色鲜明、舒适整洁,一营业就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前来入住体验,获得一致好评,先后获评多彩山居·醉美心宿——贵州山地运动型最美民宿、贵州省金山级民宿、贵州“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贵州省2023年示范民宿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枕宿”,老板李科感慨万千,他特别向往诗和远方的自由生活,曾只身前往云南大理开办了一家叫“枕宿”的民宿,通过几年的经营对比,他觉得家乡更美、更适合开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所流云。邓强 摄

家乡陆家寨村位于盘州市保基乡东部,这个古朴而又神秘的布依族村落已有千余年历史,现居住有80户325人布依族村民。村寨至今保留着古朴的建筑,和一整套纺纱、织布、蜡染、刺绣等传统民族工艺。全手工制作的布依族服饰,刺绣精美,造型独特,体现出布依族姑娘的勤劳和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依风情。陈维象 摄

村寨周围长有50余株古榕树,树龄在600年以上,其中最大一株胸径为10.5米,树冠覆盖面积1641平方米,形如巨伞,高20余米,根茎盘根错节,茎上缠藤如巨蟒在树下盘卧;另有一对夫妻榕,根连着根,叶茂根发,风风雨雨厮守几百年,是青年男女“私定终生,白头到老”的见证,也是青年男女“赶表”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榕树。陈维象 摄

围绕布依村寨,有上万亩水田,金秋时节,稻花飘香,青山绿水间,布依人家吊脚楼错落别致,勾画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韵雅景。在这里,不论是听风赏云,还是闲庭信步,颇有“人在画中游”的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眺陆家寨。

为了让陆家寨村成为更多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和远方,李科怀着对家乡独有的认知和热爱,经过跋山涉水勘察、选址、设计、建设、改造,将“枕宿”带回了家乡,继续取名为枕宿·枕山河峡谷野奢度假民宿。

 唤醒“诗与远方”!凉都特色民宿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唤醒“诗与远方”!凉都特色民宿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视频:枕宿·贵州枕山河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别看民宿体量不大,能解决当地就业、乡村振兴、资源整合、提高村寨知名度等问题,我们年轻人在追求热爱之事的同时,又为社会作贡献、利于家乡发展,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谈到为何选择从事民宿行业时李科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眺“枕宿”民宿。

陆家寨村的“枕宿”民宿由7栋民房改造成18间客房,均为正对峡谷的景观房,是集住宿、餐饮、旅拍、文创、度假养生等为一体的野奢旅游度假目的地,12名员工都来自当地,每年通过临时劳务、活动组织、维修等方式,为当地村民解决劳务就业50余人。管理团队全部是六盘水的“90后”,为当地品牌打造和民宿运营人才建设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枕宿”民宿一角。

同时,“枕宿”民宿收购当地百姓耕种的农产品,升级包装并进行品牌化推广宣传销售。2023年向村民采购红米、土鸡、腊肉等土特产金额达10万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色农产品。

“枕宿”民宿还组织员工及对旅游服务有兴趣的村民们开展旅游服务、民宿服务等培训。受“枕宿”民宿的影响,陆家寨村内新开了两家农家乐、一家超市,让村民们也实现了劳动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购红米。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民宿品质很高,每一间房都有它精心独特的布局,非常舒适。”

“在这里游玩心情特别舒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体验过“枕宿”特色民宿后的游客们纷纷晒出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基枫叶。廖小波 摄

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民宿仿佛是一扇窗,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带旺了绿水青山,唤醒了沉睡的乡愁,更提升了当地村民对家乡的建设热情,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不仅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和远方”,也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来源:六盘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