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广东省“5G+智慧教育”2024春季省级教研活动(第17场)——“运用CSMS改进课堂教学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在河源市第三小学阶梯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项目(河源)、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项目(河源)、河源市第三小学联合承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教授、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许世红研究员、基础教育研究室詹春青副研究员出席活动。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颖敏、小学数学教研员邓淑妮,市县(区)小学道法、数学专兼职教研员、2个学科的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和省级学科教研基地核心成员,各县区2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代表等约180人,活动期间线上近1500人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研活动开场

活动通过教学研究专题分享、教研沙龙、专家总结等环节,引导教师运用CSMS数据促进新课程理念落地实施,深化课堂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一线教师更好地运用大数据开展自主研究、加快专业成长提供参考,助力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玉文校长致欢迎辞

活动首先由河源市第三小学游玉文校长致辞,她表示,新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而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为学科教研员、一线教师定量分析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框架,本校教师正在积极地利用这一技术反思课堂,改进课堂,研究如何让教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从而实现知识课堂向素养课堂的转变。

环节一 教学研究专题分享

源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粱嫣锋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运用CSMS基础版分析报告提升小学数学学科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考》。粱老师认为CSMS大数据的综合评价能够精准诊断课堂的教与学,有效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她指出创造性、灵活性、开放性、深刻性思维在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并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一)》为例,结合CSMS基础版分析报告中的数据,为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思维品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粱嫣锋教研员发言

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广东省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邓淑妮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运用CSMS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成效的研究》。邓老师表示,当前河源市小学数学学科正充分利用省学科教研基地项目的优质平台,带领区域学科教师深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遇到科学实证检验的瓶颈。借助CSMS平台数据,有效验证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模式的良好实施效果,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对比,发现在教师推动有效学习、学生交流合作及课堂管理氛围等均有提升,教师研究视角、参与度及专业成长方式也发生明显转变,该课堂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素养发展。她总结,“CSMS使教师的研究视角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实证;从少数参与走向全员改进;从他人指导走向自我反思;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应该从素养目标、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及素养评价4个方面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淑妮教研员发言

河源市源城区雅居乐小学袁红梅老师以《运用CSMS报告助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成长》为题进行了分享,从研究背景、对象、过程和总结四个方面展开。她对比分析了雅居乐小学三名不同教龄(1年,12年,24年)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课例报告,结合具体课例展示了运用CSMS诊断报告,组织本校教师开展“三步+三问+三用”实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反思,教师们在教学水平和方式上均有所提升,体现了CSMS在促进教学科学化和规范化方面的优势。袁老师的分享突出了CSMS报告的实用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红梅老师发言

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李颖敏作《CSMS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与教师成长》专题讲座。她从“现实分析”“理论认知”“实践运用”“价值思考”等维度,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教学评价”新理念,探讨CSMS研究的学生学习发生模型,分析核心素养导向评价与CSMS评价的内在关联性,指出大数据评价赋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关注学生思维和核心素养培养方式的评价,以促进教师自主研究和学生深度学习为核心指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需坚持八个“相统一”,提升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她通过多个案例,分别从教师个人、学科组、学校、区域等不同层面例析运用CSMS数据找到改进教学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未来运用CSMS系统提出展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颖敏副院长发言

环节二 教研沙龙

教研沙龙由河源市第二小学教师丘子珊主持,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颖敏,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邓淑妮,河源市第三小学副校长张美兰,河源市第一小学副校长刘舒玉,河源市第四小学林晓玲老师参与。四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嘉宾以“技术支撑 智慧评价助力师生共同成长”为主题,围绕“CSMS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在河源市各学科的参与度和参与感怎么样?在参与CSMS评价研究过程中,不同层面有不同收获,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河源对于技术赋能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探索过程中有哪些困惑或期望?”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热烈精彩的探讨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的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研沙龙研讨现场

环节三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5G+智慧教育”项目负责人李海东教授作活动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嘉宾分享的内容逐一进行了精彩点评。随后指出本次教研活动的三大特点,特点一是数据赋能,提升思维品质问题入手,改进教学方式。特点二是精准评价,检验实践效果,深度研究指向素养课堂。特点三是评价导向,推动有效学习教研转型,助力教师成长。最后李海东院长表达了对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实现教研数字化转型的三点希望:一是全员参与,构建数字化评价,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模式;二是重点突破,探索数字化教研,提升教师素养的新路径;三是精准发力,形成数字化转型,实现变道超车的新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海东副院长总结发言

技术赋能,助力成长。本次教研活动充分展现了CSMS运用数字化技术成功破解课堂教学自动化、常态化、规模化分析难题,以数字化评价促进河源市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赋能常态教研、主题教研、区域教研,推动新课程理念落地生根,助力师生共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合影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