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高考季。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全面了解“通信工程”专业,小枣君特此更新了这篇经典文章。

通信工程”的基本介绍

通信工程,英文全称叫做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一门重要的工学基础学科。

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通信工程”属于二级学科,归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还有:电子信息工程、电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电气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

简单来说,通信工程,就是专门学习和研究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等领域知识的专业,属于ICT(信息和通信)方向。

在国外(例如美国)的学科分类中,通信工程被认为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

电子工程,也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EE(Electronic Engineering),和通信、电信、电子、光电、集成电路等相关。(另外还有一个电气工程,要主要区分,叫Electrical Engineering)。

和EE相对应的,就是CS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

CS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系统、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存储技术、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等。

简单来说,EE偏硬件、偏底层实现,而CS偏软件、偏上层应用。

这些年来,EE和CS一直都有“竞争”关系。前几年,CS略占上风。这几年,互联网行业也不景气,CS的优势也有所减小。

“通信工程”到底学些什么?

通信工程,研究的是通信。具体来说,是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以及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

通信工程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专业,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一身。因此,课程内容特别“丰富”:

(点击可看大图)

国内大学的课程设置,简直就是无力吐槽。不管有用没用、有关无关,反正只要沾点边,都给你安排上,硬是凑够将近200个学分。

上图中的课程,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从方向来看,就是五大类:软件类、硬件类、无线类、网络类、光类

软件类:就是编程,写代码。重点课程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概论、软件项目管理,还有C/C++、java、python等程序语言开发。

硬件类:主要是数电、模电、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开发,单片机等。再往前就是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现在没什么纯硬件,都是软件驱动硬件,搞软硬结合。所以说,硬件专业=硬件+软件。

无线类:这块其实是正宗的“通信工程”,专门研究通信中最大的瓶颈环节——无线空口(空中接口)。简单来说,无线空口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无线电磁波更快更好地传输数据。它的重点课程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无线类的难度不亚于硬件类,都是掉头发的课程。

网络类:网络工程,主要是研究路由交换,和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数通设备打交道比较多。除了数据网络之外,网络类实际上还包括了系统类知识,就是和操作系统、数据库打交道,进一步来说,就是搞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方向。这块和软件类一样,偏IT应用,好处是不需要什么数电、模电、信号处理方面的知识。

最后一类,就是光。国内有很多光电相关的专业,例如光电信息工程等。除了研究光学(镜片、透镜、激光)之外,就有很多从事光通信领域的研究,说白了,就是光纤通信。这块是通信传输网的重要领域。主要课程是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检测、激光原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五大类方向,没有人能够做到全面掌握,也没必要全学。但是国内高校又特别喜欢填鸭,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中挑选大量课程,作为通信工程的教学大纲。

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最后就是囫囵吞枣,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学会。

相反的,有一些很实用的课程,例如项目管理、工程实施规范、项目概预算等,在实际工作中很实用,却在教学计划中被忽视。

如果大家不想被带偏的话,在大一的时候就要自我评估一下,自己喜欢哪个方向,适合哪个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努力。除非考研,不然的话,该放弃的就要学会放弃。

关于通信工程应该培养的基础能力,可以看这里:

报考“通信工程”,可以选择哪些好大学?

接下来,我们看看究竟哪些学校的通信比较强。

如今这个年代,但凡是个大学,就一定有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院系,也一定有计算机或通信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这些专业的分数线还都非常高,一般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才有资格进入这些专业进行学习。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来说,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中国顶级综合性大学,肯定实力很强,当然分数线也很高。

理工科院校里面,像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工大、北理、北航,在通信方向也具有相当强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分数足够高,当然是哪家排名靠前,就选择哪家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国家有一些学校,是通信和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型大学。他们致力于这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每年为行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

这些学校的名字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分别是:

北邮(北京邮电大学)

南邮(南京邮电大学)

西邮(西安邮电大学)

重邮(重庆邮电大学)

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成电(电子科技大学)

杭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桂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八所学校里面,实力最强的,就是俗称的“两电一邮”——西电、成电、北邮。

这些学校在中国通信界享受特殊的地位。很多通信企业的领导,还有顶尖专家,都出自这几所高校。

如果大家致力于从事通信行业,相同排名水平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这些学校。

校史参考阅读:

学“通信工程”,将来能去哪工作?

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哈,淡定,淡定,小枣君只是给大家开一个玩笑。

学通信工程,当然毕业之后主要进入通信行业,成为一名通信工程师啦!

外人眼里的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情况的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信行业,简而言之,就是围绕用户通信需求,提供通信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通信产品和服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使用的手机,还有家里上网的宽带,都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面向大众的公共通信服务(移动通信、宽带接入、固定电话、IPTV等)之外,通信服务还包括很多面向行业企业的专网通信服务(例如电网通信、铁路通信、港口通信、应急通信等)。

通信行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单位:

  • 通信运营商

我们用手机上网和打电话,用的是谁的网络?运营商的。

我们的手机话费付给了谁?运营商。

是的,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样的,负责建设和运营电信通信网络,并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就是基础电信服务运营商,也简称为运营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除了移动电信联通之外,中国广电(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也属于电信运营商,大家往往会忽视这一点。而中国铁塔反而不是运营商,它是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专门为运营商提供铁塔、站房之类的基础设施服务。

  • 通信设备商

通信运营商虽然拥有很多设备,但并不是自己制造的,而是从通信设备商采购的。

通信设备商,就是负责研发制造通信设备的厂商。像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四家通信设备商。

上述四家设备商,产品线最多,种类最齐全,覆盖最广,所以也称为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它一些设备商,可能只专注于通信的某个领域,例如基站或传输设备等。

  • 分包商、供应商、集成商、代理商

通信设备的复杂度比较高,专业度也比较高,因此,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过程非常复杂,通常会以项目化的方式来运作。

这些项目如果仅靠设备商、运营商自己来做,是不可能的。所以,会有很多公司加入进来,出人出力,共同参与。这类公司,就是分包商(或者叫合作方)

有的公司是整包,就是独自承包一个项目的工程。有的公司是分包,就是承包其中一部分。还有的公司,是承包项目之后,将一部分交由其它公司去做,就叫做转包(有时候是不允许的)。

通信行业的产业链很庞大,从原材料到元器件,再到单板、设备,会有一系列的链条。上游对下游来说,就叫供应商。做产品集成,提供整体打包解决方案的,叫集成商

再有就是代理商,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负责产品代理销售的公司。

综合来说,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信行业还包括政府部门(工信部、通管局)、研究院所(信通院、设计院、中电下属院所)、高校等。限于篇幅,今天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些单位里面,目前来看,四大设备商的待遇最好。运营商是国企,最稳定。其它公司日子不是特别好,除非在细分领域做到了顶尖。

关于通信行业的具体介绍,大家可以看这里:

通信行业有很多岗位,通信工程师其实是一个笼统的叫法。关于通信工程师的具体分类,大家可以看这里:

通信行业的就业形势

实话实说,并不是很乐观。

2005年之前,通信行业是很高大上的行业,技术含量高,入行门槛高,行业利润丰厚。如果你能从事通信行业,肯定收入不菲。

2005年之后,随着行业的发展,从事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大幅下滑。通信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也大不如前。

前几年,以云计算、大数据、程序开发为代表的IT技术超过通信技术,变成了年轻人更为热衷的就业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名义上并称为ICT行业(IT+CT),但事实上,通信正在逐渐被IT融合。最近这几年,互联网行业发生剧烈变革,ICT整体的就业情况都不太乐观。

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大家都比较了解,至少短期来看,应届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压力。通信工程专业和IT专业也不能幸免。

通信工程的哪个细分方向值得选择?

通信专业从宏观来看包括以下多条细分方向,我逐一简要点评一下。

移动通信(无线侧/接入网侧):5G商用至今已有五年,基站方面的大规模建设已经结束,投资高峰期已过。现在在搞5G-A,具体投资情况尚不明朗。6G的启动时间点,目前看是2029年左右。现在报考,貌似刚好赶上。但6G的前景,也不明朗。

无线通信受限于理论瓶颈(频谱效率已经榨到极限了),还有用户需求(需求场景太少),以及成本(芯片还是太贵)等,已经进入了一个滞涨状态。我个人不太推荐。

物联网:行业有需求,发展也比较快,但是技术标准混乱,成本敏感,内卷严重,利润低。我也不是很推荐。

终端消费电子(手机等终端的通信模组、嵌入式开发):市场规模较大,但是竞争激烈,找工作比较容易,对人才需求较大,强调软硬件融合能力,可以考虑。

卫星通信:崛起势头非常明显,建议报考通信工程的同学关注一下,可以往上面靠靠。国外星链我们就不说了,国内的星座也处于发力阶段,有企业和资本在追,可以趁热入一波。但是不确定四年后的情况。

光通信:情况要乐观一些。当然,还是因为抱了算力和AI的大腿。 现在社会上到处都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带动了对通算、超算和智算的需求。数据中心发展迅速,与数据中心相关的DCI(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以及高性能网络(例如GPU算力集群网络),有很大的需求。 国家推动的“东数西算”,还有运营上力推的“算力网络”,以及AIGC大模型浪潮,都是光通信的机会。

另外,量子通信等新兴趋势技术,可以关注一下。

到底要不要报考“通信工程”?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直击灵魂的问题——到底要不要报考“通信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mm……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说要,那么很多人会骂我是误人子弟。如果我说不要,更多的人会骂我是通信行业的叛徒。

总而言之,里外不是人。

之所以很多通信人选择“劝退”通信,原因很简单——通信行业工作很辛苦,加班多,熬夜多,收入待遇却很低,技术更新快,竞争压力大,吃青春饭。再加上通信整体不景气,下滑趋势明显,没有发展前途……等等。

选择“支持”通信的理由也很有道理——现在到处都在搞5G,搞万物互联,搞新基建,从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前景来说,通信是重点推动的方向,战略意义显著。

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一个专业到底能不能报,考虑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分为两类:

1、客观因素

这个专业是不是未来的热门发展方向,行业热度上升还是下降,工作岗位多不多,选择余地大不大,工资奖金高不高,加班多不多,裁员多不多,好不好跳槽,老了是否吃香,等等。

2、主观因素

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能不能考得上。家里是否支持,条件能不能跟得上。目标城市是不是喜欢,妹纸多不多,气候好不好,离家近不近,等等。

我所能建议的,都是客观因素。我把行业和专业情况告诉大家,大家基于这些情况,消除信息差,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主观因素,做出判断。

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下——

年轻人选择行业,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历史的机遇。说世俗一点,稀缺性决定价值,这个社会未来十年最需要什么,什么最赚钱,就该优先选择什么。(当然,个人理想是第一前提。)

整个社会目前在向数智时代的方向发展,信息和通信相关专业相比其它传统专业,肯定是有一定优势的。不管是在薪资平均水平上,还是工作环境上,甚至是在社会认可度上,都还算过得去。

本科报考通信工程,并不代表一定会进入通信行业工作。通信工程属于ICT大类,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搞数字化转型,需要ICT类的人才。政府部门现在也在搞数字化,也需要专业人才。

本科阶段,只要你是信息通信大类的专业,具体是什么二类学科并不重要。相比之下,学校的名气更重要。

如果你想干通信,当前形势下,压力会比较大,发展前景不是很乐观,必须努力进入头部企业。

如果你不想干通信,没问题,反正软件、硬件、网络都学了,跳槽去IT公司,或者是行业企业,也OK的。如果想转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只要你本科期间偏重这些方向,考研跨二类专业,也OK。就算考公,通信工程这个专业也不吃亏。

需要注意的是,再正确的选择也离不开努力。有时候,努力也能够让错误的选择变成正确。反之亦然。应届考生做专业选择,需要理性思考,不要以为选了专业就万事大吉。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年轻人有所帮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