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董鼎山的《第三种读书》,许多内容都让我很感兴趣,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美国FBI对美国作家的监视。一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国家,暗中监视本国文学家,这是让我怎么都不会想到的,估计很多人也都想不到。

董鼎山是美籍华人,1922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4岁开始发表文章,17岁已经小有名气,1947年赴美留学,后来入籍美国,曾任报刊编辑、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其文章里依然称中国为祖国,曾经回来过七次,对中美文化交流有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种读书》中的《美国政府对文艺家的猜疑》一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FBI对50多位美国作家的暗中监视,其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刘易斯、赛珍珠等人,都在监视之中,理由是他们有“犯间谍罪或阴谋颠覆政府罪之嫌”。

董鼎山书中介绍的这些资料,据他说,来自于当时《纽约时报》的记者赫勃•密特刚写的一本书,书名叫《危险的档案资料:揭露与美国伟大作家们作对的秘密战争》,内容为作者根据法律向联邦调查局申请提供的档案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坦贝克

斯坦贝克以《愤怒的葡萄》而闻名于世,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联邦调查局的档案表明,监视他是因为他写作中经常说到社会正义、经济平等。FBI认为斯坦贝克的作品都是描绘美国生活的贫困阴暗面,它们被德国与苏联用作反美宣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作家曾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一路流浪到加利福尼亚,沿途所见使他震惊不已,“五千户人家即将饿死,情势尖锐紧迫。“他以写实的笔触,写下《愤怒的葡萄》,忠实展现了美国历史上那段时期的一幕幕悲剧。作品一问世便引起当时各州权贵阶层的恐慌,许多州禁止小说发行。

斯坦贝克1948年出版《俄罗斯日记》,记述在苏联六个星期的见闻,书中批评了苏联政府及其繁文缛节,但联邦调查局仍指责斯坦贝克对苏联人民表示了好感。1964年的档案中说,斯坦贝克收受“日本反原子弹协会”的印刷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易斯

刘易斯是193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联邦调查局里他的档案资料有150页,其中附有一份备忘录,为当时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所写,说要对任何支持罗斯福竞选第四任的作家,必须予以注意。

1947年,有人写信给美国联邦调查局,告发刘易斯的小说《王孙梦》具有煽动性,联邦调查局认为“目的是在煽动黑人反对白人”,“此书乃是鼓励白人接受黑人社会平等的宣传”。由此可见美国的种族歧视之一斑。监视直到刘易斯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珍珠

对于赛珍珠,中国人应该很熟悉了。赛珍珠出生两个月就被带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1934年,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美国定居。

FBI对赛珍珠的调查,是从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一年即1938年开始的。赛珍珠写有一个《人人都有自由》的小册子,档案中在小册子里有关语句上标注“破坏”“撒谎”等字样。FBI怀疑赛珍珠与共产党有关系,但是没有找到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明威

海明威也是中国读者熟悉的一位著名作家,他的《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很受欢迎,他的硬汉形象也是倍受喜爱,他的冰山理论广为人知,他的用猎枪自杀令人唏嘘不已。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饮弹自尽。

海明威被FBI调查,其实可能是因为得罪了胡佛。二战期间,海明威在古巴为美国做情报工作,他组织了一个间谍网,取名“无赖工厂”。胡佛把海明威的行动视为竞争对手,在档案资料中说海明威是“酗酒的共党”,“与各种共党外围组织有关”,因为没有证据,就说海明威“倾向于共党政治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被监视的著名作家还有,福克纳、卡尔•山堡、德莱塞、多斯•帕索斯、沃尔夫,等等,几十个。有的一直被监视到死。而几乎所有被监视者,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被暗中监视。

这种监视,现在是否还在继续,不得而知。不过,就美国这种德性,监控成癖,或许还在继续,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