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赵云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一生追随刘备,屡立奇功,他不仅本领高强,而且对刘备忠心耿耿,对此很多人比较疑惑,刘备作为一代枭雄,难道看不出赵云的能力?

为什么他终其一生都不肯重用赵云?临终之时,他又对赵云说出了何等不为人知的原因,令赵云瞬间释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云与刘备的君臣情谊

赵云生活的时代,天下大乱,他先是投靠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后来觉得袁绍胸无大志,不是成就大业的人,就改投公孙瓒。

不久曹操攻打徐州,屠杀百姓。这时的刘备,为了伸张正义,带兵支援徐州,奈何兵微将寡,只能去找公孙瓒借兵,刘备与赵云就是在这里认识的,刘备初见赵云就倍感亲切,他看出赵云是个人才,于是向公孙瓒提出只要赵云一人,因为赵云一人就可以胜过几万雄兵。

赵云闻言非常感动,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得到别人的肯定,在公孙瓒帐下多年,一直不受重用,刘备的话让他受宠若惊,于是赵云果断答应跟随他。

长坂坡之战,赵云把刘备的儿子阿斗救出重围,刘备被赵云的忠勇所感动,把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一孺子,几损我一大将!”赵云也被刘备的行为所感动,从此更加忠心耿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临终前,找来众大臣托孤,其中包括赵云,刘备叮嘱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念朕故交,早晚看顾吾子,勿负朕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备与赵云二人是患难之交,一路走来成为君臣很不容易,没想到在白帝城就要中道分离,刘备希望赵云能够看在他们多年交情的份上,尽心辅佐刘禅。这句遗言是刘备的肺腑之言,同时向赵云阐明了自己不重用他的原因。原因有四点。

一.让赵云充分发挥才能

赵云的一生都在做刘备的保镖,从来没有升迁,虽然保镖对武力有严格的要求,但赵云这种人做保镖还是会让人觉得屈才了。刘备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自然也具备一双鉴别人才的慧眼,他能在临终时仅凭一眼就看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人又怎会不知道赵云是人才,他之所以不重用赵云,自然有他的道理。赵云追随刘备多年,很少有独自领兵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担任刘备的护卫,终其一生只是个杂号将军。

刘备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赵云的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安全,保镖这个工作需要胆大心细的人才能胜任,关羽张飞等大将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很容易惹祸。

而赵云为人沉稳,而且服从命令,更重要的是武艺碾压同阵营的其他武将。此外,他足智多谋,刘备去甘露寺相亲,孙权设下伏兵,被赵云得知风声,他让刘备在吴国太面前装可怜,孙权的阴谋因此破产。

另外,刘备在临终前,叮嘱赵云要“看管吾子”,赵云武艺高强,能震慑朝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历够老,能让众人心服口服,是贴身护卫的最佳人选。赵云久经沙场,对战阵十分熟悉,能传授刘禅治国之道,带他了解军政大事。

而且赵云曾经救过年幼的刘禅两次,刘禅和他的感情很深,能够充分信任赵云。可惜的是,同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听不懂刘备的遗言,将赵云送上战场,最后赵云因为年老体弱,患病去世。

二、没和刘备结拜过

赵云和刘备虽然有君臣情谊,却没有兄弟之义,感情上肯定会差点意思。众所周知,刘备关羽张飞曾经在桃园结义,后来又共同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他们三个的感情坚不可摧。作为原始股东,这两个人在刘备称王后,也得到了很大的升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羽镇守荆州,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张飞镇守阆中重镇,也被委以重任。后来二位兄弟死于非命,刘备不顾众臣劝阻,也要讨伐东吴为二位兄弟报仇。

他们三人虽然不是亲生兄弟,却胜似亲兄弟。赵云是第三个投奔刘备的将领,他加入刘备阵营的时候,刘关张已经是非常要好的兄弟了,所以有时候人的出场顺序很重要。

除了关张二人,刘备还重用了一个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帐下的首席军师,刘备三次拜访他的茅庐,才见上一面,艰难的求贤之旅使刘备对诸葛亮倍感珍惜,诸葛亮为刘备成就大业制定了战略总方针,这是一介武夫赵云无法相比的。

古人认为忠臣不事二主,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人都只侍奉过刘备这一个主公,赵云却先后投奔过袁绍和公孙瓒,算不上刘备创业团队的元老,这也是他受不到重用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赵云的能力让刘备忌惮

赵云是三国中少有的常胜将军,同时是一个典型的六边形战士。斗将方面,他曾经大战河北名将文丑,长坂坡上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斩杀曹军五十几员大将,连曹操看了都表示自从吕布死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么勇猛的武将了。

军事方面,他曾在汉水之战摆下空营计,把曹操几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乱世需要这种能人,但乱世也容不下这种能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优秀的人往往会遭到别人的忌惮,尤其是臣子,如果功劳太大,就会威胁到主上的权威,这是为官者的禁忌,历史上因为功高震主而死于非命的将领不在少数,如韩信白起等,常山赵子龙的威名盖过自己是刘备最担心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羽张飞虽然也是异姓兄弟,却是多年患难的结拜兄弟,刘备曾经说过:“朕不为弟报仇,纵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刘备的心中,蜀汉的江山是他们兄弟三人的,其他人都是外人。他们的情谊不是赵云能比的。

如果把兵权交给赵云,他很可能拥兵自立,所以刘备临终把兵权交给李严,李严是西川本地的世家大族,没有上过战场,刘备把兵权给他,就是想让他和赵云互相制约。

四、赵云身在蜀营心在汉

可能有人会问,蜀汉不就是延续大汉王朝的政权吗?但其实历史上蜀汉是不被官方史书所承认的正统王朝,权威性和四百年大汉无法相提并论。关羽张飞遇害之后,赵云率先上谏,他认为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大敌当前,不能因私废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刘备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开始认为,赵云和自己终究不是一路人,他不明白桃园结义的含金量,他和赵云终究只能是君臣,永远无法成为兄弟。

赵云当初之所以投奔刘备,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如果其他的诸侯也打着这个旗号,赵云肯定也会去投奔他们,他忠的从来不是刘备,而是大汉,一个不够纯粹的忠臣,刘备无法接受。

刘备拒绝赵云的谏言后,出兵伐吴,这次他没有带上赵云,也说明了他和赵云有了隔阂。

结语

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以阴谋论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刘备和赵云相识于患难之中,感情早已超出君臣,如果刘备真的不重用赵云,也不会在白帝城对他交付托孤事宜。世人再怎么过度揣测,也无法撼动这段流传千年的君臣佳话。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中国知网——白璧无瑕却有瑕——论《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