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徐悲鸿与廖静文二人,一个是名满天下的艺术大师,一个是温柔贤淑的解语花,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曾感动了无数人。

但是这段爱情,却因徐悲鸿的早逝,提早画上了一个悲伤的句号。徐悲鸿走后,廖静文独自一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抚养孩子,多年后,她选择再婚,却在晚年感叹:“这是我一生最遗憾的一件事”。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二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君初识如暖阳

众所周知,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最牛的地方,就是把西方的绘画技巧和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完美融合,独创一派!大家可以想想,奔放的西方油画,遇上细腻的中国水墨,那碰撞出的火花,得多惊艳!

他画的马,奔腾跳跃,充满力量,简直就像要从画里冲出来一样! 他的代表作《八骏图》,那可是家喻户晓,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收藏品!

除了画马,徐悲鸿画的人物肖像也是一绝。栩栩如生,神韵十足,简直就像照镜子一样!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关心民间疾苦,创作了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比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等,看完都会让人热血沸腾!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有名气的人,私下里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那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那一年,廖静文还不到二十岁,正是青春烂漫的年纪,但其实在遇到徐悲鸿前,她也未曾想到过自己的生活还会有多大的改变。

因为在遇到徐悲鸿之前,廖静文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湖南姑娘。1923年,她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养成了温柔娴静的性格。

少女时代的廖静文,和那个年代的很多女孩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她热爱学习,成绩优异,梦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或者是一位传播知识的教师。

但是命运似乎早已为她安排了另一条路,一条与艺术紧紧相连的路。1939年,为了躲避战乱,廖静文一家迁居到桂林。在那里,她进入广西大学中文系学习,这段经历也为她日后与艺术结缘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年少的廖静文,内心深处也埋藏着一颗对爱情的渴望。她期待着能遇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携手共度一生。但是她并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即将转动,一场邂逅,即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还把她推向艺术大师徐悲鸿的身边。

1942年她来到中国美术院担任图书馆管理员,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那个让她倾尽一生去爱的男人-徐悲鸿。

当时的徐悲鸿,早已是名满天下的艺术大师。但是在廖静文眼中,他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在他身上,反而看到了几分落寞和疲惫。廖静文看得没错,因为那个时候的徐悲鸿,正因为和蒋碧薇的婚姻问题闹得身心俱疲。

可能是廖静文的温柔善良,抚慰了徐悲鸿疲惫的心。他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年轻女孩的温暖和爱意,也渐渐被她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廖静文在和徐悲鸿认识的过程中,对眼前这个才华横溢却郁郁寡欢的男人也多了一份情感,她想要照顾他,想要给他一个温暖的家。

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少女,一个是历经沧桑的大师,二人看起来毫无瓜葛,却意外走到了一起。

但是当时徐悲鸿与蒋碧薇还有婚姻关系,所以廖静文即使再喜欢徐悲鸿,二人也不能违背伦理,为了给廖静文一个交代,也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徐悲鸿再次向蒋碧薇提出离婚。

可是离婚是说离就能离的吗?蒋碧薇对徐悲鸿的爱早已变质,如今只剩下怨恨和不甘。她提出了苛刻的离婚条件:100万现金和100幅画作。

100万,在那个年代是怎样一笔巨款?徐悲鸿就算卖画也不一定还得清啊!可是为了能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他还是咬牙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徐悲鸿终于和蒋碧薇离婚,随后便迫不及待地与廖静文成婚。新婚燕尔,本该是甜蜜幸福的时光,可徐悲鸿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婚后徐悲鸿的身体被多种疾病缠身。可是他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要拼命画画,来偿还那笔巨额的“离婚债务”。

廖静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毫无怨言地照顾着病重的丈夫,甚至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能让徐悲鸿安心养病,她变卖了嫁妆,甚至连自己的衣服都舍不得添置一件。

那段日子,虽然清贫,却也充满了温情。廖静文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也温暖了徐悲鸿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血丹心为艺术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廖静文和徐悲鸿,却在清贫的生活中,更加珍惜彼此。婚后不久廖静文还为徐悲鸿生下了一双儿女。看着妻子和孩子,徐悲鸿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感激。

但是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1953年,徐悲鸿的病情突然恶化,仅仅几个月后,便撒手人寰,留下年仅30岁的廖静文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你能想象,一个30岁的女人,突然之间失去丈夫,独自面对生活的重担,是多么沉重难受心情,廖静文当时的心情,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

在徐悲鸿的葬礼上,廖静文哭得撕心裂肺,就连前来吊唁的学生们,都为之动容。但是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廖静文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把徐悲鸿生前创作的1250幅画作,还有他收藏的1200幅唐宋元明清名家书画作品,还有大量的字帖,书籍等,全部无偿捐赠给了国家!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是徐悲鸿毕生的心血!如果放到现在,那得值多少钱!廖静文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可她却选择了全部捐出去。

有人说她傻,也有人不理解。可是只有廖静文自己知道,她这么做,是为了完成徐悲鸿的遗愿,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艺术珍品。

处理完徐悲鸿的后事之后,廖静文便开始了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生活。她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还要工作,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一瞬终成空

就在这时,黄先生走进了廖静文的生活。他和廖静文是在火车上认识的,对廖静文一见钟情,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廖静文当时才三十出头,还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本来就够难的了,如果能有个人帮她分担,那该多好啊!

可是廖静文的心中,始终放不下徐悲鸿。她坦诚地告诉黄先生,自己最爱的,永远是徐悲鸿。黄先生表示理解,并承诺会尊重她的感情。

最终廖静文被黄先生的真诚所打动,两人结婚了。婚后廖静文为黄先生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五口,本该是幸福美满的生活,可廖静文却越来越不快乐。

因为她发现,黄先生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尊重她对徐悲鸿的感情。他开始介意廖静文心中始终装着另一个男人,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十年,便走到了尽头。离婚后,廖静文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回首这段婚姻,她感慨万千:“那是我一生中最遗憾的一件事。我以为我可以重新开始,但我发现,有些感情,是无法替代的。”

是啊,有些爱,一旦刻骨铭心,便会伴随一生,再也无法抹去。

此生唯愿再相逢

和黄先生离婚后,廖静文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徐悲鸿艺术的研究和推广中。她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徐悲鸿作品集和研究著作,并积极筹建徐悲鸿纪念馆。

其实廖静文完全可以拿着徐悲鸿的画作去拍卖,轻轻松松地过上富裕的生活。可她没有,她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徐悲鸿的艺术事业上,她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徐悲鸿,了解他的艺术,了解他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筹建徐悲鸿纪念馆,廖静文四处奔波,四处筹款。她不辞辛劳,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家产,只为完成丈夫的遗愿。

1983年徐悲鸿纪念馆正式开馆,廖静文担任馆长。为了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2010年徐悲鸿纪念馆进行扩建,需要暂时闭馆。当时廖静文已经90岁高龄,但她仍然坚持亲自到场,推动工程进度,和专家商讨建设方案。

你能想象吗?一个90岁的老人,为了一个纪念馆,竟然如此操劳!推动她坚持下来的,就是她对徐悲鸿深沉的爱。

可惜的是2015年6月,就在徐悲鸿纪念馆即将重新开馆的时候,廖静文却与世长辞,享年92岁。她最终还是没能等到纪念馆重新开馆的那一天,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心血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廖静文晚年的一次采访中,她曾动情地说:“如果百年之后,我能和悲鸿再见面,我一定会哭着将头靠在他的胸前,向他诉说我这半生的思念……”

这漫长的岁月里,廖静文始终守护着对徐悲鸿的爱,守护着他的艺术,从未改变。

结语

廖静文这一生,就像她名字一样,静水流深,却又暗藏波澜。你以为她只是个温柔贤淑的艺术家妻子?

其实她活得比谁都通透,也比谁都勇敢。为了爱情,她可以不顾一切,为了艺术,她可以倾尽所有。她把对徐悲鸿的爱,融进了骨血里。

也许,对于廖静文来说,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遇见徐悲鸿;而最遗憾的事,就是没能和他白头到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廖静文
新华网——廖静文:一生纪念徐悲鸿——2015-06-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