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彩论道

宜居宜业宜游

绘就“青色和美”花园

NEWS

三河街道花园社区幅员面积2.84平方公里,由原来的花园村、爱国村、三河场社区合并而成,以传统花木种植而得名。现有5个安置小区,7个商住楼盘,常住人口27000余人。在“七彩社区”建设中,花园社区坚守“红色先锋”底色,全力推进“青色和美”社区培育。社区具体怎么想、怎么干,我们邀请到了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杨华平,听他谈一谈“青色和美”花园的建设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园社区辖区俯瞰

Q

花园社区建设“青色和美”社区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Answer

杨华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设“青色和美”社区是要聚焦宜居宜业,深化社区精细化治理,推动社区配套升级,塑造城市优美形态。花园社区将“青色和美”培育作为主色调,促进社区环境治理、空间美化和功能完善,展现社区的“人居环境秀美”“社会风尚新美”“群众生活乐美”。

花园社区建设“青色和美”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文化底蕴深厚。丝绸文化、桑蚕文化以及赋予新时代内涵的承顺文化,都是融入花园人心里的文化基因。二是自然风貌得天独厚。毗河、九道堰两条河流贯穿而过,蜿蜒流淌,河岸植被茂盛,郁郁葱葱,二江沱公园环境优美怡人。三是“商旅文体”融合发展。这里坐落着承载千年南丝绸之路古老记忆的景区锦门,西部最大、品类齐全的酒店用品商城,汇聚着特色美食美景的缇香荟广场,宽敞明亮的沸腾球场……这些都是我们社区的生态本底和资源禀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顺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门风情街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沸腾球场

Q

承顺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文化?新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Answer

杨华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顺文化源于建于清代紧挨锦门跨越九道堰的一座现存新都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桥梁——承顺桥。相传这座桥是商人刘守谦在母亲的劝说下捐资修建的,建好后他就以“承王命、顺母意”把桥取名为“承顺桥”,承顺桥历经百年静静见证着三河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兴旺。进入新时代,社区为深挖承顺文化底蕴,打造了“承顺学堂”,培育教育文化品牌,满足居民精神需求,承顺桥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承党恩、顺民意”,后来在开展“我为群众办事实事”活动中,又将承顺文化进一步升华为“承党恩、顺民意、办实事”。

Q

花园社区是通过哪些途径推进“青色和美”培育的?

Answer

杨华平:

我们社区围绕“和美”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做优“花园”表达,显城市之美。配合整治锦门片区整体环境,整理闲散地块改造公共停车区域,缓解锦门景区、酒店用品城及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以金域缇香小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增加蓉香南路河道绿化和公共设施,提升绿色生态环境。二是延续“承顺”基因,显人文之美。开展“承党恩 顺民意 办实事”活动,依托“承顺学堂”进行专业化运营,开展艺体类培训。深化“花园栖居”信访特色品牌,推动党建与信访深度融合、走深走实,助力打造和谐稳定有序的善治“花园”。三是汇聚“园丁”力量,显生活之美。培育“背篼侠”儿童园丁,组建以儿童和家长为主的“背篼侠”志愿者服务队;培育“分时尚”小区园丁,打响“分时尚”垃圾分类特色品牌;培育“信托制”物业园丁,推动小区导入信托模式物业服务,实现小区层面的还权、赋能、归位、固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花园培育“青色和美”社区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Answer

杨华平:

“青色和美”社区培育提升以来,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方式,成功打造富有农耕乐趣的金河湾幸福田园;打通了断头多年的园桂路,解决了社区交通堵点;拆除了酒店用品商城、金河湾立交桥下违建;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完善了居民公约;建设了“易进入,能共享,可参与”的漫时光花园共享客厅,并持续提升漫时光花园共享客厅整体氛围,引进咖啡等消费项目,为居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增强社区造血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时光·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福田园

Q

居民群众对开展“青色和美”社区培育以及社区取得的变化反响如何?

Answer

杨华平:

按照街道统一部署和部门支持协调,社区统筹推动各项提升整治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群众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同时也激励引导了更多的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中来。

我坚信,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花园社区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展示新时代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幸福与归属感。

三河街道原创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