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官,太谢谢您了!今天多亏了您,要不然往后的日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应该的,以后你一定得按期及时履行呀!”“王法官,您放心,剩下的钱我一定按时给!”本来是一场两难的执行,在法官王石磊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化解,也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被执行人毛某是外地人,离异后一人在本地生活。因为疾病缠身且没有其他生活技能,只能辗转各个街头售卖水果维持生活。2022年,他与买水果的朱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冲动将对方打伤,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赔偿医疗费等损失27058元。判决生效后,毛某服刑,但因其家庭条件太过贫困,给朱某的损失赔偿一直没有履行到位。

近日,毛某服刑结束,朱某便立即对其申请了强制执行,如果不能履行则要求对毛某采取拘留措施,而这起案件的负责人正是廊坊开发区法院执行局一级法官王石磊。王石磊带着团队干警找到毛某时,他正拉着一车甜瓜在烈日下售卖,便连人带车一起带回了法院。

“王法官,毛某今天不履行,我就对他申请拘留。”申请人朱某不肯让步。

“毛某,你今天能不能向朱某履行赔偿义务?”

“王法官,我想履行,可是我真的没有钱。”毛某翻遍了衣兜,只找出几十块的零钱,“您看,我现在身上就这么多钱了,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要不您就拘留我吧。”

看着穿着破旧、疲惫不堪的毛某,法官王石磊认为这个案子不能一拘了之。他知道,毛某如果被拘留,他的车和一车的甜瓜被处置,毛某的生活将会雪上加霜。于是,他对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和背对背的调解。

“朱某,你看毛某就一个人在这卖水果为生,也没有亲戚朋友,生活挺困难的,自己也是得了一身的病。我们查封了他的微信、银行卡,也没有扣到钱,履行起来的确有些困难。今天让他想办法凑凑,先履行一部分,后面的分期履行,这个办法你同意吗?”经过王石磊不断做调解工作,申请人同意让毛某先履行六千元,剩余款项每月月底前给付一千元,直至付清。

“行,我这就打电话筹钱!”整整一个下午,毛某打了十几个电话借遍了亲戚朋友,直到天色渐暗,只凑出五千元。而申请人朱某坚持必须六千。

看着发愁的毛某,王石磊看向他那车甜瓜,“毛某,你这一车甜瓜能卖多少钱?”

“大概能卖三四百块钱。天儿都黑了,我也没法一下卖出去啊。”

“你这车瓜卖给我吧!”

“那哪成呀!您要这一车的瓜吃不了呀!”

“没事,我们单位这么多人,怕是都不够分呢。”

“别说,你这瓜还真是甜!”说着王石磊就将买瓜的钱塞到了毛某手里。

毛某拉着王石磊的手,眼里泛着泪,“无论如何,我会还清钱,了解纠纷,您百分百放心!”

这就是一车甜瓜的故事。执行需要重拳铁腕,也需要善意温情。民生案件关乎民心,善意执行让司法更具温度,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的权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