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是家长们关心的热点。填报志愿时,家长们往往会对“大类招生”的模式感到担忧,怕孩子们入学后,分配到大类中不满意的专业。采用大类招生的院校里,能让学生自选专业的学校更受欢迎,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而大部分高校,采用“填满志愿则不调剂”的模式,甚至是传统大类招生模式,增加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确定性、填报志愿的风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首批进入国家“985”、“211”工程、“双一流A类”建设的重点高校,也是“C9”大学联盟成员之一,是许多浙江学子的理想大学。

据悉,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浙江正式取消大类招生,推出学院为主体的专业招生或小类招生。易小探第一时间为大家梳理了关键信息,汇总如下:

1. 招生目录方面,将以往的跨学院大类招生优化为以学院为主体的专业招生或小类招生,2023年在浙江省有15个专业大类招生,2024年优化为25个专业或小类招生。这25个专业包括:5个本研一体、2个国家拔尖计划、1个新工科卓越计划,8个理工科是按专业招生(其中钱学森学院的专业有6个,带保研指标或高保研计划)。9个按照学院小类招生,都是本学院细分的专业,专业性质很接近。

2. 招生人数方面,西安交通大学今年在浙江招生人数为174人,与2023年在人数上一致,(不包含强基计划、国家专项、少年班、特长生等),另外有7个高校专项计划专业在浙江招生10人。

3. 专业质量方面,西安交通大学15个A类学科中有14个在浙江投放招生计划,王牌及热门专业全覆盖,包含电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类、自动化、机械、航天、计算机、经济学、医学、管理、文科等。

4. 转专业方面,学生在入学后可以申请跨学院、跨大类转专业,学校转专业政策是“转出不受限,转入需考核”。文、理、工科打通,为学生提供宽阔的选择专业的途径。

西安交通大学今年采用以学院为主体的专业招生、小类招生,这是一个进步的改革。因为,一个学院内的各专业是“大同小不同”,比如通识类、公共类、专业基础类课程都相同,只是具体专业方向不同,以学院作为统合各专业的主体,是合理而科学的。

这一项改革,对有意向报考西安交通大学的浙江学子们而言,有什么利好呢?易小探分析如下:

1. 增加了文科试验班类,对浙江偏文的考生而言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2. 有16个理、工科招生目录全部按专业招生,约占招生目录数量的65%,方便考生更加精细化填报

3. 9个按照学院小类招生,约占招生目录数量的35%,便于考生选择专业的大方向不出错

4. 在保研或考研时,有利于专业方向的微调。这是由于学院内的专业是“大同小不同”。

5. 在第一学年末确定专业或转专业时,在本学院里的周转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