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8日,恰逢中秋节,阖家欢聚的时刻。美国洛杉矶西木区的一座公寓里,著名民国女作家张爱玲,被发现死在了她租来的房间内。法医的推断,她应该是在六七天之前死于心脑血管病。

张爱玲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以致一周之后才被房东发现。房东女儿打电话给张爱玲的生前好友林式同。得知噩耗,错愕的林式同赶到现场,在张爱玲的遗体确认书上签了字。

在张爱玲的所有朋友中,只有林式同见过她逝后身容。

张爱玲躺在房里唯一的行军床上,身下垫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没有盖任何东西,头朝着房门,脸向外眼和嘴都闭着,头发很短,手和腿都自然地平放着。她的遗容安详,只是出奇地瘦。

桌子上有一沓稿纸和一支笔,还有她为自己立下的遗嘱:“所有私人物品留给香港的宋淇夫妇;不举行任何葬礼,将遗体火化,骨灰撒到任何空旷荒野。”

房间里的摆设,昭示着张爱玲晚年生活的“狼狈可怜”。她没有家具,就连电视机也放在地上。厨房全是垃圾和没有清洗的碗筷刀叉,卫生间很乱,没有毛巾,到处都是随手扔掉的纸巾。

风华绝代的一代民国才女,就此消逝。像她笔下的那些女子一样,飘散如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11月,张爱玲离开香港远赴美国。到了美国后,她又以“难民”身份获得永久居住权。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就发表作品,二十多岁就成为红极一时的天才作家,张爱玲对此次赴美踌躇满志。

初到美国,张爱玲非常自信,认为自己会是比旅美最成功的林语堂“还要出风头”。凭借在国内成功的经验,她幻想着到美国,能和林语堂一样通过写作闯出一番天地,过上美好的生活。

但是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给了她“一记耳光”,张爱玲最引以为豪的写作在美国完全行不通。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下,美国人完全不吃她那一套。

走投无路的张爱玲,不得不求助好友炎樱。在炎樱的帮助下,张爱玲住进了纽约的一个慈善机构办的女子宿舍。这个女子宿舍,形同难民收容所。贵族出身的张爱玲家混迹其间,心中苦涩滋味自不言说!

张爱玲以旧上海为背景所写的作品,没法吸引外国读者,投出去的书稿均惨遭退稿。除了写作外,她再没有其他维生的技能,生存都成了大难题。

1956年2月,张爱玲被迫搬离女子宿舍,她向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写了一份申请书:“目前的经济压力逼使我向文艺营中免费栖身。”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很难相信一向孤傲的她竟然会如此谦卑。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落魄的异乡生活压得她几乎绝望,喘不过气来。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张爱玲的孤傲还抵不过一片面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3月,张爱玲得到文艺营的应允,她迫不及待地前往文艺营所在地纽英伦州。张爱玲本打算好好搞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粉泪》的写作。可是在这里,她遇见了后来的丈夫赖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1944年,24岁的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久就和他结婚。这段婚姻竟然只维持了两年时间,反而让张爱玲的一生饱受争议。本以为超脱红尘的张爱玲,无论如何不会再相信爱情。

可是,36岁的她竟然是个“恋爱脑”,在见到年长她30岁的赖雅时,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据说,张爱玲之所以着急结婚,是想找个男人作为依靠。可惜的是,她的第二段婚姻同样遇人不淑、所托非人。

赖雅是个德裔,出生在费城,从小就才华过人。在20岁之前,他在文学创作上就被视为天赋异禀。而他本人的确才华横溢,于是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在遇见张爱玲之前,他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在赖雅的世界观里,他只谈爱情,不谈婚姻。他喜欢一个人逍遥自在的生活,赚多少稿费,就花多少钱。稿费花完了,他才会写新作品。然而鬼使神差地,在他65岁这年,却被这个来自东方的女人迷住了。

在相识五个多月后的8月14日,张爱玲和赖雅结婚了。此时的张爱玲已经怀孕,但赖雅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抚养婴儿。张爱玲渴求有个家,不用再孤苦伶仃地四处漂泊,为此她不惜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

为了结婚,张爱玲失去了唯一做母亲的机会。可是她不会料到:今后的生活将会因为赖雅的拖累,陷入一地鸡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